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外圆倒角变形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69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消除外圆倒角变形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涉及精压模具技术领域,该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通常难以解决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尺寸不一致的问题,难以消除产品件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变形主要问题,难以降低废品率的技术问题。该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包括上模座、膜片弹簧工件和活动设置于上模座下方的上固定板;上模座的下方活动设置下模座,下模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垫板,下垫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销弹簧和第二下模块。该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可解决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尺寸不一致的问题,可消除产品件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变形的主要问题,可降低废品率。可降低废品率。可降低废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除外圆倒角变形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精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消除外圆倒角变形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膜片弹簧精压模具特点为单一膜片弹簧型孔精压圆角,精压冲头由设备压力带动冲压上模具向下运行,对应工件型孔位置进行挤压型孔圆角,外圆倒角由凹模挤压成型,现有精压模具结构中无预压紧装置、减压装置,弹顶定位销、径向定位、退料装置,压板校平件,造成工件在精压过程中,圆角R位置尺寸大小不一样,和外圆倒角偏差明显,取工件过程费力,工件平面度超差,型孔变形严重,产生废品,工作效率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大,但目前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通常难以解决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尺寸不一致的问题,难以消除产品件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变形主要问题,难以降低废品率,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0003]目前,专利号为CN201721059117.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薄板压形冲孔模具组件,包括上模及位于上模下方的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及固定在上模板底面上的安装座一,安装座一上开有互通的孔一和孔二,孔二的截面大于孔一的截面,孔一上插接有压块凸模,压块凸模的顶面固定有插接在孔二上的限位块,上模板上插接有一组纵向移动设置的顶杆,顶杆的底端顶在限位块,上模板上安装有纵向压动顶杆的压缩弹簧一,压块凸模的中心处开有纵向设置的插接通孔,插接通孔上插接有固定在安装座一上的冲孔杆,顶杆上开有横向通孔,上模板上横向插接有穿过横向通孔并插接定位在上模板内部定位孔上的横向插杆,横向插杆通过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带动件驱动,该模具组件利用横向插杆先对顶杆进行纵向固定,从而确保压块凸模压动薄板成型时,压动凸模是不动的,然后利用带动件,带横向插杆脱离对顶杆的纵向限位,在下压上模板,由于孔二与限位块之间留有间隙,所以这时压动凸模压在成型的薄板上不动,冲孔杆快速下移,冲孔杆对薄板的纵向孔进行冲裁,效果好,精度高,值得推广应用,但目前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通常难以解决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尺寸不一致的问题,难以消除产品件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变形主要问题,难以降低废品率。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目前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通常难以解决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尺寸不一致的问题,难以消除产品件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变形主要问题,难以降低废品率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实现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可解决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尺寸不一致的问题,可消除产品件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变形的主要问题,可降低废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消除外圆倒角变形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该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旨在解决现有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通常难以解决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尺寸不一致的问题,难以消除产品件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变形主要问题,
难以降低废品率的技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消除外圆倒角变形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该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包括上模座、膜片弹簧工件和活动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上固定板;所述上模座的下方活动设置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销弹簧和第二下模块,所述上模座的下端四角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预压弹簧,所述上模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凸模,所述上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凹模,所述凹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镶套,所述上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定位销,所述弹性定位销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下模块,所述第一下模块的下端与定位销弹簧的上端相连接。
[000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时,将膜片弹簧平料片通过中心径向定位和型孔周向定位完成料片放置,在设备动力下推动上模沿着导柱向下运行至弹簧有效压并高度,推动压件板沿着导柱向下方向作为导向继续向下运行,上固定板中的弹簧挤压压件板向下运行直到接触工件位置,保证压件板与工件完全贴合,工件外圆与模具凹模接触,起到校平板料作用,根据校平位移要求,确定凹模向下运行行程,凹模倒角位置挤压工件外圆,将外圆90度位置挤压到45度角,同时型孔冲头通过前端导向引入膜片弹簧型孔内,在冲头圆角R位置上将膜片弹簧型孔沿型位置挤压圆角R2,上模具抬起,精压后弹顶销弹起膜片弹簧,操作者取下膜片弹簧,完成机械式落料冲孔工序。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压件板,所述压件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弹顶定位销,所述弹顶定位销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下垫板的上端相连接。第一弹簧的设置可提高压件板的缓冲效果。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垫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顶销,所述第二弹顶销的上端与第一镶套的下端相连接。第二弹簧的设置可提高对第一镶套的缓冲效果。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下垫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下模块,所述第二下模块的上端与第一镶套的下端相贴合。第一镶套的设置利于第二下模块的稳定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螺钉,所述上模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中心定位销,所述中心定位销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弹顶销弹簧,所述弹顶销弹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顶销。中心定位销和弹顶销弹簧的设置可提高该装置的成型效果。
[0014]进一步地,所述预压弹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下端与下模座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下模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销体,所述销体的外壁与第二镶套的内壁相连接。导柱的设置利于上垫板在垂直方向上的稳定移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膜片弹簧工件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的内壁固定开设有第三槽体。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的设置方便膜片弹簧工件被模具快速冲压成型。
[0016](3)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将膜片弹簧平料片通过中心径向定位和型孔周向定位完成料片放置,在设备动力下推动上模沿着导柱向下运行至弹簧有效压并高度,推动压件板沿着导柱向下方向作为导向继续
向下运行,上固定板中的弹簧挤压压件板向下运行直到接触工件位置,保证压件板与工件完全贴合,工件外圆与模具凹模接触,起到校平板料作用,根据校平位移要求,确定凹模向下运行行程,凹模倒角位置挤压工件外圆,将外圆90度位置挤压到45度角,同时型孔冲头通过前端导向引入膜片弹簧型孔内,在冲头圆角R位置上将膜片弹簧型孔沿型位置挤压圆角R2,上模具抬起,精压后弹顶销弹起膜片弹簧,操作者取下膜片弹簧,完成机械式落料冲孔工序,实现了该装置可解决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尺寸不一致的问题,可消除产品件型孔R角和外圆倒角变形的主要问题,可降低废品率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消除外圆倒角变形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该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包括上模座、膜片弹簧工件和活动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上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的下方活动设置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销弹簧和第二下模块,所述上模座的下端四角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预压弹簧,所述上模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凸模,所述上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凹模,所述凹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镶套,所述上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定位销,所述弹性定位销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下模块,所述第一下模块的下端与定位销弹簧的上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外圆倒角变形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压件板,所述压件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弹顶定位销,所述弹顶定位销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下垫板的上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外圆倒角变形的液压式薄板精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的上端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侯宁李阳汤海超杨红星周海东石中均刘红川周威廷孟婷姚彬陈雷蔡鹏飞林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