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37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抛丸机降噪性能欠佳,噪声给工作人员带来不适的问题。本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包括机体、箱体、钢丸输送设备、过滤箱本体、起吊设备、滤芯本体、抛丸设备、摆放架本体、传送带和吊绳,机体内壁的内部填充设置有隔音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更换滤芯的过程中,将滤芯推送至过滤箱的外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更换,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该抛丸机也能够遏制噪声的传播,降低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影响,且该抛丸机也能够对破损的钢丸进行筛选,确保钢丸的尺寸,并在对配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对配件进行旋转,使配件均匀受到钢丸的撞击,提升加工效果。工效果。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加工
,涉及一种抛丸机,特别是一种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配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汽车零部件多种多样,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焊接、打孔等作业。为了使汽车配件的表面更加光滑,去除表面的毛刺,部分汽车配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抛丸机进行清理,抛丸机是通过机械的方法把丸料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抛射到配件的表面上,从而去除毛刺。
[0003]抛丸机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将内部产生的粉尘吸入至过滤箱中,并使用滤芯进行过滤,但是滤芯长期使用需要更换,工作人员要将过滤箱内部的滤芯取出,十分不便,而且抛丸机的降噪性能欠佳,钢丸撞击产生的噪声向四处传播,给工作人员带来不适,同时部分钢丸在长期使用过后,会出现破损,导致钢丸的尺寸变小,影响加工效果,同时破损的钢丸出现缺口,撞击到配件的表面时也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该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能够在更换滤芯的过程中,将滤芯推送至过滤箱的外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更换,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该抛丸机也能够遏制噪声的传播,降低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影响,且该抛丸机也能够对破损的钢丸进行筛选,确保钢丸的尺寸。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包括机体、箱体、钢丸输送设备、过滤箱本体、起吊设备、滤芯本体、抛丸设备、摆放架本体、传送带和吊绳,所述机体内壁的内部填充设置有隔音层,所述机体的背面设置有通道,所述过滤箱本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框架,且滤芯本体设置在框架的内部,所述框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机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抛丸口,所述机体内腔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内部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嵌设有筛网,所述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所述箱体的背面固定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旋转杆,且第一电机与旋转杆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至箱体的内部并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机构。
[000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摆满配件的摆放架本体吊装至机体的内部,开启抛丸设
备和钢丸输送设备进行加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传动杆和转动杆带动圆盘旋转,从而使配件跟随摆放架本体旋转,钢丸和残渣穿过通孔和下料斗集中掉落在筛网的表面,第一电机带动旋转杆和转盘转动,并在驱动杆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杆、活动板和筛网来回做往复运动,从而进行筛选,残渣以及破损的钢丸穿过筛网掉落至收集箱的内部,而完好的钢丸掉落在传送带上被输送至钢丸输送设备的内部,更换滤芯本体时,开启液压杆带动移动板远离过滤箱本体,然后取下滤芯本体更换新的即可。
[0008]所述机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另一端贯穿至机体的内部,所述通管的上方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传动杆与转动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和转动杆均通过轴承座与通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吊绳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吊钩,所述摆放架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卡块。
[0009]采用以上结构,用于带动配件旋转,提升加工效果。
[0010]所述卡块的整体呈方形设置,且卡槽的内壁与卡块的形状相仿。
[0011]采用以上结构,用于确保转盘能够带动摆放架本体旋转。
[0012]所述隔音层包括第一隔音板层、隔音涂料层、隔音棉层和第二隔音板层,所述隔音涂料层设置在第一隔音板层的一侧,所述隔音棉层设置在隔音涂料层与第二隔音板层之间。
[0013]采用以上结构,起到吸音隔音的作用,为工作人员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
[0014]所述第一隔音板层的厚度与第二隔音板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隔音板层和第二隔音板层的材质均为聚酯纤维隔音板,所述隔音涂料层的材质为阻尼吸音涂料。
[0015]采用以上结构,用于进行隔音,有效阻止噪声的传播。
[0016]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行走轮和轨道,所述支撑杆固定设置在移动板的底部,所述行走轮固定设置在支撑杆的底端,且行走轮与轨道的表面滚动连接。
[0017]采用以上结构,用于对移动板进行支撑,有效防止液压杆的输出轴弯曲。
[0018]所述轨道的一侧栓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顶部的高度大于轨道顶部的高度。
[0019]采用以上结构,用于对行走轮进行限位,防止其脱离轨道。
[0020]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连接杆、滑套和滑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套固定设置在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滑杆的两端均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滑套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0021]采用以上结构,用于增加活动板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2]所述活动板的整体呈倾斜设置,所述箱体内部两侧的滑杆高度均不相同。
[0023]采用以上结构,用于使钢丸能够在筛网和活动板的表面向下滚动。
[0024]所述机体的正面铰接设置有第一密封门,所述箱体的正面铰接设置有第二密封门。
[0025]采用以上结构,分别用于对机体和箱体进行密封。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具有以下优点:
[0027]1、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更换滤芯的过程中,将滤芯推送至过滤箱的外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更换,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该抛丸机也能够遏制噪声的传播,降低噪声对工作人员的
影响,且该抛丸机也能够对破损的钢丸进行筛选,确保钢丸的尺寸,并在对配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对配件进行旋转,使配件均匀受到钢丸的撞击,提升加工效果,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抛丸机降噪性能欠佳,噪声给工作人员带来不适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抛丸机的钢丸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影响加工效果的问题。
[0028]2、通过第二电机、通管、圆盘、卡槽、传动杆、转动杆、摆放架本体、底座、卡块、吊绳、连接件、竖杆和吊钩的设置,开启第二电机,其通过传动杆和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之后转动杆带动圆盘旋转,圆盘则带动摆放架本体旋转,从而使待加工的汽车配件旋转,从而让配件均匀受到钢丸的撞击,提升加工效果。
[0029]3、通过第一隔音板层、隔音涂料层、隔音棉层和第二隔音板层的设置,它们的配合使用起到吸音隔音的作用,有效遏制机体内部的噪声向外侧传播,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包括机体(1)、箱体(2)、钢丸输送设备(3)、过滤箱本体(4)、起吊设备(5)、滤芯本体(11)、抛丸设备(14)、摆放架本体(35)、传送带(21)和吊绳(3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壁的内部填充设置有隔音层(6),所述机体(1)的背面设置有通道(7),所述过滤箱本体(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移动板(9),所述移动板(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框架(10),且滤芯本体(11)设置在框架(10)的内部,所述框架(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板(12),所述移动板(9)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13),所述机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抛丸口(15),所述机体(1)内腔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孔(16),所述箱体(2)内部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下料斗(17),所述下料斗(17)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板(18),所述活动板(18)的表面嵌设有筛网(19),所述活动板(18)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22),所述箱体(2)的背面固定设置有壳体(23),所述壳体(2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24),所述壳体(23)内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旋转杆(25),且第一电机(24)与旋转杆(2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杆(2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转盘(26),所述转盘(2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杆(27),所述驱动杆(27)的另一端铰接设置有活动杆(28),且活动杆(28)的另一端贯穿至箱体(2)的内部并与活动板(18)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8)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机构(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机械配件表面清理用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29),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通管(30),所述通管(30)的另一端贯穿至机体(1)的内部,所述通管(30)的上方设置有圆盘(31),所述圆盘(31)的顶部开设有卡槽(32),所述第二电机(2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3),所述圆盘(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4),所述传动杆(33)与转动杆(34)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33)和转动杆(34)均通过轴承座与通管(30)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吊绳(38)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件(39),所述连接件(3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竖杆(40),所述竖杆(40)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吊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昌盛广坤张入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