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66095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二价铂络合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二价铂络合物,该二价铂络合物作为磷光发光材料可以发黄磷光,并且具有色纯度好、稳定性好且效率高,适合作为OLED相关产品中的有机黄磷光发光体。有机黄磷光发光体。有机黄磷光发光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是指有机材料在受到电流和电场的激发后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发光过程,这种电致发光现象最早是在1963年美国New York大学的Pope教授发现的。相对于无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可以更贴近对光适应性方面的需求。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制造的显示器和发光器具有柔性外形,并且增加了诸多艺术元素于电子器件中。最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Eastman Kodak发展出来,通过芳香胺有机小分子作为空穴传输层,8

羟基喹啉铝作为发光层。这类以有机分子作为核心发光材料的器件称之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应用于新型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诸多优点和潜力。有机材料制备的发光器件具有高量子效率、高亮度、高发光效率等优点;由有机发光材料制备成的发光设备外形上具有轻、薄、柔等优势,尤其可制备成柔性设备是其它发光材料无法与之相比的优点。根据核心的电致发光材料进行分类,传统的OLED可以分为荧光类OLED和磷光类OLED。与荧光OLED相比(理论发光效率最高25%),磷光OLED(理论发光效率100%)由于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而成为OLED技术研究和发展的主流方向。
[0003]目前黄磷光材料主要应用于照明显示及黄光灯方面,例如电视背板技术、汽车转向灯等。在发光方面,黄色是个“组合”的颜色,它并不是“RGB”三原色之一,它是等量红光与绿光的组成光色,所以在颜色学中,黄磷光是白磷光滤掉蓝光形成的,也常为蓝光的补色辅助光色。黄色磷光重金属络合物不仅是满足全色显示器要求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且它们还极大地有助于实现高性能的双色(蓝色和黄色)白光二极管,与作为固态光源的三色(蓝色、绿色和红色)类似物相比,这种白光二极管在器件效率和制造成本方面都表现出优势。同时,在四色(蓝、绿、黄和红)光谱中,黄磷光重金属配合物有利于提高器件效率和显色指数/色温指数。目前黄磷光材料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很多材料的单分子发光光谱不够宽,不能涵盖所有的绿光和红光部分,达不到标准黄光的要求,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开发高效率、宽光谱、稳定及长工作寿命的黄磷光材料在显示和照明方面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宽光谱、稳定及长工作寿命的黄磷光材料,进而提供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案如下:
[0006]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
[0007][0008]其中,R1‑
R
15
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C1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

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硅烷基。
[0009]优选的,R1‑
R
15
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氘、

CDH2、

CD2H、

CD3、

CDR
b
R
c


CD2R
d
,其中,R
b

R
d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C1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

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硅烷基。
[0010]优选的,所述取代的C1

C30的烷基、取代的C6

C30的芳基、取代的C3

C30的环烷基、取代的C3

C30的环烯基、取代的C3

C30的杂芳基、取代的C3

C30的硅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R
a
取代;每一个R
a
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

C30的烷基、C6

C30的芳基。
[0011]优选的,所述氢可为氘;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C1

C30的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C6

C30的芳基选自苯基、萘基、联苯基;C3

C30的环烷基选自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
[0012]优选的,R1‑
R
15
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甲基、氘代甲基、苯甲基、二苯基甲基、三苯基甲基、乙基、2

苯基乙基、2,2

苯基乙基、2,2,2

三氟乙基、丙基、异丙基、3,3,3

三氟丙基、1,1,1,3,3,3

六氟
‑2‑
丙基、丁基、异丁基、六氟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苯基、2

甲基苯基、2

异丙基苯基、2

乙基苯基、4

甲基苯基、4

异丙基苯基、4

乙基苯基、4

叔丁基苯基、2,3

二甲基苯基、2,3

二乙基苯基、2,3

二异丙基苯基、2,3

二异丁基苯基、2,3

二环己基苯基、2,3

二环丙基苯基、2,3

二环丁基苯基、2,3

二环戊基苯基、2,4

二甲基苯基、2,4

二乙基苯基、2,4

二异丙基苯基、2,4

二异丁基苯基、2,4

二环己基苯基、2,4

二环丙基苯基、2,4

二环丁基苯基、2,4

二环戊基苯基、2,6

二甲基苯基、2,6

二乙基苯基、2,6

二异丙基苯基、2,6

二异丁基苯基、2,6

二环己基苯基、2,6

二环丙基苯基、2,6

二环丁基苯基、2,6

二环戊基苯基、3,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其中,R1‑
R
15
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C1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

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硅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R1‑
R
15
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氘、

CDH2、

CD2H、

CD3、

CDR
b
R
c


CD2R
d
,其中,R
b

R
d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C1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6

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C3

C30的硅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C1

C30的烷基、取代的C6

C30的芳基、取代的C3

C30的环烷基、取代的C3

C30的环烯基、取代的C3

C30的杂芳基、取代的C3

C30的硅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R
a
取代;每一个R
a
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

C30的烷基、C6

C30的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可为氘;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C1

C30的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C6

C30的芳基选自苯基、萘基、联苯基;C3

C30的环烷基选自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二价铂络合物,其特征在于,R1‑
R
15
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甲基、氘代甲基、苯甲基、二苯基甲基、三苯基甲基、乙基、2

苯基乙基、2,2

苯基乙基、2,2,2

三氟乙基、丙基、异丙基、3,3,3

三氟丙基、1,1,1,3,3,3

六氟
‑2‑
丙基、丁基、异丁基、六氟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苯基、2

甲基苯基、2

异丙基苯基、2

乙基苯基、4

甲基苯基、4

异丙基苯基、4

乙基苯基、4

叔丁基苯基、2,3

二甲基苯基、2,3

二乙基苯基、2,3

二异丙基苯基、2,3

二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晓春吴澳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