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冰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31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冷冰盒,包括具有密封腔室的壳体,密封腔室内灌装有相变蓄冷剂,壳体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流件,导流件包括多个第一导流件和多个第二导流件;多个第一导流件由壳体一侧边边缘横向延伸后向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第一导流件位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或第一导流件为第一导流通道;多个第二导流件由壳体另一侧边边缘横向延伸后向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第二导流件位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或第二导流件为第二导流通道;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不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蓄冷冰盒,减少电能消耗,以节能减排;在壳体表面设置导流件,以导引冷空气,使得蓄冷效果更好;同时导流件增大了蓄冷冰盒与冷空气接触面积,加速蓄冷。加速蓄冷。加速蓄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冷冰盒


[0001]本技术属于保温蓄冷
,尤其涉及一种蓄冷冰盒。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持续增加,冷链运输车以及冷库作为冷链物流行业的主力,冷库以及冷链运输车自身存在的“高能耗高成本、系统运行能效低、温湿度稳定性差”等问题,冷库按温度区分一般有冷冻库、冷藏库,冷链运输车按温度区分一般有冷冻运输车、冷藏运输车,温度越低能耗越大,能耗越大运营成本越大,而且一线城市冷库一般比较多,而一线城市电网压力大电价贵,冷库运营成本高,国家对高耗能产业实行错峰用电管理,冷库作为高耗能产业,节能改造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0003]PCM相变蓄冷剂是一种由有机或(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液态或粘稠胶状混合物,可在低温下吸收储存大量冷能,凝结为固态,这一过程为蓄冷阶段。而在环境温度高于自身温度时释放存储的冷能,融化为液态,可较长时间保持自身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的低温环境,该过程为释冷阶段,相变蓄冷剂一般灌装于密封容器中,如制成冰盒,而目前并没有将冰盒应用于冷库以及冷凝运输车,且现有的冰盒无法对冷空气进行导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蓄冷冰盒。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缺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冷冰盒,包括具有密封腔室的壳体,所述密封腔室内灌装有相变蓄冷剂,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多个第一导流件和多个第二导流件;
[0006]多个所述第一导流件由所述壳体一侧边边缘横向延伸后向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第一导流件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或第一导流件为第一导流通道;
[0007]多个所述第二导流件由所述壳体另一侧边边缘横向延伸后向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第二导流件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或第二导流件为第二导流通道;
[0008]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不相交。
[0009]进一步地,优选多个所述第一导流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导流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表面上。
[0010]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导流件与所述第二导流件同时设置于所述壳体同一侧表面上。
[0011]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壳体与所述导流件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壳体与所述导流件为分体结构,两者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导流件包括由所述壳体一侧边缘横行设置的第一横向段和朝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横向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连接;
[0013]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二导流件包括由所述壳体另一侧边缘横行设置的第二横向
段和朝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横向段与所述第二弯折段连接。
[0014]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导流件的横截面为由所述壳体一侧边缘向底部方向延伸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导流件的横截面为由所述壳体另一侧边缘向底部方向延伸弧形结构。
[0015]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入口端具有朝向第一导流通道内倾斜的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入口端具有朝向第二导流通道内倾斜的第二导引面。
[0016]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灌装口,所述灌装口用于向所述密封腔室灌装相变蓄冷剂。
[0017]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孔。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蓄冷冰盒,充分考虑应用环境的制冷设备,在制冷设备正常运行时,将多余的冷能储存起来,待周围环境温度不足时可释放之前存储的冷能,减少电能的消耗,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并且在壳体表面设置导流件,充分考虑应用环境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吹出的冷空气经过导流件会被加以疏导,冷盒利用导流件形成的导流通道以导流冷空气,使无序的冷空气成为有序的冷空气,这样可使冷空气导引至待冷藏待冷冻的货物上,使得冷藏或冷冻效果更好;同时导流件的设置还有利于加大冰盒与冷空气接触面积,加速密封腔室内的相变蓄冷剂进行蓄冷,并且还起到加固冰盒表面强度的作用,增强冰盒的抗压能力,有效降低冰盒变形;并且第一导流件与第二道流件导流方向不存在相交汇集,使得第一导流通道以及第二导流通道不会存在相交,这样能够限制不同导流件之间的冷空气的相互流通,避免由冰盒壳体两侧侧壁吹过来的冷空气在壳体中间产生对流而加速散热以影响整体蓄冷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的蓄冷冰盒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沿B

B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蓄冷冰盒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的后视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蓄冷冰盒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5的后视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的蓄冷冰盒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图7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9]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0030]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
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如图1

8所示,一种蓄冷冰盒,包括具有密封腔室的壳体1,密封腔室内灌装有相变蓄冷剂,壳体1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流件2,导流件2包括多个第一导流件21和多个第二导流件22;多个第一导流件21由壳体1一侧边边缘横向延伸后向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第一导流件21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或第一导流件21为第一导流通道;多个第二导流件22由壳体1另一侧边边缘横向延伸后向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第二导流件22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或第二导流件22为第二导流通道;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不相交。
[0032]本技术提供的蓄冷冰盒,充分考虑应用环境的制冷设备,在制冷设备正常运行时,将多余的冷能储存起来,待周围环境温度不足时可释放之前存储的冷能,减少电能的消耗,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并且在壳体1表面设置导流件2,充分考虑应用环境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吹出的冷空气经过导流件2会被加以疏导,蓄冷冰盒利用导流件2形成的导流通道以导流冷空气,使无序的冷空气成为有序的冷空气,这样可使冷空气导引至待冷藏待冷冻的货物上,使得冷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冰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密封腔室的壳体(1),所述密封腔室内灌装有相变蓄冷剂,所述壳体(1)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流件(2),所述导流件(2)包括多个第一导流件(21)和多个第二导流件(22);多个所述第一导流件(21)由所述壳体(1)一侧边边缘横向延伸后向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第一导流件(21)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或第一导流件(21)为第一导流通道;多个所述第二导流件(22)由所述壳体(1)另一侧边边缘横向延伸后向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相邻的第二导流件(22)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或第二导流件(22)为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不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冰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流件(21)与多个所述第二导流件(22)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侧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21)与所述第二导流件(22)同时设置于所述壳体(1)同一侧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导流件(2)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壳体(1)与所述导流件(2)为分体结构,两者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宝林邓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纯钧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