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970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包括:壳体,将电机的旋转轴部收纳为能够旋转;轮毂,安装于所述旋转轴部的外周;以及摩擦构件,能够与所述轮毂一起旋转,并且能够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摩擦构件具有板状部以及设置于该板状部的外径部的摩擦部,在所述轮毂的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的两面设置有覆盖所述摩擦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一对保持板,所述一对保持板的内径部固定于所述轮毂。保持板的内径部固定于所述轮毂。保持板的内径部固定于所述轮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0002]本申请基于2021年7月28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21

123664号,因此将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涉及一种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4]已知在非通电时利用弹簧的力进行制动动作的无励磁动作型的电磁制动器、以及在通电时利用电磁铁的电磁力进行制动动作的励磁动作型的电磁制动器。在无励磁动作型的电磁制动器和励磁动作型的电磁制动器中,摩擦板以能够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的状态安装。因此,在制动器非动作时,摩擦板因自身的重量而按压于板,因此产生摩擦板和板的空转磨损。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

252111号中公开了一种抑制空转磨损的制动装置。
[0005]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

252111号的制动装置中,利用支承弹簧来保持摩擦板,由此抑制制动器非动作时的空转磨损。但是,支承弹簧与摩擦板是线接触。因此,在旋转动作时产生摩擦板的振动,旋转有可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动器非动作时不产生空转磨损的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的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本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包括:壳体,将电机的旋转轴部收纳为能够旋转;轮毂,安装于所述旋转轴部的外周;以及摩擦构件,能够与所述轮毂一起旋转,并且能够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摩擦构件具有板状部以及设置于该板状部的外径部的摩擦部。在所述轮毂的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的两面设置有覆盖所述摩擦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一对保持板。所述一对保持板的内径部固定于所述轮毂。
[0008]根据本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保持板通过铆接销固定于轮毂。此外,通过保持板从两侧保持摩擦构件。由此,保持旋转轴线方向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在制动器非动作时,摩擦构件因自身的重量而按压于板所引起的摩擦构件和板的空转磨损。
附图说明
[0009]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的制动器非动作状态。
[0010]图2是摩擦构件的立体图。
[0011]图3是表示轮毂以及与该轮毂组合的摩擦构件的局部剖面的立体图。
[0012]图4是一对保持板的立体图。
[0013]图5表示轮毂以及组装于该轮毂的摩擦构件的剖面。
[0014]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的制动器动作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彻底的理解,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细节。然而,显然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前提下实施一个或更多的实施方式。在其它的情况下,为了简化制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
[001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于具有与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已经说明的构件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件,省略其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附图所示的各构件的尺寸有时与实际的各构件的尺寸不同。
[0017]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的制动器非动作状态。如图1所示,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具有:绕旋转轴线L旋转的旋转轴部2、轮毂3、摩擦构件4、弹性构件5、电磁铁6、保持板7和壳体1。
[0018]旋转轴部2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绕旋转轴线L旋转。旋转轴部2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轴部2相对于壳体1被未图示的轴承支承为能够旋转。即,壳体1将电机的旋转轴部2收纳为能够旋转。
[0019]轮毂3安装于旋转轴部2的外周。轮毂3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32以及从主体部32向外周扩展的凸缘部31。例如,在主体部32的内周面以及旋转轴部2的外周面设置有花键槽或键槽,由此,旋转轴部2与轮毂3难以相互相对旋转。或者也可以仅将旋转轴部2压入到轮毂3中,使它们不能相互相对旋转。
[0020]图2是摩擦构件4的立体图。摩擦构件4是旋转轴部2和轮毂3穿过中央的扁平的环状构件。摩擦构件4具有板状部41和一对摩擦部42。摩擦部42是制动片,是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构件。一对摩擦部42粘贴于板状部41的旋转轴线L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将与旋转轴线L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板状部41以任意的比例在径向上分割为两部分,将内侧的部分称为内径部,而将外侧的部分称为外径部。摩擦部42设置于板状部41的外径部。
[0021]图3是表示轮毂3以及与该轮毂3组合的摩擦构件4的立体图。在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剖切轮毂3和摩擦构件4的一部分来表示。如图3所示,轮毂3的凸缘部31的外周面设置有花键槽。在摩擦构件4的板状部41的内周面也设置有与凸缘部31对应的形状的花键槽。该花键槽设置于摩擦构件4的板状部的内径部,未到达外径部。即,在径向上,花键槽的底部未到达摩擦构件4的摩擦部42。
[0022]摩擦构件4以该花键槽彼此啮合的方式与轮毂3花键卡合。因此,摩擦构件4相对于轮毂3不会绕旋转轴线L相对旋转,而能够在旋转轴线L方向上移动。即,摩擦构件4能够与轮毂3一起旋转。
[0023]如图1所示,一对保持板7以覆盖摩擦构件4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在轮毂3的在旋转轴线L的方向的两面。图4是一对保持板7的立体图。保持板7是无底的盘形状的构件。在保持板7的中央设置有供旋转轴部2和轮毂3穿过的孔。一对保持板7分别具有内径部72、外径部71和弹性变形部73。内径部72在旋转轴线L方向的位置与外径部71在旋转轴线L方向的位置相互不同。因此,弹性变形部73在径向上连接内径部72和外径部71,并且也在旋转轴线L的方向上连接内径部72和外径部71。此外,在弹性变形部73设置有在旋转轴线L方向上贯
通的多个孔部75。这些孔部75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弹性变形部73通过这些孔部75相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弹性变形。
[0024]另外,一对保持板7也可以分别是内部被切除了圆形的金属制的圆板。
[0025]在各保持板7的内径部72设置有多个在旋转轴线L方向上贯通的铆接销插入孔74。这些铆接销插入孔74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通过铆接销8插入到铆接销插入孔74中,一对保持板7的内径部72固定于轮毂3的凸缘部31。即,一对保持板7的内径部72通过铆接销8固定于轮毂3。
[0026]图5表示轮毂3以及组装于该轮毂3的摩擦构件4的剖面。如图5所示,摩擦构件4在旋转轴线L方向上被一对保持板7夹持并保持。一对保持板7的内径部72固定于轮毂3的凸缘部31在旋转轴线L方向的一侧的面和另一侧的面。在凸缘部31被夹在一对保持板7的内径部72之间的状态下,铆接销8将它们穿过。铆接销8插入到保持板7的内径部72的铆接销插入孔74中。一对保持板7的外径部71在旋转轴线L方向上夹持摩擦构件4的内径部。
[0027]如图所示,内径部72可以遍及整个周向将摩擦构件4夹在中间。或者内径部72也可以构成为在内径部72设置切口或孔从而使内径部72的一部分与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将电机的旋转轴部(2)收纳为能够旋转;轮毂(3),安装于所述旋转轴部的外周;以及摩擦构件(4),能够与所述轮毂一起旋转,并且能够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摩擦构件具有板状部(41)以及设置于该板状部的外径部的摩擦部(42),在所述轮毂的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的两面设置有覆盖所述摩擦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一对保持板(7),所述一对保持板的内径部(72)固定于所述轮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构件(5),使所述摩擦构件与所述壳体的接触部相互接触或分离;以及电磁铁(6),所述电磁铁在所述弹性构件使所述摩擦构件与所述接触部相互接触的情况下,使所述摩擦构件与所述接触部相互分离,而在所述弹性构件使所述摩擦构件与所述接触部相互分离的情况下,使所述摩擦构件与所述接触部相互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用电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保持板的外径部(71)沿所述摩擦构件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政裕
申请(专利权)人: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