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003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石法生产PVC行业中排放气的分离及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其包括连通设置的气柜入口管线、缓冲气柜、压缩机进口管线、压缩机、压缩机出口管线、前冷却器、冷却器间管线、后冷却器、冷却器出口管线、变压吸附分离装置,其净化气出口依次连通氮气产出管线和氮气缓冲罐,其回收气出口依次连通VC与乙炔气产出管线和VC与乙炔缓冲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生产中的含VC、乙炔及氮气的排放气经变压吸附,分离成氮气,以及含VC和乙炔的混合气。其中,当排放气不平稳时,可通过缓冲气柜进行平衡。衡。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石法生产PVC行业中排放气的分离及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石法生产PVC的工艺流程中,乙炔装置、氯乙烯合成转化、净化压缩机精馏装置、树脂生产装置每年均存在因检修等环节产生大量的置换气外排,该部分置换气中含有危险介质乙炔及氯乙烯,造成环境污染,并有较高的成本浪费。且置换危险介质需使用大量的氮气,该部分氮气存在极大的生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将所有置换外排气收集后进入气柜缓冲,再经压缩机加压冷却后送入变压吸附分离装置,分离其中的乙炔、氯乙烯气及氮气,净化后的氮气回收使用,被解析分离后的乙炔、氯乙烯气进入氯乙烯合成装置回收利用。提高乙炔、氯乙烯及氮气气体的回收利用率,避免危险气体外排产生的生产风险。
[000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气柜入口管线、缓冲气柜、压缩机进口管线、压缩机、压缩机出口管线、前冷却器、冷却器间管线、后冷却器、冷却器出口管线和变压吸附分离装置,所述变压吸附分离装置的净化气出口依次连通氮气产出管线和氮气缓冲罐,所述变压吸附分离装置的回收气出口依次连通VC与乙炔气产出管线和VC与乙炔缓冲罐。
[000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将生产中的含VC、乙炔及氮气的排放气经变压吸附,分离成氮气,以及含VC和乙炔的混合气。其中,当排放气不平稳时,可通过缓冲气柜进行平衡。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柜入口管线依次设置有气柜入口压力监测、气柜入口温度监测和缓冲气柜前阀门。
[000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进入到缓冲气柜的进气进行监测。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气柜的下柜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气柜水槽液位计根部阀门和气柜排污阀门,所述气柜水槽液位计根部阀门连通有气柜水槽液位计。
[00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需检修排水时可通过排污阀门进行排放。气柜水槽液位计的信息可供报警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气柜的下柜中部设置有气柜内部热水盘管。
[00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冬季气温低为防止气柜内水结冰,内部设置了热水盘管伴热,可以达到防冻的目的。
[0013]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气柜的下柜上部连通设置有气柜溢流管线。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位过高时通过溢流管线排入地沟。
[0015]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气柜的上柜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气柜柜位监测器。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储气量进行监测。
[001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气柜的上柜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空阻火器。
[00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可通过自动放空管线放空。
[001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气柜的上柜顶部依次连通设置有气柜顶部手动放空阀门和气柜顶部置换管线。
[00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气柜需检修置换时可进行手动放空。
[0021]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出口管线和所述压缩机进口管线之间连通设置有回流管线,所述回流管线上依次设置有回流调节阀前阀、回流调节阀和回流调节阀后阀,对应的,所述压缩机进口管线上还设置有入口压力监测计。
[002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在压缩机进口压力低于设定值时,通过回流管线与回流调节阀进行补压。
[0023]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出口管线上设置有在线压力表。
[002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对进入到前冷却器的进气进行压力监测。
[0025]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间管线上设置有冷却器间在线温度计。
[002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对进入到后冷却器的进气进行温度监测。
[002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出口管线设置有冷却器出口在线温度计。
[002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对进入到变压吸附分离装置的进行温度监测。
[0029]进一步的,所述前冷却器具有前冷却器进水阀门、前冷却器回水阀门和前冷却器排污阀门,所述前冷却器排污阀门连通总冷却器排污阀。
[003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前冷却器进行排污。
[0031]进一步的,所述后冷却器具有后冷却器进水阀门、后冷却器回水阀门和后冷却器排污阀门,所述后冷却器排污阀门连通总冷却器排污阀。
[003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后冷却器进行排污。
[0033]进一步的,所述氮气缓冲罐依次连通设置第一前阀、第一调节阀、第一后阀,在管路上对应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有第一在线压力监测器。
[003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产出的氮气进行稳压。
[0035]进一步的,所述VC与乙炔缓冲罐依次连通设置第二前阀、第二调节阀和第二后阀,在管路上对应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有第二在线压力监测器。
[003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产出的VC与乙炔气进行稳压。
[003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广泛应用于电石法生产PVC行业中各个装置危险气体的置换、吹扫气体的收集、分离与再回收利用过程中。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的一个系统图。
[0039]附图1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0040]1、缓冲气柜,2、压缩机,3、前冷却器,4、后冷却器,5、变压吸附分离装置,6、氮气缓
冲罐,7、VC与乙炔缓冲罐,8、气柜入口管线,9、压缩机进口管线,10、压缩机出口管线,11、回流管线,12、冷却器间管线,13、冷却器出口管线,14、氮气产出管线,15、VC与乙炔气产出管线,16、第一前阀,17、第二前阀,18、气柜顶部置换管线,19、气柜溢流管线,20、气柜入口压力监测,21、气柜入口温度监测,22、入口压力监测计,23、气柜水槽液位计,24、在线压力表,25、冷却器间在线温度计,26、冷却器出口在线温度计,27、第一在线压力监测器,28、第二在线压力监测,29、缓冲气柜前阀门,30、气柜顶部手动放空阀门,31、放空阻火器,32、压缩机前阀门,33、压缩机后阀门,34、回流调节阀,35、前冷却器前阀门,36、前冷却器后阀门,37、后冷却器前阀门,38、后冷却器后阀门,39、前冷却器进水阀门,40、前冷却器回水阀门,41、后冷却器进水阀门,42、后冷却器回水阀门,43、前冷却器排污阀门,44、后冷却器排污阀门,45、总冷却器排污阀,46、第一调节阀,47、第二调节阀,48、气柜柜位监测器,49、气柜内部热水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42]实施例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气柜入口管线(8)、缓冲气柜(1)、压缩机进口管线(9)、压缩机(2)、压缩机出口管线(10)、前冷却器(3)、冷却器间管线(12)、后冷却器(4)、冷却器出口管线(13)和变压吸附分离装置(5),所述变压吸附分离装置(5)的净化气出口依次连通氮气产出管线(14)和氮气缓冲罐(6),所述变压吸附分离装置(5)的回收气出口依次连通VC与乙炔气产出管线(15)和VC与乙炔缓冲罐(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柜入口管线(8)依次设置有气柜入口压力监测(20)、气柜入口温度监测(21)和缓冲气柜前阀门(2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柜(1)的下柜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气柜水槽液位计根部阀门和气柜排污阀门,所述气柜水槽液位计根部阀门连通有气柜水槽液位计(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柜(1)的下柜中部设置有气柜内部热水盘管(4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柜(1)的下柜上部连通设置有气柜溢流管线(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VOC气体及氮气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柜(1)的上柜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气柜柜位监测器(48);所述缓冲气柜(1)的上柜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空阻火器(31);所述缓冲气柜(1)的上柜顶部依次连通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虎李富勇权国顺杨光王志军林强李伟赵宗虎张勃徐大顺任海峰戈照亮张伟成陈奇曹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