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场安装的声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99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声屏障,其包括按照一定间隔设置的立柱和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立柱间的吸隔声板,所述立柱包括腹板和固定在所述腹板上的翼板,所述吸隔声板插设在相邻的两立柱之间,其吸隔声板采用分开运输,现场安装的方式,运输方便,安装容易,机械性能强,抗疲劳性能优秀,而且维保经济、方便,仅需将坏的部分更换即可,而无需整体更换吸隔声板,降低了维保成本。降低了维保成本。降低了维保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现场安装的声屏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噪声防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声屏障。

技术介绍

[0002]声屏障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通噪声阻隔装置,广泛应用于市政、铁路等交通噪音大和对美观度要求比较高的道路上,因其良好的噪音阻隔性能和较高的环境美化功效,因此成为许多城市交通道路降噪的首选。
[0003]根据材料划分,现有的声屏障又可分为金属声屏障、非金属声屏障和透明板声屏障,非金属声屏障的主体框架由混凝土浇筑成型,因其结构简单、用料经济成为许多工程项目的首选,但现有的非金属声屏障因其重量体积较大而存在一定的运输风险,比如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等,因此设计一种非整体式的、可现场拼组安装的非金属声屏障称为行业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运输容易、可现场安装的可现场安装的声屏障。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声屏障,其包括按照一定间隔设置的立柱和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立柱间的吸隔声板,所述立柱包括腹板和固定在所述腹板上的翼板,所述吸隔声板插设在相邻的两立柱之间,所述立柱为王字形,所述翼板包括左翼板、中翼板和右翼板,所述吸隔声板包括开设有透声孔的面板层、吸声材料层和背板层,所述面板层两端部分别夹设在所述左翼板和中翼板之间,所述背板层两端部分别夹设在所述右翼板和中翼板之间,所述吸声材料层夹设在面板层和背板层之间。
[0007]所述立柱为混凝土立柱或者钢立柱。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声屏障,其吸隔声板上的面板层、背板层和吸声材料层可以采用分开运输,现场安装的方式,运输方便,安装容易,机械性能强,抗疲劳性能优秀,而且维保经济、方便,仅需将坏的部件更换即可,而无需整体更换吸隔声板,降低了维保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声屏障,其包括按照一定间隔设置的立柱和设置在相邻的立柱间的吸隔声板,每个立柱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5m之间,
根据实际情况也有更窄或者更宽的情况,立柱包括腹板和固定在所述腹板上的翼板,所述吸隔声板插设在相邻的两立柱之间。
[0012]具体的,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立柱为王字形,立柱为混凝土立柱或者为钢立柱,所述翼板包括左翼板11、中翼板12和右翼板13,所述吸隔声板包括开设有透声孔的面板层21、吸声材料层23和背板层22,所述面板层两端部分别夹设在所述左翼板11和中翼板之间,所述背板层22两端部分别夹设在所述右翼板13和中翼板12之间,所述吸声材料层23夹设在面板层21和背板层22之间。此种结构设计可保证面板层21或者背板层22在受到外力作用比如大风或者大雨时单独震动,大大增强了其整体的抗疲劳性能,而且在面板层21、背板层22或者吸声材料层23损坏时不用整体更换,仅需将相应的部件更换即可,不会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连续使用,维护成本低廉。
[0013]所述立柱为混凝土立柱或者钢立柱,当立柱为混凝土立柱时,可以采用现浇方式固定在路基上,大大增强了其抗风抗压性能。
[0014]以上所述仅为实现本技术较佳的部分实施例,凡是在本技术构思范围内的其他变形方式的实施例,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一定间隔设置的立柱和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立柱间的吸隔声板,所述立柱包括腹板和固定在所述腹板上的翼板,所述吸隔声板插设在相邻的两立柱之间,所述立柱为王字形,所述翼板包括左翼板、中翼板和右翼板,所述吸隔声板包括开设有透声孔的面板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翰泽庞冬慧张红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驰声屏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