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墨水瓶,所述墨水瓶包括:瓶身、出墨件、瓶盖和第一密封件。所述瓶身为具有开口的容器;所述出墨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密封设置于所述瓶身的开口处,另一端设置有出墨口;所述瓶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瓶身的上端;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瓶盖的内部,并抵靠于所述出墨件以遮挡所述出墨口。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出墨件和第一密封件,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启用时不需要撕膜,使用非常方便;同时,该墨水瓶在每次使用完毕后,依然能保持优良的密封效果,有利于剩余墨水的存放;此外,出墨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更换不同的形状规格,使得该墨水瓶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灵活多变、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且生产成本低。易于生产且生产成本低。易于生产且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水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墨水瓶。
技术介绍
[0002]墨水一般应用于打印机、钢笔等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转移和长时间存放,因此墨水瓶的密封性非常重要。在现有技术中,墨水瓶的出墨口和瓶身常常出现密闭不严实的情况,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墨水通过缝隙泄漏,造成污染和浪费,需要在出墨口和瓶身之间增加一个封口膜,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用手将封口膜撕掉,或是用利器划开,才能够倒出瓶中的墨水,这种密封方法可能会造成使用者的手或利器在撕膜时沾上墨水,不仅导致墨水污染皮肤和物品,还大大降低了墨水瓶在使用时的便利性;此外,封口膜一旦撕下后,就无法重新贴上,导致墨水瓶的开口一直处于未密封状态,不利于剩余墨水的存放。为了解决密封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很多墨水瓶常采用较为复杂的结构,导致生产困难、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墨水瓶需要撕膜导致便利性低、不利于剩余墨水存放以及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墨水瓶。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墨水瓶,所述墨水瓶包括:瓶身、出墨件、瓶盖和第一密封件。所述瓶身为具有开口的容器;所述出墨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密封设置于所述瓶身的开口处,另一端设置有出墨口;所述瓶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瓶身的上端;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瓶盖的内部,并抵靠于所述出墨件以遮挡所述出墨口。
[000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在瓶身的开口处设置可拆卸的出墨件用于出墨,并在瓶盖内设置第一密封件用于遮挡出墨口,从而进行密封,使得本技术在启用时不需要撕膜,使用非常方便,不会出现启用时墨水沾染皮肤或物品的情况;同时,在瓶盖内设置第一密封件使得该墨水瓶在每次使用完毕后,依然能保持优良的密封效果,不会出现启用后密封效果降低的情况,有利于剩余墨水的存放;此外,本技术的结构和组合比较简洁,出墨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更换不同的形状规格,使得该墨水瓶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因此,本技术灵活多变、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且生产成本低。
[0007]较佳地,所述出墨件包括出墨件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出墨件本体的底端,所述出墨口位于所述出墨件本体的顶端,所述出墨件本体的底端插入至所述瓶身的开口中,以使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压设于所述出墨件本体的外侧面以及所述瓶身的开口的内侧面之间。
[0008]所述出墨件本体包括上下连接的出墨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出墨口位于所述出墨部的顶端。
[000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将出墨件本体设置为上下连接的连接部和
出墨部,并在连接部套设第二密封件,再将连接部插入至瓶身的开口中,使得第二密封件密封压设于出墨件本体与瓶身之间,从而保证了出墨件与瓶身之间的密封效果,使得瓶身中的墨水仅能通过出墨部顶端的出墨口流出,而不会由出墨件与瓶身的连接处的缝隙中渗透出来;同时也使得出墨件可以很方便地在瓶身的开口处进行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本技术更换出墨件的形状规格,以适用不同的工作场景。
[0010]较佳地,所述出墨件本体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出墨部和所述连接部,且所述限位环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并抵靠于所述瓶身。
[0011]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连接部和出墨部之间设置限位环,使得限位环抵靠于瓶身的开口处,从而保证出墨件与瓶身连接后不会滑进瓶身中,也不会产生错位、滑动等情况,保证了本技术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也便于出墨件与瓶身的连接。
[0012]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卡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001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在连接部的外周设置环形凹槽,使得第二密封件可以卡设在环形凹槽中,有效增加了出墨件与瓶身之间的密封效果和连接的稳定性。
[0014]较佳地,所述出墨部的形状呈圆锥形。
[0015]较佳地,所述出墨部的形状呈圆筒形。
[0016]在本方案中列举了两种不同形状的出墨部,其中,设置圆锥形的出墨部,使得出墨部呈尖嘴状,便于将出墨部插入至需要加墨的设备中;而设置圆筒形的出墨部则使得出墨口更大,便于与相应的进墨设备相结合。因此,本技术的出墨件可以更换为不同的形状和规格,便于本技术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工作场景以及对接多种不同的设备,同时,出墨件的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
[0017]较佳地,所述出墨件包括限流部,所述限流部设置在所述出墨部内。
[00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上述的圆筒形出墨部内设置具有自密性的限流部,在与进墨设备结合后,限流部解除密封,引导墨水流出;在本技术使用完毕后,限流部闭合,有效提高了出墨部的密封效果,保证了本技术在每次使用后依然能具备优良的密封性。
[0019]较佳地,所述瓶身的开口处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瓶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硅胶垫片。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设置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连接,保证了瓶盖与瓶身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效果;同时,采用硅胶垫片作为第一密封件,使得第一密封件可以完全遮盖出墨件的出墨口,保证了本技术的密封效果。
[0021]较佳地,所述出墨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瓶身的开口的直径,且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瓶身的开口内。
[0022]较佳地,在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沿其径向向外延伸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抵靠于所述瓶身内。
[002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连接部,并在连接部的外侧设置突出部插入至瓶身的开口中,使得出墨件本体与瓶身之间紧密接触,从而保证了出墨件与瓶身之间的密封效果,使得瓶身中的墨水仅能通过出墨部顶端的出墨口流出,而不会由出墨件与瓶身的连接处的缝隙中渗透出来;且此结构简单、部件少、生产安装
方便。
[0024]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25]通过在瓶身的开口处设置可拆卸的出墨件用于出墨,并在瓶盖内设置第一密封件用于遮挡出墨口,从而进行密封,使得本技术在启用时不需要撕膜,使用非常方便,不会出现启用时墨水沾染皮肤或物品的情况;同时,在瓶盖内设置第一密封件使得该墨水瓶在每次使用完毕后,依然能保持优良的密封效果,不会出现启用后密封效果降低的情况,有利于剩余墨水的存放;此外,本技术的结构和组合比较简洁,出墨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更换不同的形状规格,使得该墨水瓶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因此,本技术灵活多变、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且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墨水瓶的结构分解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墨水瓶的剖面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出墨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瓶包括:瓶身,所述瓶身为具有开口的容器;出墨件,所述出墨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密封设置于所述瓶身的开口处,另一端设置有出墨口;瓶盖,所述瓶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瓶身的上端;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瓶盖的内部,并抵靠于所述出墨件以遮挡所述出墨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件包括出墨件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出墨件本体的底端,所述出墨口位于所述出墨件本体的顶端,所述出墨件本体的底端插入至所述瓶身的开口中,以使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压设于所述出墨件本体的外侧面以及所述瓶身的开口的内侧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件本体包括上下连接的出墨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出墨口位于所述出墨部的顶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件本体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出墨部和所述连接部,且所述限位环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并抵靠于所述瓶身。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晨海,伍济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