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75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包括叠合构成电机转子的转子冲片,转子冲片的轭部开设有通风孔,相邻的转子冲片上的通风孔一一对应布置并构成贯通转子两端的通路。上述方案中通风孔的设置提升了转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形成转子的通风循环,有效的形成电机内部通风循环风路,更高效率的带走转子内部的热量。更高效率的带走转子内部的热量。更高效率的带走转子内部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零部件领域,具体就是一种电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工业中许多环境中会使用电机,电机运转时其前后轴承易发热,影响电机寿命,容易过热损坏。良好的通风效果是提高电机、电磁负荷和电机材料利用率的重要因数之一,而传统的电机采用的是机壳表面冷却方式。即电机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电机内部空气循环和转子铁心等其它热传导部件传递到机壳表面,并被风、油、水等其它冷却介质带走。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传统的电机来说其内部并未针对散热做出对应的散热风道设计,仅在电机外部针对设置散热片风道等结构,其内部结构主要是针对磁路进行结构设计。电机内部的主要散热机构在电机内部,把电机分为两个腔体,前后端各自由转子风叶搅拌腔体内部的空气进行空气的传导热传递。靠近风扇近的部位或电机外壳冷却介质进入口的部位热量较低,冷却介质后部的电机温度较高,不利于电机均匀散热。电机转子内部虽然持续转动然而没有对应的散热风道便会导致局部空气无法流通造成热量在局部快速升高影响电机性能。若是通过增大风机的风量或流量和适当的工艺性能改善,但此方法会使电机的总体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电机内部气流通畅的电机散热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包括叠合构成电机转子的转子冲片,转子冲片的轭部开设有通风孔,相邻的转子冲片上的通风孔一一对应布置并构成贯通转子两端的通路。
[0006]上述方案中通风孔的设置提升了转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形成转子的通风循环,有效的形成电机内部通风循环风路,更高效率的带走转子内部的热量。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子通风路径图;
[0008]图2为本技术的转子通风路径图;
[0009]图3、4、5为本技术的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包括叠合构成电机转子的转子冲片10,转子冲片10的轭部11开设有通风孔,相邻的转子冲片10上的通风孔一一对应布置并构成贯通转子两端的通路。轭部11是指定子槽底与定子铁芯外边的部位,该部位用于将所有的齿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其本身是结构件,在其上开设通风孔并不会对整个转子的磁路造成过多影响。通风孔的设置提升了转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形成转子的通风循环,有效的形成电机内部通风循环风
路,更高效率的带走转子内部的热量。
[0011]所述通风孔绕电机转子轴芯1环形阵列布置。环形阵列布置的通风孔可以增大通风面积,同时可以合理均匀分配转子质量,避免转子质量不均造成的振动。
[0012]所述通风孔沿转子冲片10的径向布置有2

4圈。通过小孔多层布置通风孔可以在增大通风面积的同时保证转子冲片10的结构强度。
[0013]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所述通风孔为弧形孔12结构,弧形孔12的曲率轴芯与电机转子轴芯1一致。弧形孔12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0014]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所述通风孔为扇面梯形孔13结构,扇面梯形孔13的曲率轴芯与电机转子轴芯1一致。
[0015]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所述通风孔为梯形孔14或圆孔。梯形孔相对于其它形状的通风孔,能在两相邻的通风孔之间形成平行关系,相当于平行齿,这样在通风量最大的情况下,对磁路的影响最小,并且做多层通风孔,能增加散热面积。
[0016]相邻的转子冲片10上的通风孔绕电机转子轴芯1形成1
°‑3°
的偏移。这样便能形成斜风道,而不是平行于电机转子轴芯1的直风道。斜风道的使用可以增大气流对转子冲片10的吹拂面积,气流通过直风道时只会与通风孔的孔壁接触,而斜风道的使用则是会同时接触错位暴露出的转子冲片10局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包括叠合构成电机转子的转子冲片(10),其特征在于:转子冲片(10)的轭部(11)开设有通风孔,相邻的转子冲片(10)上的通风孔一一对应布置并构成贯通转子两端的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绕电机转子轴芯(1)环形阵列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沿转子冲片(10)的径向布置有2

4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为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松张吉张海泉刘月孙康章铭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