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036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2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多个电池片,电池片阵列排布,其中,每行电池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列电池片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电池片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多条支撑板,支撑板间隔排布,支撑板的延伸方向与每行电池片的排布方向或者每行电池片的排布方向相同,且一支撑板位于每列电池片或者每行电池片的第二表面;第一柔性盖层,第一柔性盖层位于电池片的第一表面一侧;第二柔性盖层,第二柔性盖层位于支撑板远离电池片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改善光伏组件的折叠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生伏打效应”而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随着双碳政策的普及,绿色建筑成为行业的主旋律,可折叠的柔性光伏组件作为建筑门窗、房车的遮光帘或者遮阳板等。当柔性光伏组件展开后,不仅可以提供遮挡作用,还能够发电,由于折叠后的占用面积较小,方便收纳,使得柔性光伏组件越来越受欢迎。
[0003]然而,目前的光伏组件折叠性能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至少有利于提升光伏组件的折叠性能。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所述电池片阵列排布,其中,每行所述电池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列所述电池片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电池片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多条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间隔排布,所述支撑板的延伸方向与一行所述电池片的排布方向或者一列所述电池片的排布方向相同,且一所述支撑板位于一列所述电池片或者一行所述电池片的第二表面;第一柔性盖层,所述第一柔性盖层位于所述电池片的第一表面一侧;第二柔性盖层,所述第二柔性盖层位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电池片的一侧。
[0006]另外,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20μm~5000μm。
[0007]另外,每一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每列电池片或者每行电池片一一对应。
[0008]另外,沿支撑板的排布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支撑板中,至少一支撑板表面不设置电池片。
[0009]另外,所述支撑板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或者玻纤复合材料中的任一者。
[0010]另外,每列所述电池片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串联,一列所述电池片用于构成一个电池串。
[0011]另外,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串串联,相邻的两行电池片之间的间距为10mm~200mm。
[0012]另外,还包括:汇流条,所述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片的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所述汇流条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汇流条连接最外侧的两个电池串中,一个电池串的正极以及另一个电池串的负极,且所述汇流条还用于串联相邻的两个电池串。
[0013]另外,相邻的两个电池串并联,相邻的两列电池片之间的间距为10mm~200mm。
[0014]另外,还包括:汇流条,所述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片的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所述汇流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用于电连接一个电池串中最外侧的两个电池片。
[0015]另外,还包括:柔性焊带,所述柔性焊带用于串联相邻的两个电池片,所述柔性焊带的厚度为50μm~500μm。
[0016]另外,还包括:第一胶膜与第二胶膜,所述第一胶膜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盖层与所述电池片之间,所述第二胶膜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电池片之间。
[0017]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包括:提供多个电池片;提供第二柔性盖层;在所述第二柔性盖层表面一侧铺设多条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间隔排布;在所述支撑板表面铺设所述电池片,所述电池片阵列排布,其中,每行所述电池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列所述电池片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一行电池片或者一列电池片铺设于一条所述支撑板表面;在所述电池片表面铺设第一柔性盖层。
[00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一柔性盖层与第二柔性盖层,使得电池片可以折叠。在一列电池片或者一行电池片的第二表面设置支撑板,一方面使得支撑板可以对电池片起到支撑作用,为电池片提供支撑力,防止电池片发生破裂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光伏组件在折叠时,可以沿着相邻的支撑板之间的间隙进行折叠,为光伏组件的折叠以及收纳提供便利,并且能够实现单个光伏组件内的折叠,提高折叠性能。
附图说明
[0020]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2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组件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由
技术介绍
可知,目前存在光伏组件的折叠性能不佳的问题。
[0029]分析发现,导致光伏组件的折叠性能不佳的原因之一在于,目前的可折叠光伏组件中,一种是仅将位于电池片的两个表面的盖板替换成柔性前板或者柔性后板,使得组件在柔性前板以及柔性后板的曲率半径内可以弯曲,但是这种折叠的弯曲程度有限,并且无法折叠收纳。另一种可折叠到的光伏组件主要是通过连接部件将两块或者多块光伏组件连接在一起,将多个光伏组件进行上下折叠,但是这种折叠方式无法实现单块光伏组件内的折叠,导致折叠后的光伏组件的体积相对较大,难以搬运。
[00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设置第一柔性盖层与第二柔性盖层,使得电池片可以折叠。在一列电池片或者一行电池片的第二表面设置支撑板,一方面使得支撑板可以对电池片起到支撑作用,为电池片提供支撑力,防止电池片发生破裂的问题。另一方面,
当光伏组件在折叠时,可以沿着相邻的支撑板之间的间隙进行折叠,即可以将对电池片之间的折叠转化为对相邻的支撑板之间的折叠,为光伏组件的折叠以及收纳提供便利,并且能够实现单个光伏组件内的折叠,提高折叠以及收纳性能。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3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参考图1以及图2,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100,电池片100阵列排布,其中,每行电池片100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每列电池片100沿第二方向Y间隔排布,电池片100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多条支撑板101,支撑板101间隔排布,支撑板101的延伸方向与一行电池片100的排布方向或者一列电池片100的排布方向相同,且一支撑板101位于一列电池片100或者一行电池片100的第二表面;第一柔性盖层102,第一柔性盖层102位于电池片100的第一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片,所述电池片阵列排布,其中,每行所述电池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列所述电池片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电池片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多条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间隔排布,所述支撑板的延伸方向与一行所述电池片的排布方向或者一列所述电池片的排布方向相同,且一所述支撑板位于一列所述电池片或者一行所述电池片的第二表面;第一柔性盖层,所述第一柔性盖层位于所述电池片的第一表面一侧;第二柔性盖层,所述第二柔性盖层位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电池片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20μm~50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板与每列所述电池片或者每行所述电池片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板的排布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中,至少一所述支撑板表面不设置所述电池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或者玻纤复合材料中的任一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电池片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串联,一列所述电池片用于构成一个电池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串串联,相邻的两行电池片之间的间距为10mm~200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流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肖鹏军戴智刚杨森宫元启李波尹家祥陶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