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架多腔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049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持架多腔浇注系统包括浇注口、直浇道、横浇道和若干成型腔,直浇道两端分别连通浇注口与横浇道,横浇道与直浇道连接呈T字型,若干成型腔间隔地设置在横浇道上远离浇注口的一侧,横浇道包括位于直浇道左右且两侧且对称设置的第一、第二流道段,第一流道段内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二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3~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持架多腔浇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铸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持架多腔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发动机的保持架结构简单,为提高保持架的生产效率,通常采用具有多个成型腔的压铸模具进行压铸,由于部分成型腔被设置于远离进料口的位置,压铸成型时压铸液到达模具各个成型腔的时间不一致,使得各个产品的内部品质存在差异,各产品性能不均匀,不利于产品工艺的调整,也影响产品的成品率。
[000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模多腔填充时压铸液到达各型腔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持架多腔浇注系统,其具有可使得压铸液同时到达各成型腔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保持架多腔浇注系统,包括浇注口、直浇道、横浇道和若干成型腔,所述直浇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浇注口与所述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与所述直浇道连接呈T字型,所述若干成型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横浇道上远离所述浇注口的一侧,所述横浇道包括位于所述直浇道左右两侧的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所述第一流道段与所述第二流道段相对所述直浇道对称设置;
[0007]所述第一流道段的宽度在朝向远离所述直浇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流道段内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成型腔,第二侧壁靠近所述浇注口,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为3
°
~10/>°

[0008]所述第一流道段在与所述第二流道段的连接节点处设有朝向所述直浇道弯折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二流道段在与所述第一流道段的连接节点处设有朝向所述直浇道弯折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浇道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横浇道的横截面的面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夹角为100
°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侧壁横截面呈弧形,所述弧形的直径为20

,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所述直浇道的中线对称设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各所述成型腔一一对应的内浇口,各所述成型腔通过所述内浇口与所述横浇道连通,各所述浇注口与所述内浇口的面积之比为13~18。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浇道与所述内浇口连接所形成的填充
角度为30
°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排气系统,所述排气系统用于将各所述成型腔内的气体排出,所述排气系统包括第一排气块、第二排气块和若干与所述若干成型腔一一对应的通气管路;
[0015]一所述通气管路一端与位于所述直浇道左侧的一所述成型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块连通;
[0016]一所述通气管路一端与位于所述直浇道右侧的一所述成型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块连通。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浇道上连通有6个所述成型腔,其中3个所述成型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段连通,另外3个所述成型腔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段连通,位于所述直浇道左右两侧的各所述内浇口对称设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横浇道包括位于直浇道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第一流道段的宽度在朝向远离直浇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流道段内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10
°
,可以保证铝液能同时到达六腔内浇口,进而使得压铸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高;
[0020]各流道段上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此处第二夹角的设置使得铝液从直浇道流向横浇道时保持铝液稳定分流作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0025]图4是采用本专利技术进行压铸的产品X光检查图像。
[0026]附图标记:
[0027]1‑
浇注口;
[0028]2‑
直浇道;
[0029]3‑
横浇道;31

第一流道段;312

第一侧壁;313

第二侧壁;314

第三侧壁;315

第一夹角;32

第二流道段;321

第四侧壁;33

第二夹角;
[0030]4‑
成型腔;
[0031]5‑
内浇口;
[0032]6‑
排气系统;61

第一排气块;62

第二排气块;63

通气管路;
[0033]7‑
第三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
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35]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专利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36]参照图1至图3,一种保持架多腔浇注系统,包括浇注口1、直浇道2、横浇道3和若干成型腔4,成型腔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直浇道两侧的成型腔数量及位置一般对称设置。所述直浇道2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浇注口1与所述横浇道3,所述横浇道3与所述直浇道2连接呈T字型,所述直浇道2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横浇道3的横截面的面积,这种结构使得填充时铝液为匀加速状态。所述若干成型腔4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横浇道3上远离所述浇注口1的一侧,所述横浇道3包括位于所述直浇道2左右两侧的第一流道段31和第二流道段32,所述第一流道段31与所述第二流道段32相对所述直浇道2对称设置。
[0037]所述第一流道段31的宽度在朝向远离所述直浇道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流道段31内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312和第二侧壁313,所述第一侧壁312靠近所述成型腔4,第二侧壁313靠近所述浇注口1,所述第一侧壁312与所述第二侧壁313之间具有第一夹角315,其中,所述第一夹角315为3
°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持架多腔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浇注口、直浇道、横浇道和若干成型腔,所述直浇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浇注口与所述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与所述直浇道连接呈T字型,所述若干成型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横浇道上远离所述浇注口的一侧,所述横浇道包括位于所述直浇道左右两侧的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所述第一流道段与所述第二流道段相对所述直浇道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流道段的宽度在朝向远离所述直浇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流道段内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成型腔,第二侧壁靠近所述浇注口,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为3
°
~10
°
;所述第一流道段在与所述第二流道段的连接节点处设有朝向所述直浇道弯折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二流道段在与所述第一流道段的连接节点处设有朝向所述直浇道弯折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第二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架多腔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横浇道的横截面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架多腔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为10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持架多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方富李宇航袁静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