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电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973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8
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包括:多个电池模块,串联或并联连接;多个从机,每个从机对应一个电池模块并与电池模块电连接,每个从机与相邻从机之间无线连接;每个从机被配置为对连接的电池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通道接收、发送数据,组织无线网络;第一主机,与现场总线连接,与每个从机之间无线连接,被配置为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通过现场总线与外部进行通信,组织无线网络;第二主机,与第一主机通过现场总线连接,与每个从机之间无线连接,被配置为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通过现场总线与外部进行通信,组织无线网络。该系统能够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源。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源。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电源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电源。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制造、电力储能等行业。目前锂电池的管理系统大多都采用有线通讯的方式,使得线束连接复杂,在电池安装及售后维修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便利性。并且,复杂的线束连接导致锂电池组重量的增加,使得锂电池组的能量密度低。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及无线传输的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由若干个电芯组成的电池组和监控电池组工作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从控单元和主控单元,从控单元与电池组配对,采集电压、温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主控模块的主控通信模块传输信息,主控模块通过CAN总线与车载电脑连接。
[000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在主控模块故障的情况下,主控模块无法将电池电压、温度等信息发送至车载电脑,用户无法得知当前电池的运行情况。因此,相关技术中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和电源,能够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包括:多个电池模块,串联或并联连接,被配置为蓄电并向受电设备进行供电;多个从机,每个从机对应一个电池模块并与电池模块电连接,每个从机与相邻从机之间无线连接;每个从机被配置为对连接的电池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通道接收、发送数据,组织无线网络;第一主机,与现场总线连接,与每个从机之间无线连接,被配置为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通过现场总线与外部进行通信,组织无线网络;第二主机,与第一主机通过现场总线连接,与每个从机之间无线连接,被配置为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通过现场总线与外部进行通信,组织无线网络。
[0009]可选地,每个从机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与对应的电池模块电连接,被配置为采集电池模块的电压和温度等数据;第一无线控制单元,通过第一通信总线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被配置为向外部发送电池模块数据;第一供电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电池模块或供电电源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无线控制单元电连接,被配置为对输入电压进行调整,向第一无线控制单元供电。
[0010]可选地,第一通信总线包括SPI总线或12C总线。
[0011]可选地,第一主机、第二主机分别包括:总线控制单元,与现场总线连接,被配置为
与现场总线进行通信,接收和处理数据;处理器单元,与总线控制单元电连接,被配置为对接收的从机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发送至总线控制单元;第二无线控制单元,通过第二通信总线与处理器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接收从机发送的电池模块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单元;第二供电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电池模块或供电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总线控制单元、处理器单元和第二无线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供电转换电路被配置为对输入电压进行调整,向总线控制单元、处理器单元和第二无线控制单元供电。
[0012]可选地,每个从机还包括:第一安全认证模块,具有通信端和供电端,通信端通过第三通信总线与第一无线控制单元连接,供电端与第一供电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被配置为在从机与第一主机或第二主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对通信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第一主机、第二主机分别还包括:第二安全认证模块,具有通信端和供电端,通信端通过第四通信总线与第二无线控制单元连接,供电端与第二供电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主机或第二主机与从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对通信信息进行加密或解密,并可以对从机进行认证。
[0013]可选地,第一无线控制单元和第二无线控制单元分别包括蓝牙2.4G模块,采用BLE5.0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交互。
[0014]可选地,每个从机与不相邻的其它从机之间无线连接。
[0015]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显示单元,与现场总线连接,被配置为接收并显示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发送的信息。
[0016]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无线接收单元,与每个从机无线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故障的情况下,接收并显示从机发送的数据。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包括上述的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
[00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和电源,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9]该系统不需要连接复杂的通信线束,电池管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都会减小。从而,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能量密度随之提高。并且,减少了电池管理系统由于线束复杂所造成的故障隐患。同时,减少了线束连接插件、监控模块等部件的安装,降低了成本。每个从机及其对应的电池模块单独作为一个模组单元,多个从机之间可以实现自动组网。从而,可以方便的增加、减少和更换电池组,大大提升了电池的使用效率。在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其中一个发生通信故障的情况下,另一个主机可以继续通过现场总线与外部进行通信。在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从机可以进行自动组网。从而,从机可以接收其它从机的电池模块数据信息,并已高速广播模式与外部进行无线通信以发出报警信息。进而,能够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0020]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一主机或第二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1:第一电池模块;102:第二电池模块;103:第三电池模块;104:第四电池模块;201:第一从机;202:第二从机;203:第三从机;204:第四从机;300:第一主机;400:第二主机;10:第一电池模组;20:第二电池模组;30:第三电池模组;40:第四电池模组;211:数据采集模块;212:第一无线控制单元;213:第一供电转换电路;214:第一通信总线;215:第一安全认证模块;216:第三通信总线;311:总线控制单元;312:处理器单元;313:第二无线控制单元;314:第二供电转换电路;315:第二通信总线;316:第二安全认证模块;317: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模块,串联或并联连接,被配置为蓄电并向受电设备进行供电;多个从机,每个从机对应一个电池模块并与电池模块电连接,每个从机与相邻从机之间无线连接;每个从机被配置为对连接的电池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通道接收、发送数据,组织无线网络;第一主机,与现场总线连接,与每个从机之间无线连接,被配置为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通过现场总线与外部进行通信,组织无线网络;第二主机,与第一主机通过现场总线连接,与每个从机之间无线连接,被配置为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通过现场总线与外部进行通信,组织无线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从机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与对应的电池模块电连接,被配置为采集电池模块的电压和温度数据;第一无线控制单元,通过第一通信总线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被配置为向外部发送电池模块数据;第一供电转换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电池模块或供电电源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无线控制单元电连接,被配置为对输入电压进行调整,向第一无线控制单元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通信总线包括SPI总线或12C总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主机、第二主机分别包括:总线控制单元,与现场总线连接,被配置为与现场总线进行通信,接收和处理数据;处理器单元,与总线控制单元电连接,被配置为对接收的从机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发送至总线控制单元;第二无线控制单元,通过第二通信总线与处理器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接收从机发送的电池模块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单元;第二供电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志仁张立刚张雨张欣蒋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航天汇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