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66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供气操作时能够防止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被吸上来并与气体一起被喷射的内窥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窥镜具有液体通过的液体通道(40)和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30),在前端部(13)形成有液体及气体合流的合流凹部(134),其中,液体通道(40)的一端侧及气体通道(30)的一端侧与合流凹部(134)连通,使气体通道(30)与合流凹部(134)之间的第一连通孔(34)的大小大于液体通道(40)与合流凹部(134)之间的第二连通孔(44)的大小。连通孔(44)的大小。连通孔(44)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前端部形成有液体及气体合流的合流凹部的内窥镜。
[0002]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10月2日提交的日本申请第2020

167753号的优先权,并引用所述日本申请中记载的全部公开内容。

技术介绍

[0003]以往,具有气体通道及液体通道且气体通道及液体通道的前端在插入体腔内的插入部的前端部连通的内窥镜广泛普及。
[0004]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其在供气管路(气体通道)与供水管路(液体通道)的连通部分中,使供气管路的开口大小小于喷射空气或水的喷嘴开口的大小,从而在实施供水操作时水不会回流到供气管路侧,在其后的供气操作时能够抑制水滴与空气一起喷出。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1901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另一方面,在插入部的前端部形成有液体及气体合流的合流凹部,液体或气体经由该合流凹部流入喷嘴的内窥镜中,在从喷嘴仅喷射气体的供气操作时,由于合流凹部内与液体通道内的压力差,可能会导致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被吸上来,与气体一起从喷嘴喷射的问题。
[0010]但是,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没有考虑到这样的问题,无法解决相关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开发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供气操作时能防止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被吸上来并与气体一起被喷射的内窥镜。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内窥镜具有液体通过的液体通道和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在前端部形成有液体及气体合流的合流凹部,其中,所述液体通道的一端侧及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侧与所述合流凹部连通,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合流凹部之间的第一连通孔的大小大于所述液体通道与所述合流凹部之间的第二连通孔的大小。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合流凹部之间的第一连通孔的大小大于所述液体通道与所述合流凹部之间的第二连通孔的大小,因此,在实施从喷嘴仅喷射气体的供气操作时,能够抑制所述第一连通孔附近空气速度上升,防止所述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被吸上来。
[0015]专利技术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供气操作时能够防止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被吸上来并与气体一起被
喷射。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内窥镜的外观图。
[0018]图2是表示内窥镜前端部的前端面的概要图。
[0019]图3是说明前端部结构的局部截面图。
[0020]图4是对图3中的合流凹部的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0021]图5是沿图4的V

V线截取的截面图。
[0022]图6是沿图4的VI

VI线截取的截面图。
[0023]图7是说明合流凹部及供气连接部的连通状态的说明图。
[0024]图8是表示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通孔的大小相同的情况和第一连通孔的大小大于第二连通孔的情况下空气流动的模拟结果。
[0025]图9是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合流凹部的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0026]图10是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内窥镜合流凹部的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进行详细说明。
[0028](实施方式1)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内窥镜10的外观图。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具备:插入部14,其具有摄像装置并插入到受检者的体腔内;操作部20,其用于操作插入部14;以及连接器部24,其与未图示的处理器、光源装置及供气供水装置等连接。
[0030]插入部14经由止弯部16与操作部20连接,操作部20经由通用软线25与连接器部24连接。
[0031]通用软线25具有柔软性,并包括:电线,其用于将来自插入部14的所述摄像装置的电信号发送到连接器部24;水路,其用于流通从连接器部24输送的水;以及气路,其用于流通空气。
[0032]操作部20具有把持部205、用于接受从用户发出的供水或供气等指令的按钮201、用于操作后述弯曲部12的弯曲的弯曲旋钮21。
[0033]把持部205呈大致圆筒形状,并朝向插入部14缩径。在把持部205上靠近插入部14侧设有用于插入治疗工具等的通道入口22。
[0034]插入部14呈细径圆筒形状,并可弯曲地构成。从前端侧的一端起依次具有前端部13、弯曲部12以及柔性部11。弯曲部12随着弯曲旋钮21的操作而弯曲。
[0035]前端部13呈圆柱形状,收纳有包括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等摄像装置、观察光学系统等的摄像单元(未图示)。
[0036]图2是表示内窥镜10的前端部13的前端面131的概要图。前端部13的前端面131为圆形。在前端部13设有观察光学系统132、供气供水喷嘴140、通道出口18以及照明光学系统133等。
[0037]在前端面131上隔开设置有2个照明光学系统133,观察光学系统132设置在2个照
明光学系统133之间。此外,供气供水喷嘴140、通道出口18与观察光学系统132相隔离地设置在前端面131上。供气供水喷嘴140向观察光学系统132喷射空气或水,并且照明光学系统133发射照射光以照亮被摄体。
[0038]图3是说明前端部13结构的局部截面图。
[0039]在前端部13的前端面131上形成有从操作部20送来的空气及水合流的合流凹部134,供气供水喷嘴140部分与合流凹部134卡合。
[0040]合流凹部134的截面呈圆形,沿前端部13的轴长方向延伸。合流凹部134在长度方向上靠近前端面131的一端侧与供气供水喷嘴140卡合。并且,合流凹部134的另一端侧与后述气体通道30及液体通道40连通。
[0041]供气供水喷嘴140具有截面呈圆形的筒部143和覆盖筒部143的一端侧开口端的盖部142。盖部142及筒部143一体形成。筒部143具有比合流凹部134的内径稍小的外径,大部分内嵌在合流凹部134中。盖部142呈圆盘形状,具有比筒部143外径大的直径。在供气供水喷嘴140与合流凹部134卡合的状态下,仅盖部142露出于前端面131。
[0042]此外,供气供水喷嘴140具有射出空气或水的出射口141。出射口141大致为椭圆形,朝向观察光学系统132开口。出射口141在筒部143中设置在盖部142侧。
[0043]如上所述,合流凹部134的另一端侧与气体通道30及液体通道40连通。气体通道30将从所述供气供水装置送来的气体(例如空气)供应到供气供水喷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窥镜,其具有液体通过的液体通道和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在前端部形成有液体及气体合流的合流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通道的一端侧及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侧与所述合流凹部连通,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合流凹部之间的第一连通孔的大小大于所述液体通道与所述合流凹部之间的第二连通孔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通孔中,所述气体通道的轴长方向上的尺寸比与所述气体通道的轴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尺寸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山晓元
申请(专利权)人:豪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