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71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31
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1个牧业综合产业生产区和至少1个养殖区;所述的综合产业生产区包括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宜生无土栽培牧草工厂、或/和外供牧草厂、或/和屠宰工厂、冷库、肉类食品厂;所述的养殖区中建有智慧自动投食区、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和围栏。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沙漠光伏、风电等绿电的本地化利用问题,为在沙漠之中建设绿洲提供了可能;实现了沙漠光伏、风电等绿电的更高效更有经济价值的利用;将沙漠光伏、风电转化为宜生的环境,并为该宜生环境提供所需的冷热电多种能源方式,为在该环境下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产业提供可能,从而实现可观的经济收益,实现良性可持续的治沙新模式。沙新模式。沙新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沙漠治理的
,特别是一种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

技术介绍

[0002]沙漠地区多风、云量少、日照强,如沙漠地区太阳辐射的年总辐射量为6000~6200MJ/m 2 ,比同纬度地区高10%以上,比较适合光伏和风力发电。最近在荒漠、戈壁滩、沙漠等地,逐渐成为了风光资源开发的热点。
[0003]专利技术专利 CN 104025974 A 公开了一种与光伏电站相结合的沙漠治理系统的技术方案,该系统包括光伏电站系统、光伏水泵系统、沙漠给水灌溉系统、防风固系统及沙漠绿化系统,虽然该技术方案提到了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相结合,但对于光伏所发电的本地化经济利用并未涉及。专利技术专利 CN 113924900 A 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农业大棚治沙方法,该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方法采用光伏+移动式农业大棚的模式进行沙漠治理,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虽然提到了在沙场地上建设装配式农业温室大棚,棚内进行土壤改良,待已改良的区域可作为农业用地,再向沙漠深处扩建治沙场地,将装配式农业温室大棚移建至新的治沙场地,实现人进沙退,但是对于光伏所发电的本地化更经济利用也未有涉及,缺乏成体系系统化的沙漠治理策略和技术方案。
[0004]由于沙漠地区经济产业资源不够丰富,对电力及其他形式能源的需求很有限,很难完全消纳通过风光资源转化来的能源;另外,受限于就地消纳能力以及电力外送渠道限制,对于解决光伏、风电的本地化更经济利用问题目前仍缺乏好的方法和技术方案。如何实现治沙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可持续的治沙新模式的问题,值得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首先是沙漠光伏和/或风电的更高效更高价值的本地化利用问题,其次是如何将沙漠光伏和/或风电转化为宜生环境,并为该宜生环境提供冷热电等多种形式能源的问题,最终解决的是如何实现治沙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可持续治沙新模式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其特征在于: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治理沙漠的技术路线为:第一,将风机、光伏产生的绿电(1

1)进行本地化利用,一部分绿电(1

1)用于本地供应电力,另一部分绿电(1

1)用于转化为热能,热能加热高温工质后被储存起来,所述被储存的高温工质,在系统中没有绿电(1

1)时,一部分高温工质与水进行热交换将水变为高温高压水蒸气,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进行发电,另一部分高温工质与水进行热交换形成热源或冷源;第二,采用电力、热源或冷源建设宜生环境;第三,在宜生环境中通过光合作用进行无土或有土经济作物种植;第四,用所种植的经济作物进行经济动物的养殖,同时经济动物的粪便排入沙漠中以改善沙漠的适合种植性;第五,通过
对外提供经济作物、经济动物、肉类及其深加工食品或者其他相关商品或服务,实现治沙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可持续的治沙新模式。
[0007]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1个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所述的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包括绿电(1

1)、至少1个电储热系统(1

2)、至少1个蒸汽发电系统(1

3)、至少1个输配变电系统(1

4)、至少1个冷热源系统(1

6)、至少1个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和至少1个宜生环境区(1

8)、或/和至少1个空气制水系统(1

11)、或/和至少1套分布式光热收集装置(1

9)及热储热系统(1

10);所述的绿电(1

1)通过电缆(1

12)进入电储热系统(1

2);电储热系统(1

2)通过高温工质管路(1

13)与蒸汽发电系统(1

3)连接;蒸汽发电系统(1

3)通过电缆(1

12)与输配变电系统(1

4)连接;所述的电储热系统(1

2)通过高温工质管路(1

13)与冷热源系统(1

6)连接;蒸汽发电系统(1

3)通过热力管路(1

14)与冷热源系统(1

6)连接;所述的冷热源系统(1

6)通过热力管路(1

14)与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连接;输配变电系统(1

4)通过电缆(1

12)与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连接;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通过宜生能源环境管路(1

16)与宜生环境区(1

8)连接;在没有设置空气制水系统(1

11)的情况下,所述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可通过水泵抽取地下水供使用;或/和冷热源系统(1

6)通过热力管路(1

14)与空气制水系统(1

11)连接;空气制水系统(1

11)通过水管路(1

15)与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连接;增设空气制水系统(1

11)可提高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的环境友好性,避免对沙漠地下水的抽取;或/和分布式光热收集装置(1

9)通过高温工质管路(1

13)与热储热系统(1

10)连接;热储热系统(1

10)通过高温工质管路(1

13)与冷热源系统(1

6)连接;增设分布式光热收集装置(1

9)及热储热系统(1

10)可提高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的能源效率,对系统的热电关联关系进行解耦。
[0008]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如下:绿电(1

1)是风机发电系统所发出的风电或/和光伏发电系统所发出的光伏电;绿电(1

1)通过电缆(1

12)经过输配变电系统(1

4)输往外部电网(1

5)或本地化系统自用;电储热系统(1

2)储能过程:当外部电网(1

5)不能消纳绿电(1

1)时,绿电(1

1)通过电缆(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其特征在于: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治理沙漠的技术路线为:第一,将风机、光伏产生的绿电(1

1)进行本地化利用,一部分绿电(1

1)用于本地供应电力,另一部分绿电(1

1)用于转化为热能,热能加热高温工质后被储存起来,所述被储存的高温工质,在系统中没有绿电(1

1)时,一部分高温工质与水进行热交换将水变为高温高压水蒸气,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进行发电,另一部分高温工质与水进行热交换形成热源或冷源;第二,采用电力、热源或冷源建设宜生环境;第三,在宜生环境中通过光合作用进行无土或有土经济作物种植;第四,用所种植的经济作物进行经济动物的养殖,同时经济动物的粪便排入沙漠中以改善沙漠的适合种植性;第五,通过对外提供经济作物、经济动物、肉类及其深加工食品或者其他相关商品或服务,实现治沙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可持续的治沙新模式。2.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1个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所述的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包括绿电(1

1)、至少1个电储热系统(1

2)、至少1个蒸汽发电系统(1

3)、至少1个输配变电系统(1

4)、至少1个冷热源系统(1

6)、至少1个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和至少1个宜生环境区(1

8)、或/和至少1个空气制水系统(1

11)、或/和至少1套分布式光热收集装置(1

9)及热储热系统(1

10);所述的绿电(1

1)通过电缆(1

12)进入电储热系统(1

2);电储热系统(1

2)通过高温工质管路(1

13)与蒸汽发电系统(1

3)连接;蒸汽发电系统(1

3)通过电缆(1

12)与输配变电系统(1

4)连接;所述的电储热系统(1

2)通过高温工质管路(1

13)与冷热源系统(1

6)连接;蒸汽发电系统(1

3)通过热力管路(1

14)与冷热源系统(1

6)连接;所述的冷热源系统(1

6)通过热力管路(1

14)与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连接;输配变电系统(1

4)通过电缆(1

12)与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连接;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通过宜生能源环境管路(1

16)与宜生环境区(1

8)连接;在没有设置空气制水系统(1

11)的情况下,所述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可通过水泵抽取地下水供使用;或/和冷热源系统(1

6)通过热力管路(1

14)与空气制水系统(1

11)连接;空气制水系统(1

11)通过水管路(1

15)与宜生能源环境装备系统(1

7)连接;增设空气制水系统(1

11)可提高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的环境友好性,避免对沙漠地下水的抽取;或/和分布式光热收集装置(1

9)通过高温工质管路(1

13)与热储热系统(1

10)连接;热储热系统(1

10)通过高温工质管路(1

13)与冷热源系统(1

6)连接;增设分布式光热收集装置(1

9)及热储热系统(1

10)可提高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的能源效率,对系统的热电关联关系进行解耦。3.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包括至少1个牧业综合产业生产区(13)和至少1个牛或/和羊养殖区(8);牧业综合产业生产区(13)靠近公路(12)建设;牛或/和羊养殖区(8)紧邻牧业综合产业生产区(13)建设;所述的牛或/和羊养殖区(8)中建有至少1个智慧自动投食区(7)、至少1个光伏发电系统(9)、至少1个风力发电系统(10)和至少1个围栏(11);围栏(11)为管理养殖的牛或/和羊而设置,沿牛或/和羊养殖区(8)的边沿四周建设;风
力发电系统(10)紧邻围栏(11)建设;光伏发电系统(9)散布于牛或/和羊养殖区(8)或/和牧业综合产业生产区(13)内;智慧自动投食区(7)设置在牛或/和羊养殖区(8)内便于牛或/和羊进食处;智慧自动投食区(7)通过智慧自动投食系统与宜生无土栽培牧草工厂(2)连接;智慧自动投食区(7)中的食物来自于所述的宜生无土栽培牧草工厂(2);牛或/和羊养殖区(8)种植适合生长的作物;牛或/和羊的粪便排在牛或/和羊养殖区(8)内用作改善养殖区内土壤的适种性;牛或/和羊身上配有数字标签或/和传感器,智慧牧业管理系统对牛或/和羊各项信息参数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存储,经过AI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处理后对投食规则、养殖措施进行优化,对牛或/和羊进行纯绿色无污染的科学养殖;所述的综合产业生产区(13)包括至少1个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1)、至少1个宜生无土或有土栽培牧草工厂(2)、或/和至少1个外供牧草厂(6)、或/和至少1个屠宰工厂(3)、冷库(4)、或/和肉类食品厂(5);在所述的牧业综合产业生产区(13)中,靠近公路(12)布置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1)、或/和外供牧草厂(6)、或/和屠宰工厂(3)及冷库(4)、或/和肉类食品厂(5);靠近牛或/和羊养殖区(8)建设宜生无土栽培牧草工厂(2);宜生无土栽培牧草工厂(2)通过智慧自动投食系统与智慧自动投食区(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通过输配变电系统(1

4)与外部电网(1

5)连接;在外部电网(1

5)允许的情况下,可随时对外部电网(1

5)进行供电;特别是在外部电网(1

5)电尖峰或高峰时段向外部电网(1

5)供电;来自外部电网(1

5)的电力作为所述的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智慧沙漠牧业综合产业基地及其运行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慧沙漠绿色宜生能源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如下:绿电(1

1)是风机发电系统所发出的风电或/和光伏发电系统所发出的光伏电;绿电(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大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