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63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2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设备框架;外盖,配置成覆盖设备框架;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和安装天线的基板,并设置在设备框架和外盖之间,以及固定单元,配置成将无线通信模块固定到外盖上,并且包括经由设置在基板上的孔拧入设置在外盖上的螺孔的螺钉;其中,基板具有四个边,包括靠近天线的第一边以及顺沿第一边延伸且远离天线的第二边,基板上的孔布置的位置靠近第二边。布置的位置靠近第二边。布置的位置靠近第二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激光打印机(以下称为“成像设备”)通常包括无线通信单元,以便用户可向成像设备指令诸如打印和设定等各种操作,以提高用户友好性。无线通信单元通常包括独立于控制板设置的无线基板,以便通过将无线基板与控制板连接来控制无线基板。由于通信性能对无线基板至关重要,因此优选将无线基板布置在设备中靠近外部的位置,并在无线基板附近布置尽可能少的会干扰通信的部件。
[000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5

196335公开了一种构造,其中,控制板和无线基板通过电缆连接起来,并且在靠近外盖的位置的多个点处保持无线基板,从而实现良好的无线通信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诸如NFC(近场通信)等短距离无线通信使用不易受障碍物影响的频带(例如13.56MHz),并且用户持有通信设备并将其移动接近成像设备的特定部分。因此,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即使以覆盖设于成像设备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的方式在多个部位把无线基板支撑在成像设备中,除非在通信设备移动靠近的部分和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之间直接存在障碍物(例如金属板),否则通信不会受到干扰。相反,诸如Wi

Fi等中距离无线LAN通信使用比短距离无线通信更易受到障碍物影响的频带(例如2.4GHz或5GHz),并且通信目的地位置不定。因此,如果用于保持无线模块的保持构件位于成像设备中设置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附近,则保持构件会干扰无线通信。
[0005]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无线通信性能的成像设备。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设备包括
[0007]设备框架;
[0008]外盖,配置成覆盖设备框架;
[0009]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和安装天线的基板,并设置在设备框架和外盖之间,以及
[0010]固定单元,配置成将无线通信模块固定到外盖上,并且包括经由设置在基板上的孔拧入设置在外盖上的螺孔的螺钉;
[0011]其中,当在垂直于用于安装天线的基板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看时,天线和基板上的孔布置在构成基板外形一部分的第一边和顺沿第一边延伸的第二边之间,天线布置的位置更靠近第一边而非更靠近第二边,基板上的孔布置的位置更靠近第二边而非更靠近第一边。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良好无线通信性能的成像设备。
[0013]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0015]图2是根据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内部的透视图;
[0016]图3A至图3D是根据实施例1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说明图;
[0017]图4A至图4G是根据实施例1的上盖的说明图;
[0018]图5A至图5G是根据实施例1的上盖和无线LAN通信模块在安装状态下的说明图;
[0019]图6是根据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的剖视透视图;
[0020]图7是根据实施例2的成像设备内部的透视图;
[0021]图8A至图8D是根据实施例2的无线LAN通信模块的说明图;
[0022]图9A至图9E是根据实施例2的上盖的说明图;
[0023]图10A至图10E是根据实施例2的上盖和无线LAN通信模块在安装状态下的说明图;
[0024]图11是根据实施例2的成像设备的剖视透视图;
[0025]图12是根据实施例3的成像设备内部的透视图;
[0026]图13A至图13D是根据实施例3的无线LAN通信模块的说明图;
[0027]图14A至图14G是根据实施例3的上盖的说明图;
[0028]图15A至图15G是根据实施例3的上盖和无线LAN通信模块在安装状态下的说明图;
[0029]图16是根据实施例3的成像设备的剖视透视图;
[0030]图17是根据实施例4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0031]图18是根据实施例4的成像设备内部的透视图;
[0032]图19A至图19D是根据实施例4的无线LAN通信模块的说明图;
[0033]图20A至图20G是根据实施例4的左前盖和左后盖的说明图;
[0034]图21A至图21G是根据实施例4的左前盖和无线LAN通信模块在安装状态下的说明图;
[0035]图22是根据实施例4的成像设备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和
[0036]图23是根据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现在将参考附图使用示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根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构造和各种条件,可适当地改变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的尺寸、材料和形状及其相对位置。换句话说,以下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8]实施例1
[0039]在实施例1中,将描述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可以使用电子照相系统形成全彩色图像的串列(四鼓式)彩色激光束打印机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使用静电记录系统或喷墨记录系统的复印机、打印机等。
[0040]在以下描述中,相对于正在使用成像设备1的用户来定义方向。换句话说,用户面对的使用中成像设备1的前侧(正面侧)将被称为“前”,后侧(背面侧)将被称为“后”,上面侧(顶面侧)将被称为“上”,下面侧(底面侧)将被称为“下”。当从正面侧观看时,成像设备1的左侧(左面侧)将被称为“左”,右侧(右面侧)将被称为“右”。还定义了前后方向为Z方向,上下方向为Y方向,左右方向为X方向。
[0041](1)成像设备1的总体构造
[0042]图23是从左侧看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电子照相记录技术的成像设备1的总体构造的示意性剖视图。成像设备1包括由金属框架2支撑的成像部和定影部。成像设备1包括大致沿直线布置的四个成像部,每个成像部分别形成每一颜色的图像:黄色(以下称为Y)、品红(以下称为M)、青色(以下称为C)和黑色(以下称为K)。在本实施例中,除了要形成的图像的颜色不同之外,每个成像部具有大致相同的构造和操作。因此,在不需要区分的情况下,将在以下描述中省略要被包括在对应于元件的附图标记中以表示与元件相关的颜色的后缀Y、M、C或K。
[0043]每个成像部包括感光鼓62(图像承载构件)、充电辊63、显影辊64和调色剂容器65。成像部可以具有能够从设备上整体地拆下的处理盒式构造。在接收到图像信息并且开始成像操作的情况下,感光鼓62沿图23中箭头指示的方向旋转。首先,感光鼓62的外周表面由充电辊63均匀充电,并且根据图像信息用来自扫描单元60的激光束61照射已充电的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辊64使潜像变得可见,从而在感光鼓62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由每个成像部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7(中间转印构件)。
[0044]中间转印带57是环形带构件,由驱动辊55和从动辊56沿成像部排列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设备框架;外盖,配置成覆盖设备框架;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和安装天线的基板,并设置在设备框架和外盖之间,以及固定单元,配置成将无线通信模块固定到外盖上,并且包括经由设置在基板上的孔拧入设置在外盖上的螺孔的螺钉;其中,当在垂直于用于安装天线的基板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看时,天线和基板上的孔布置在构成基板外形一部分的第一边和顺沿第一边延伸的第二边之间,天线布置的位置更靠近第一边而非更靠近第二边,基板上的孔布置的位置更靠近第二边而非更靠近第一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第一边和第二边彼此平行,并且在与第一边和第二边两者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基板上的孔布置的位置更靠近第二边而非更靠近在天线安装在基板上状态下的基板重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基板的第三边和第四边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第三边和第四边两者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基板的第三边比基板的第四边更靠近重心,并且基板上的孔布置在基板的第三边附近,并且布置的位置更靠近第三边而非更靠近重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固定单元还包括:第一管制部,配置成在基板的第二边和第三边之间的第一拐角附近在第一方向上接触第二边;和第二管制部,配置成在第一拐角附近在第二方向上接触第三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固定单元还包括:第三管制部,配置成在基板的第二边和第四边之间的第二拐角附近在第二方向上接触第四边;切口,在第二方向上凹入,并在比第三管制部更靠近第一边的位置处布置在基板的第四边的端面上;第四管制部,设置在外盖上并与切口接合;和第五管制部,配置成在比第二管制部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崎隆自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