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医疗监测终端用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0806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穿戴式医疗监测终端用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医疗监测终端和充电座;在使用过程中医疗监测终端将其已存数据量M1和剩余电量M2经串口传输通道传送至充电座的MCU模块;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蓝牙通信协议得到采用蓝牙通信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速度V1;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已存数据量M1与传输速度V1得到医疗监测终端传输完所有数据的数据传输所需时间H1,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数据传输所需时间H1、剩余电量M2来调整充电座的充电功率,以使数据传输完成后,在最短的时间差内医疗监测终端也完成充电,然后充电座将接收的数据通过WIFI传输模块传送至云端服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医疗监测终端可实现将充电时间与数据传输时间匹配,使用方便等特点。使用方便等特点。使用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戴式医疗监测终端用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使用方法
,特别是一种穿戴式医疗监测终端用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可穿戴式健康医疗监测终端越来越多,它的设计必须纤细小巧、方便携带且易于使用。随着可穿戴式健康医疗监测终端(比如:动态心电记录仪)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这样存储的数据也越来越大,采集和记录一天或几天的数据可达几百兆到几千兆。医疗监测终端在使用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将采集和记录的人体健康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以保证医疗监测终端具有足够的内存来储存数据。现时的医疗监测终端一般是与电脑的USB接口连接的,使得医疗监测终端的数据可通过电脑传送至云端服务器的同时,电脑还可以对医疗监测终端充电,这样的方式在操控过程中由于医疗监测终端的数据传输时间和充电时间二者并不匹配,以至于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医疗监测终端内的数据传输完成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充满电或医疗监测终端在充满电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将内部的数据传输完成,致使医疗监测终端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医疗监测终端用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该穿戴式医疗监测终端用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具有医疗监测终端可实现将充电时间与数据传输时间匹配,使用方便等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穿戴式医疗监测终端用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特别地,包括医疗监测终端和充电座;在医疗监测终端内设有主机和终端蓝牙通信模块,在医疗监测终端的表面设有终端串口触点和终端充电触点,终端蓝牙通信模块、终端串口触点和终端充电触点均与主机电性连接;在充电座内设有底座蓝牙通信模块、WIFI传输模块和MCU模块,在充电座的表面上设有底座串口触点和底座充电触点,底座蓝牙通信模块、WIFI传输模块、底座串口触点和底座充电触点均与MCU模块电性连接;医疗监测终端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将医疗监测终端放置在充电座上,并致使医疗监测终端上的终端串口触点与充电座上的底座串口触点接触而形成串口传输通道,医疗监测终端上的终端充电触点与充电座上的底座充电触点接触导通;
[0006]S2:医疗监测终端与充电座之间形成串口传输通道后,医疗监测终端内的终端蓝牙通信模块自动启动与充电座上的底座蓝牙通信模块通过串口传输通道进行数据匹配连接而无需采用手动匹配;
[0007]S3:医疗监测终端将其已存数据量M1和剩余电量M2经串口传输通道传送至充电座的MCU模块,医疗监测终端内的数据是人体健康数据;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蓝牙通信协议得到采用蓝牙通信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速度V1;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已存数据量M1和传
输速度V1得到医疗监测终端传输完所有数据的数据传输所需时间H1,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数据传输所需时间H1、剩余电量M2来调整充电座的充电功率,以使数据传输完成后,在最短的时间差内医疗监测终端也完成充电,然后充电座将接收的数据通过WIFI传输模块传送至云端服务器。
[0008]进一步地,在医疗监测终端要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有一对充电座进行设置的步骤,通过外置的移动终端与充电座进行蓝牙连接,移动终端通过蓝牙通信操控充电座与WIFI网络连接,并设定充电座通过WIFI传输模块进行WIFI通信时的云端服务器地址。
[0009]进一步地,步骤S2中,当医疗监测终端中的终端蓝牙通信模块无法与充电座上的底座蓝牙通信模块匹配时;在步骤S3中医疗监测终端通过串口传输通道将数据传输至充电座的MCU模块;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串口通信协议得到采用串口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速度V2,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已存数据量M1和传输速度V2得到医疗监测终端传输完所有数据的数据传输所需时间H2,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数据传输所需时间H2、剩余电量M2来调整充电座的充电功率,以使数据传输完成后,在最短的时间差内医疗监测终端也完成充电,然后充电座将接收的数据通过WIFI传输模块传送至云端服务器。
[0010]进一步地,在充电座上还设有与MCU模块电性连接的SD卡座,当SD卡座插装有SD卡时,充电座与医疗监测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自动被断开,充电座的MCU模块直接读取SD卡座内的SD卡的数据,并将数据通过WIFI传输模块传送至云端服务器。
[0011]进一步地,在充电座上还设有与MCU模块电性连接的USB插口,当USB插口连接有外部设备时,充电座与医疗监测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自动被断开,充电座的MCU模块直接读取外部设备内的数据,并将数据通过WIFI传输模块传送至云端服务器。
[0012]进一步地,充电座的MCU模块是型号为ESP32

S3的微处理器。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医疗监测终端的数据传输时间与充电所需时间进行协调,使得数据传输完成后,在最短的时间差内医疗监测终端也完成充电,这样可尽最大可能地缩短用户等待时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充电座通过MCU模块可以对充电功率进行调整的设计,还可以对医疗监测终端的电池进行保护,提高医疗监测终端的使用寿命;此外,医疗监测终端与充电座之间的蓝牙匹配不需手动控制,操控起来十分简单,十分适用于老年人使用;而医疗监测终端与充电座之间采用蓝牙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就算医疗监测终端脱离充电座,但只要医疗监测终端与充电座的间距还在蓝牙通信距离之内,这样医疗监测终端的数据传输过程不会中断。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的充电座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实施例的充电座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

充电座;11

MCU模块;12

底座串口触点;13

底座充电触点;14

SD卡座;15

USB插口;16

底座USB串口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的穿戴式医疗监测终端用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医疗监测终端和充电座1;在医疗监测终端内设有主机和终端蓝牙通信模块,在医疗监测终端的表面设有终端
串口触点和终端充电触点,终端蓝牙通信模块、终端串口触点和终端充电触点均与主机电性连接(医疗监测终端在附图中没有示出);如图1、图2所示,在充电座1内设有底座蓝牙通信模块、WIFI传输模块和MCU模块11(底座蓝牙通信模块、WIFI传输模块在附图中没有示出),在充电座1的表面上设有底座串口触点12和底座充电触点13,底座蓝牙通信模块、WIFI传输模块、底座串口触点12和底座充电触点13均与MCU模块11电性连接;医疗监测终端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将医疗监测终端放置在充电座1上,并致使医疗监测终端上的终端串口触点与充电座1上的底座串口触点12接触而形成串口传输通道,医疗监测终端上的终端充电触点与充电座1上的底座充电触点13接触导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穿戴式医疗监测终端用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疗监测终端和充电座;在医疗监测终端内设有主机和终端蓝牙通信模块,在医疗监测终端的表面设有终端串口触点和终端充电触点,终端蓝牙通信模块、终端串口触点和终端充电触点均与主机电性连接;在充电座内设有底座蓝牙通信模块、WIFI传输模块和MCU模块,在充电座的表面上设有底座串口触点和底座充电触点,底座蓝牙通信模块、WIFI传输模块、底座串口触点和底座充电触点均与MCU模块电性连接;医疗监测终端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医疗监测终端放置在充电座上,并致使医疗监测终端上的终端串口触点与充电座上的底座串口触点接触而形成串口传输通道,医疗监测终端上的终端充电触点与充电座上的底座充电触点接触导通;S2:医疗监测终端与充电座之间形成串口传输通道后,医疗监测终端内的终端蓝牙通信模块自动启动与充电座上的底座蓝牙通信模块通过串口传输通道进行数据匹配连接而无需采用手动匹配;S3:医疗监测终端将其已存数据量M1和剩余电量M2经串口传输通道传送至充电座的MCU模块;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蓝牙通信协议得到采用蓝牙通信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速度V1;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已存数据量M1和传输速度V1得到医疗监测终端传输完所有数据的数据传输所需时间H1,充电座的MCU模块根据数据传输所需时间H1、剩余电量M2来调整充电座的充电功率,以使数据传输完成后,在最短的时间差内医疗监测终端也完成充电,然后充电座将接收的数据通过WIFI传输模块传送至云端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医疗监测终端用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医疗监测终端要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有一对充电座进行设置的步骤,通过外置的移动终端与充电座进行蓝牙连接,移动终端通过蓝牙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