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i-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6045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脱硫
,尤其涉及一种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脱硫分为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技术,而在非加氢脱硫中,吸附脱硫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相比于加氢脱硫,吸附脱硫对于二苯并噻吩(DBT)、4,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

DMDBT)等复杂的硫物质具有很好的脱除作用。工业上常用的吸附脱硫剂由ZnO、硅石和Al2O3混合物上担载活性金属组成,活性金属可以为Ni、Co和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容硫物质ZnO和活性金属Ni(Co或Cu)为脱硫活性组分,SiO2、Al2O3作为催化剂载体,但是由于容硫物质ZnO容硫饱和之后需要经过再生,吸附了硫的待生吸附剂在再生器内氧化再生,恢复其脱硫活性,但是待生吸附剂进入再生系统使本不需要经过再生的活性组分也消耗了很多能量,所以提出把脱硫活性组分与容硫物质分离,使得只有吸硫饱和的容硫物质再生,一方面可以节约能量,另一方面使再生过程更加具有安全性。
[0003]脱硫活性组分(如Ni)与容硫物质(如ZnO)分离之后,单独的Ni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较高的脱硫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包括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上的氧化镍和三氧化钼,所述氧化镍的负载量大于三氧化钼的负载量。
[0006]优选的,所述氧化镍的负载量与三氧化钼的负载量之比为(2~10):1。
[0007]优选的,所述氧化镍的负载量为20~30wt%,所述三氧化钼的负载量为3~15wt%。
[0008]优选的,所述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中氧化铝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3~5):1。
[0009]优选的,所述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30~150m2/g,平均孔径为7.5~9nm,孔容为0.3~0.5cm3/g。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将负载有还原态Ni的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浸渍入可溶性钼源水溶液中进行等体积浸渍,得到浸渍有Mo的载体;
[0012]将所述浸渍有Mo的载体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所述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
[0013]优选的,所述可溶性钼源为七钼酸铵和/或四钼酸铵。
[0014]优选的,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00~15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
4~6h。
[0015]优选的,所述焙烧包括升温至焙烧温度进行保温,所述焙烧的气氛为N2气氛,所述焙烧温度为400~500℃,所述保温的时间为3~5h,所述升温的速率为2℃/min。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作为脱硫催化剂的应用。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包括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上的氧化镍和三氧化钼,所述氧化镍的负载量大于三氧化钼的负载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以氧化铝

氧化钛为载体,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促进金属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尤其是氧化钛载体,能够使催化剂上存在更多的Mo不饱和活性位,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为一种高Ni低Mo催化剂,在高Ni负载量的基础上,负载少量Mo用于修饰Ni,Mo能够促进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一方面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氢解性能,另一方面,与单组分Ni催化剂相比,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的脱硫活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得到的催化剂的脱吸附等温曲线;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催化剂的HRTEM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催化剂的稳定性表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包括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上的氧化镍和三氧化钼,所述氧化镍的负载量大于三氧化钼的负载量。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中,负载有氧化镍和三氧化钼,而且氧化镍的负载量大于三氧化钼的负载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是一种高Ni低Mo型催化剂,在催化脱硫过程中起主要催化作用的活性组分为硫化镍,硫化钼包裹在硫化镍边缘,有利于含硫物质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进而进行脱硫。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Mo能促进反应物(含硫物质)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对于脱硫又表现出良好的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包括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氧化铝和氧化钛载体中,氧化铝和氧化钛的质量比优选为(3~5):1,可具体为3:1、3.5:1、3.9:1、4.5:1或5:1。在本专利技术所述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中,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50~60%,可具体为50、51、52、53、54、55、56、57、58、59或60%。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11、56.94或56.07%。在本专利技术所述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中,氧化钛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0~20%,可具体为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中,氧化钛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4.83、14.58、14.12或14.99%。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提供较大的比
表面积,促进金属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而且氧化钛载体能够使催化剂上存在更多的Mo不饱和活性位,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包括负载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包括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上的氧化镍和三氧化钼,所述氧化镍的负载量大于三氧化钼的负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镍的负载量与三氧化钼的负载量之比为(2~1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镍的负载量为20~30wt%,所述三氧化钼的负载量为3~15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

氧化钛载体中氧化铝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3~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Ni

Mo双金属负载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30~150m2/g,平均孔径为7.5~9nm,孔容为0.3~0.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永明景雪璐刘宾潘原于英民李奕川董斌王芳珠刘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