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56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执行初始化程序;进行程序错误检查,判断是否有程序错误,在出现程序错误时,循环执行初始化程序,在未出现程序错误时,运行主程序;运行手动程序、自动程序以及调试程序;执行手动功能、自动功能以及调试功能;执行自动功能并连续传输送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依赖人工导致操作精度低、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QY板装饰复合材料因为产品质量轻、抗冲击性能强、导热系数低、耐腐蚀、易清洗等优质特点,受到国外装修商的喜爱和大面积采用,在国内的采用率也有所提高。制作和生产该种材料的公司也有所增加。
[0003]现在国内生产这种复合材料的电气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方式如下:首先,复合的材料的上层材料,使用单独的裁切设备,将成卷的待加工料,裁剪成实际需要的宽度后,人工收集好剪切下的材料,再运输到底层材料传输设备的两侧。然后,在传动设备的两侧各需要一个生产员工,通过肉眼观测将上层材料挨个以搭接方式铺设于传动设备的底层材料上。再次,铺设了上层材料的多层料通过高温烘烤区和挤压成型区,将所需的两层或多层材料加工成多层复合材料。
[0004]在这种生产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所需的上层材料需要一台单独的裁切设备来进行裁切,裁切好后还需要一个生产员工去运输材料去指定的地点,然后再人为去放置材料,铺设材料同时需要两名员工来完成,在连续传输线的两侧各需要一名员工。然后,人为去放置材料时,因为是连续生产,所以在短时间内放置材料时很难将上层材料的搭接长度、歪斜的角度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容易造成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0005]公布号为CN1829595A的现有专利技术专利文献《用于形成复合加劲材和加强构件的装置及方法》该细长复合结构件当横向于其长度时呈现预期横截面几何形状。一种装置可包括其上安装有基本细长型芯的基底。一个或多个构造用以至少部分地与型芯互补的滚轮构造用以在该型芯上的一或多层复合材料上滚动并施压。型芯可设在转台上并构造成呈现弯曲的细长几何形状,以形成至少部分弯曲或者弧形的细长件。从该现有技术的具体实现内容中可知,该现有技术在复合材料多层压合的操作以及针对特定材料区域进行加热的操作中采用了控制辊组以及预热装置,但从该现有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知该现有技术仅适用于多层用热固树脂预浸渍的纤维材料,且该现有技术方案只适用于特定构型例如弯曲、弧形的细长件,导致该现有技术的适用性受有制约。
[0006]公布号为CN104552538A的现有专利技术申请文献《绿色环保高强度抗变形实木复合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木进行软化、微小化处理制成薄木板;将薄木板分成面板和芯材,干燥;拼接成整张板,分出面板和芯材,芯材中选出横向纹理的整张板做为平衡拉力板,排成多层板涂胶;用热压机压合制成多层板,养生、裁掉四边用砂光机砂光定厚;多层板裁成定宽木条,制成防变形芯材,定厚;中密度板和防变形芯材制成结构板,养生、裁掉四边、砂光定厚,雕刻、铣型、铣线、饰面制成高强度抗变形实木复合门板。该现有技术在复合板材的拼接、多层压合、裁切以及成型操作中,基本依赖现有设备以及人工操作,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以及拼接、裁切成型等操作精度较低的问题。
[0007]综上,现有技术存在依赖人工导致操作精度低、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依赖人工导致操作精度低、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包括:
[0010]S1、执行初始化程序;
[0011]S2、进行程序错误检查,判断是否有程序错误,在出现程序错误时,循环执行初始化程序,在未出现程序错误时,运行主程序,其中,步骤S2包括:
[0012]S21、在辅助牵引从料仓中持续将单层复合材料牵引传出并往前输送,利用送料驱动将单层复合材料输送出对应的长度,停止送出以供切刀裁切;
[0013]S22、利用切刀将单层复合材料切断,利用横向送料电缸通过下部吸盘将经裁切的单层复合材料输送放置于预设已裁切材料位置,使横向送料电缸回到待横向送料位置;
[0014]S23、利用送料伺服送出第二片单层复合材料,并传给横向送料电缸以进行横向输送;
[0015]S24、并利用纵向送料电缸将经过横向送料的第二片单层复合材料往前输送到下部持续运行的底部复合材料上,以此均匀持续的将单层复合材料覆盖在底部复合材料上,以形成待烘烤材料;
[0016]S25、将带烘烤材料一并通过加热烘烤合成工序,以得到多层复合材料;
[0017]S3、运行手动程序、自动程序以及调试程序;
[0018]S4、执行手动功能、自动功能以及调试功能;
[0019]S5、执行自动功能并连续传输送料。
[0020]本专利技术编写相应的软件控制系统并配合对应的传动设备,裁切设备,放料设备与底层传输料设备集成为一整个系统,实现多个小单机设备集成为一套系统设备。减少人工操作误差,降低生产员工的工作强度,减少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内容。
[0021]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23中的送料伺服为多轴驱动系统,其包括:V/F控制单元、矢量控制单元、伺服控制单元,V/F控制单元、矢量控制单元及伺服控制单元通过高速驱动接口DRIVE

CLiQ相互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的各模块间(包括控制单元、整流/回馈模块、电机模块、传感器模块和电机编码器等)通过高速驱动接口DRIVE

CLiQ相互连接,以此来实现指令传输的高速性,信息反馈的实时准确性。这样每次能够精确的控制送出去的每片材料长度在毫米级实现无误差。
[0023]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2中,利用预置触摸屏显示预置动态点位及其运行参数,采集并根据实际需求参数添加与预置动态点对应的动态显示画面,据以实时反馈单层复合材料及底层复合材料的位置。
[0024]本专利技术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的画面较为简单,在程序中将相应的动态点位都已经留出,在后续实际投入使用时会根据实际的需要添加相对应的动态画面,实时反馈板料位置,便于查看及维护操作。
[0025]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3包括:利用预置集中控制显示装置选定手自动控
制方式并进行系统硬件参数设置,其中,手自动控制方式包括:切刀手动及自动停车,系统硬件参数设置的操作还包括:
[0026]S31、使能送料伺服、调剂切刀;
[0027]S32、设置压料气缸,分别设定横向送料电缸、纵向送料电缸的运送材料长度;
[0028]S33、设置底层复合层料的传输主机输送速度。
[0029]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33中,设定复合材料底层连续传输辊的运行线速度,以作为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系统中的整机运行速度节奏基准数据。
[0030]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33还包括:
[0031]S331、利用预置编码器测量底层复合材料的传输线速度,以得到运行线速度,其中,步骤S331还包括:
[0032]S3311、利用预置逻辑,处理得到以底层复合材料运行上层铺设的单片复合材料的底层铺设单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执行初始化程序;S2、进行程序错误检查,判断是否有程序错误,在出现程序错误时,循环执行初始化程序,在未出现所述程序错误时,运行主程序,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S21、在辅助牵引从料仓中持续将单层复合材料牵引传出并往前输送,利用送料驱动将所述单层复合材料输送出对应的长度,停止送出以供切刀裁切;S22、利用所述切刀将所述单层复合材料切断,利用横向送料电缸通过下部吸盘将经裁切的所述单层复合材料输送放置于预设已裁切材料位置,使横向送料电缸回到待横向送料位置;S23、利用送料伺服送出第二片所述单层复合材料,并传给所述横向送料电缸以进行横向输送;S24、并利用纵向送料电缸将经过横向送料的第二片所述单层复合材料往前输送到下部持续运行的底部复合材料上,以此均匀持续的将所述单层复合材料覆盖在所述底部复合材料上,以形成待烘烤材料;S25、将所述带烘烤材料一并通过加热烘烤合成工序,以得到多层复合材料;S3、运行手动程序、自动程序以及调试程序;S4、执行手动功能、自动功能以及调试功能;S5、执行自动功能并连续传输送料。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中的所述送料伺服为多轴驱动系统,其包括:V/F控制单元、矢量控制单元、伺服控制单元,所述V/F控制单元、所述矢量控制单元及所述伺服控制单元通过高速驱动接口DRIVE

CLiQ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利用预置触摸屏显示预置动态点位及其运行参数,采集并根据实际需求参数添加与所述预置动态点对应的动态显示画面,据以实时反馈所述单层复合材料及所述底层复合材料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利用预置集中控制显示装置选定手自动控制方式并进行系统硬件参数设置,其中,所述手自动控制方式包括:切刀手动及自动停车,所述系统硬件参数设置的操作还包括:S31、使能送料伺服、调剂所述切刀;S32、设置压料气缸,分别设定所述横向送料电缸、所述纵向送料电缸的运送材料长度;S33、设置所述底层复合层料的传输主机输送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4的所述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中,设定复合材料底层连续传输辊的运行线速度,以作为所述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系统中的整机运行速度节奏基准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一种复合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软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还包括:S331、利用预置编码器测量所述底层复合材料的传输线速度,以得到所述运行线速度,
其中,所述步骤S331还包括:S3311、利用预置逻辑,处理得到以所述底层复合材料运行上层铺设的单片复合材料的底层铺设单片时间;S3312、利用预置逻辑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新林朱杰君郑纤秀卢佩庆王亮杨华龙王安乐芮冬赵小伟魏民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