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高压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09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高压直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整流桥电路、热敏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X电容;所述线路板还设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热敏电阻串联,并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电路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端盖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感连接,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端盖电连接,所述X电容与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跨接。采用以上设计,通过在端盖上设置PCBA组件,无需设置专门的全波整流电路,减少电机的体积,且质量轻,效率高效,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高压直流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高压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白色家电市场,泵类及吸尘器等有绳电器中普遍采用110VAC~240ACV交流电工作,传统电机一般采用交流单相串励电机,串励电机因体积大,质量重,效率低;在手持式类产品的使用中受限,不符合节能环保及轻量化的市场需求。市场中对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的微型高压直流电机的需求日益增多。
[0003]现有的解决办法,客户如果想使用小体积的直流电机,客户需自行配置一个交流整流电路,将交流电经过整流之后再接入直流电机,这样就必须在电机外部增加一个专门的全波整流电路,势必会增加产品的体积,增大装配空间,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一致性,功能也比较单一,EMI的效果也比较差。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微型高压直流电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高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整流桥电路、热敏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X电容;所述线路板还设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热敏电阻串联,并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电路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端盖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感连接,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端盖电连接,所述X电容与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跨接。
[000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一端子,另一侧设有第二端子,所述端盖内还设有正极碳刷、负极碳刷、正极电刷臂及负极电刷臂,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所述正极电刷臂与所述正极碳刷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正极电刷臂电连接,所述负极电刷臂与所述负极碳刷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负极电刷臂电连接。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外壳内还设有转子,所述转子邻近所述端盖的一端设有换向器片,所述换向器片分别与所述正极碳刷和所述负极碳刷接触。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端盖上还设有第一Y电容和第二Y电容,所述第一Y电容的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Y电容的另一引脚与所述电机外壳连接,所述第二Y电容的一引脚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Y电容的另一引脚与所述电机外壳连接。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端盖上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线路板的上方,所述盖板设有倒扣,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倒扣与所述线路板扣接,所述盖板上还设有两个引线卡扣,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引线卡扣穿出所述盖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端盖上设置PCBA组件,无需设置专门的全波整流电路,减少电机的体积,且质量轻,效率高效,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爆炸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线路板的平面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端盖的平面图;
[0015]图5为本技术转子的截面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0、电机外壳;11、转子;12、换向器;13、端盖;131、第一端子;132、第二端子;133、正极碳刷;134、负极碳刷;135、正极电刷臂;136、负极电刷臂;137、第一Y电容;138、第二Y电容;14、线路板;141、整流桥电路;142、热敏电阻;143、第一电感;144、第二电感;145、X电容;146、第一引线;147、第二引线;15、盖板;151、倒扣;152、引线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型高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10,所述电机外壳10的一端设有端盖13,所述端盖13上设有线路板14,所述线路板14上设有整流桥电路141、热敏电阻142、第一电感143、第二电感144、X电容145;所述线路板14还设有第一引线146和第二引线147,所述第一引线146与所述热敏电阻142串联,并与所述整流桥电路14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电路14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143连接,所述第一电感143与所述端盖13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电路14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感144连接,所述第二电感144与所述端盖13电连接,所述X电容145与所述第一引线146和所述第二引线147跨接,具体的,电机外壳10为定子,交流电从第一引线146和第二引线147输入,经过整流桥电路141整流转变为直流电,并输出至端盖13,端盖13与电机外壳10内的转子11接触,实现导通,其中X电容145作为滤波器件用于消除电机的差模干扰。
[002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13的一侧设有第一端子131,另一侧设有第二端子132,所述端盖13内还设有正极碳刷133、负极碳刷134、正极电刷臂135及负极电刷臂136,所述第一电感143与所述第一端子13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144与所述第二端子132电连接,所述正极电刷臂135与所述正极碳刷133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131与所述正极电刷臂135电连接,所述负极电刷臂136与所述负极碳刷134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132与所述负极电刷臂136电连接,具体的,第一端子131与整流桥电路141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端子132与整流桥电路141的负极电连接,正极碳刷133和负极碳刷134分别与转子11接触,第一端电子和
第二端电子分别通过对应的正极电刷臂135和负极电刷臂136与正极碳刷133和负极碳刷134导通,使直流电流入转子11中吗,促使转子11转动。
[0022]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外壳10内还设有转子11,所述转子11邻近所述端盖13的一端设有换向器12片,所述换向器12片分别与所述正极碳刷133和所述负极碳刷134接触,转子11邻近端盖13的一端设有换向器12片,且转子11的中部设有线圈绕组,线圈绕组与换向器12片电连接,当转子11安装于电机外壳10内时,换向器12片与正极碳刷133和负极碳刷134接触,实现电路导通,在第一引线146和第二引线147接上电源后,经整流桥电路141转变成直流电后输入至线圈绕组,使转子11转动。
[002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13上还设有第一Y电容137和第二Y电容138,所述第一Y电容137的一引脚与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高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整流桥电路、热敏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X电容;所述线路板还设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热敏电阻串联,并与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电路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端盖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感连接,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端盖电连接,所述X电容与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跨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高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一侧设有第一端子,另一侧设有第二端子,所述端盖内还设有正极碳刷、负极碳刷、正极电刷臂及负极电刷臂,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所述正极电刷臂与所述正极碳刷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正极电刷臂电连接,所述负极电刷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耀典刘汉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乘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