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以及冲击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929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以及冲击起子,能够抑制设置于电动工具的操作显示部的操作性以及目视观察性的降低。电动工具具备:马达,其具有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马达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输出部,其配置于比马达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基于转子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外壳,其具有对马达进行收纳的马达收纳部、从马达收纳部向下方延伸的握把部、以及与握把部的下端部连接的蓄电池保持部;控制电路基板,其收纳于外壳;以及操作显示部,其配置于外壳的后部,并且与控制电路基板连接。并且与控制电路基板连接。并且与控制电路基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工具以及冲击起子


[0001]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电动工具以及冲击起子。

技术介绍

[0002]在与电动工具相关的
中,已知有像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以及专利文献5所公开那样的电动工具。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281414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613401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

228041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6724563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21

0375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有时在电动工具上设置有操作显示部。根据操作显示部的位置而操作性以及目视观察性有可能降低。由于操作显示部的位置的影响而有可能使得电动工具的重量平衡恶化。
[0011]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设置于电动工具的操作显示部的操作性以及目视观察性的降低。另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电动工具的重量平衡。
[0012]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电动工具。电动工具可以具备:马达,其具有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马达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输出部,其配置于比马达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基于转子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外壳,其具有对马达进行收纳的马达收纳部、从马达收纳部向下方延伸的握把部、以及与握把部的下端部连接的蓄电池保持部;控制电路基板,其收纳于外壳;以及操作显示部,其配置于外壳的后部,并且与控制电路基板连接。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够抑制设置于电动工具的操作显示部的操作性以及目视观察性的降低。另外,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电动工具得重量平衡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立体图。
[0016]图2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立体图。
[0017]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后视图。
[0018]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俯视图。
[0019]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右视图。
[0020]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纵剖视图。
[0021]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上部的纵剖视图。
[0022]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上部的横剖视图。
[0023]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下部的纵剖视图。
[0024]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下部的后视图。
[0025]图11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下部的立体图。
[0026]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操作显示部的剖视图。
[0027]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框图。
[0028]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右视图。
[0029]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纵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
电动工具;2

外壳;2L

左侧外壳;2R

右侧外壳;2S

螺钉;3

后盖;3S

螺钉;3T

后端部;4

锤子壳体;5A

锤子壳体盖;5B

缓冲器;6

马达;7

减速机构;8

主轴;8A

凸缘部;8B

主轴转轴部;8C

凸部;8D

主轴沟;9

打击机构;10

砧座;10T

前端部;10A

工具孔;10B

砧座凹部;11

工具保持机构;12

风扇;12A

衬套;13

蓄电池装配部;14

触发杆;15

正反转切换杆;16

操作显示部;16S

表面;17

模式切换开关;18

灯组件;19

控制电路基板;19B

后端部;19C

基板壳体;19S

表面;20A

进气口;20B

排气口;21

马达收纳部;21B

后端部;22

握把部;22A

前端部;22B

后端部;23

蓄电池保持部;23A

前端部;23B

后端部;23C

下边部;23R

凹部;24

轴承箱;24A

凹部;24B

凸部;25

蓄电池组;25G

重心;25T

前端部;25U

后端部;25V

上表面;25W

下端部;26

定子;27

转子;28

定子铁心;29

前绝缘子;29S

螺钉;30

后绝缘子;31

线圈;32

转子铁心部;33

转子转轴部;33F

前侧转轴部;33R

后侧转轴部;34

转子磁铁;35

传感器用磁铁;37

传感器基板;38

熔断端子;39

转子轴承;39F

前侧转子轴承;39R

后侧转子轴承;41

小齿轮;42

行星齿轮;42P

销;43

内齿轮;44

主轴轴承;45

垫圈;46

砧座轴承;46A

O型环;47

锤子;47A

孔;47B

锤子沟;47C

凹部;47D

锤子突起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工具,具备:马达,其具有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马达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输出部,其配置于比所述马达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基于所述转子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外壳,其具有对所述马达进行收纳的马达收纳部、从所述马达收纳部向下方延伸的握把部、以及与所述握把部的下端部连接的蓄电池保持部;控制电路基板,其收纳于所述外壳;以及操作显示部,其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后部,并且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部配置于所述蓄电池保持部的后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部配置于设置在所述蓄电池保持部上的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方向上,所述操作显示部的中心与所述蓄电池保持部的中心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部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操作显示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部配置于比所述握把部的后端部靠后方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部配置于比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后端部靠后方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收纳于所述蓄电池保持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的后端部配置于比所述握把部的后端部靠后方的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部配置于比所述控制电路基板靠后方的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部的表面随着向后方的趋近而朝下方倾斜。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部具有:电路基板;开关元件,其搭载于所述电路基板;发光元件,其搭载于所述电路基板;间隔部件,其对所述电路基板进行支撑;以及标签部件,其覆盖所述开关元件以及所述发光元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借助所述间隔部件而固定于所述外壳的至少一部分。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的表面随着向后方的趋近而朝下方倾斜。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的表面与所述马达旋转轴平行。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具备:将所述控制电路基板与所述电路基板连接起来的引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具有:存储部,在该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马达的多个动作模式;指令输出部,通过对所述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