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215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2
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包括冠梁、第一道内支撑、顶纵梁、围护结构、挡土墙、基坑、车站顶板、车站侧墙,在沿两侧所述围护结构5顶部全长对应设置所述冠梁1,所述冠梁1上表面叠落间隔设置多个临时冠梁3并与所述冠梁浇筑为一体结构;在两侧的所述冠梁上面两个一组相对应成对设置所述临时冠梁3,每组所述临时冠梁之间连接一条垂直所述冠梁方向的所述第一道内支撑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明挖基坑第一道支撑受力问题,同时实现了车站永久受力构件冠梁上方的最大覆土厚度,为路下市政管线敷设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减少永久结构埋深、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工程
,涉及明挖法施工的基坑结构
,具体是提供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均设置于市政道路下方,且采用明挖法施工较为普遍,车站主体基坑采用内支撑支护体系时,第一道支撑4一般结合围护结构冠梁1设置,参见图1所示,冠梁又往往作为压顶梁兼作主体结构抗浮措施。为了保证车站内部净空使用要求,在车站设备区通常采用顶纵梁2上翻型式,冠梁1、第一道支撑4为避开上翻的顶纵梁2,需进行协同上抬,因明挖车站覆土较浅,上抬后冠梁上方很难满足市政道路下敷设管线空间要求。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以实现明挖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的第一道支撑避开上翻顶纵梁,又同时保证兼作永久抗浮的冠梁结构存在一定覆土,为市政管线敷设创造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在满足第一道支撑避开上翻顶纵梁同时,又使得冠梁上方存在一定覆土满足市政道路下敷设管线空间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包括冠梁、第一道内支撑、顶纵梁、围护结构、挡土墙、基坑、车站顶板、车站侧墙,其特征在于,
[0007]在沿两侧所述围护结构5顶部全长对应设置所述冠梁1,所述冠梁1上表面叠落间隔设置多个临时冠梁3并与所述冠梁浇筑为一体结构;在两侧的所述冠梁上面两个一组相对应成对设置所述临时冠梁3,每组所述临时冠梁之间连接一条垂直所述冠梁方向的所述第一道内支撑4。
[0008]所述的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其中,所述的临时冠梁3为墩块;所述的临时冠梁3上面侧边设置挡土墙7。
[0009]所述的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其中,所述墩块为立方体结构,且所述围护结构主筋51与所述冠梁、临时冠梁的箍筋100绑扎连接浇筑为一体结构。
[0010]所述的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其中,所述围护结构5内的所述基坑8内顶部设置上翻型式的顶纵梁2,所述顶纵梁2与所述第一道内支撑4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顶纵梁2连接低于所述冠梁的所述车站顶板81,所述车站顶板81两侧连接所述车站侧墙82;所述顶纵梁平行于所述的冠梁1设置;在所述冠梁与所述顶板81之间设置微膨胀混凝土层6回填嵌实;所述临时冠梁、第一道内支撑位于地面A以下。
[0011]冠梁结构设置于围护结构顶板上方,兼顾压顶梁功能,同时可保证冠梁作为地下
永久结构满足一定覆土厚度。
[0012]本技术的组合冠梁结构,将冠梁与临时冠梁结合后,将临时冠梁与第一道支撑连接,以实现明挖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的第一道支撑避开上翻顶纵梁,又同时降低了冠梁的原有高度,保证兼作永久抗浮的冠梁结构上面存在一定覆土,为市政管线敷设创造条件。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解决了明挖基坑第一道支撑受力问题,同时实现了车站永久受力构件冠梁上方的最大覆土厚度,为路下市政管线敷设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减少永久结构埋深、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传统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绑扎筋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编号说明:
[0020]冠梁1、顶纵梁2、临时冠梁3、第一道内支撑4、围护结构5、主筋51、微膨胀混凝土层6、挡土墙7、基坑8、车站顶板81、车站侧墙82、箍筋100、地面A。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见图2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包括冠梁、第一道内支撑、顶纵梁、围护结构、挡土墙、基坑、车站顶板、车站侧墙,
[0023]在沿两侧所述围护结构5顶部全长对应设置所述冠梁1,所述冠梁1上表面叠落间隔设置多个临时冠梁3并与所述冠梁浇筑为一体结构;在两侧的所述冠梁上面两个一组相对应成对设置所述临时冠梁3,每组所述临时冠梁之间连接一条垂直所述冠梁方向的所述第一道内支撑4。使用临时冠梁3取代冠梁1连接第一道内支撑4,从而降低了冠梁1的高度,增加了冠梁1上方的最大覆土厚度,为路下市政管线敷设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减少永久结构埋深、降低工程造价。
[0024]所述的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其中,所述的临时冠梁3为墩块;参见图3所示,所述的临时冠梁3上面侧边设置挡土墙7。
[0025]所述的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其中,所述墩块为立方体结构,参见图4所示,且所述围护结构主筋51与所述冠梁、临时冠梁的箍筋100绑扎连接浇筑为一体结构。
[0026]参见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其中,所述围护结构5内的所述基坑8内顶部设置上翻型式的顶纵梁2,所述顶纵梁2与所述第一道内支撑4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顶纵梁2连接低于所述冠梁的所述车站顶板81,所述车站顶板81两侧连接所述车站侧墙82;所述顶纵梁平行于所述的冠梁1设置;在所述冠梁与所述顶板81之间设置微膨胀混凝土层6回填嵌实;所述临时冠梁、第一道内支撑位于地面A以下。
[0027]实施例
[0028]参见图2

4所示,实施时,先施作围护结构5,再依次施作冠梁1、临时冠梁3、挡土墙
7、第一道内支撑4,待基坑8开挖后,依次施作车站结构至车站顶板81及顶纵梁2后,在车站顶板81与冠梁1之间填筑微膨胀混凝土层6,最后回填覆土,拆除第一道内支撑4、临时冠梁3及挡土墙7。可实现明挖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第一道支撑避开上翻顶纵梁,又同时保证兼作永久抗浮的冠梁1结构存在一定覆土,为市政管线敷设创造条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包括冠梁、第一道内支撑、顶纵梁、围护结构、挡土墙、基坑、车站顶板、车站侧墙,其特征在于,在沿两侧所述围护结构(5)顶部全长对应设置所述冠梁(1),所述冠梁(1)上表面叠落间隔设置多个临时冠梁(3)并与所述冠梁浇筑为一体结构;在两侧的所述冠梁上面两个一组相对应成对设置所述临时冠梁(3),每组所述临时冠梁之间连接一条垂直所述冠梁方向的所述第一道内支撑(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时冠梁(3)为墩块;所述的临时冠梁(3)上面侧边设置挡土墙(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组合冠梁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亮曹建洋高辛财李名淦杜博鲍凯邹彪张召车睿杰邱婧彭涛贾龙飞田彦德车敬珂李旺邹永祥王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