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中保温加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31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中保温加湿设备,属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养护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雾化器工作,将水转化为雾气,通过第一气泵工作,使空腔层中的雾气通过气孔向养护室内部释放,提高了养护室内部的湿度,通过给加热层供电,使加热层发热,可提高养护室的温度,温湿度传感器可对养护室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观察,气压传感器可对养护室内部的气压进行检测,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气泵、第二气泵、雾化器、加热层和电子阀门的工作状态,维持养护室内部环境的稳定,保证了加气混凝土在静置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的标准,使物料成型时间可以控制,降低物料凝固后出现的裂缝,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中保温加湿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
,具体讲是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中保温加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粉煤灰,石灰,水泥,石膏,矿渣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发气剂,调节剂,气泡稳定剂,经配料搅拌,浇注,静停,切割和高压蒸养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一种多孔混凝土制品,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单位体积重量是粘土砖的三分之一,保温性能是粘土砖的3

4倍,隔音性能是粘土砖的2倍,抗渗性能是粘土砖的一倍以上,耐火性能是钢筋混凝土的6

8倍,加气混凝土块在通过研磨和混合之后,会制成液体状,然后通过浇筑到模具内部,静置成型之后便可以进行切割,但是现在模具内部物料静置成型时由于无法控制静置室的湿度、温度和气压,导致物料成型时间无法控制,凝固后的物料出现裂缝等,严重影响成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中保温加湿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养护室,所述养护室左侧外壁设置有门,所述养护室包括防护层,且防护层内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壁设置有加热层,且加热层内壁设置有空腔层,所述空腔层内壁设置有内胆,且内胆内壁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内胆内壁,且气孔与所述空腔层相连通,所述养护室右侧放置有第一气泵,且第一气泵右侧放置有雾化器,所述第一气泵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所述空腔层相连通,所述雾化器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泵进气端相连通,所述雾化器右侧外壁连通有水管,所述养护室右侧外壁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养护室上表面连通有出气管,且出气管内壁设置有电子阀门,所述养护室右侧外壁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养护室右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养护室右侧放置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空腔层相连通,且控制器与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气泵、所述第二气泵、所述雾化器、所述加热层和所述电子阀门与控制器之间为电性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养护室内部下表面开设有设备槽,且设备槽下表面连通有下水管,所述空腔层与所述下水管相连通,且下水管外壁设置有水阀。
[0006]进一步的,所述门左侧外壁设置有把手。
[0007]进一步的,所述养护室左侧放置有倾斜台,且倾斜台上表面与养护室内部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倾斜台上表面设置有橡胶条。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养护室顶端呈倒

V

形,所述内胆内壁呈凹槽形。
[0010]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中保温加湿设备,与现有技术
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1]其一:本技术通过雾化器工作,将水转化为雾气,通过第一气泵工作,将雾化器产生的雾气传送到空腔层中,空腔层中的雾气通过气孔向养护室内部释放,提高了养护室内部的湿度,加热层为电加热层,通过给加热层供电,使加热层发热,可对养护室内部的温度进行提高,温湿度传感器可对养护室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观察,气压传感器可对养护室内部的气压进行检测,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气泵、第二气泵、雾化器、加热层和电子阀门的工作状态,维持养护室内部环境的稳定,保证了加气混凝土在静置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的标准,使物料成型时间可以控制,降低物料凝固后出现的裂缝,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
[0012]其二:本技术通过设备槽可对养护室内壁流下的水进行收集,通过打开水阀,使设备槽内的水通过下水管排到指定地点,节约了水资源,通过下水管对空腔层内壁留下的水进行承接和转移,使空腔层无积水。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养护室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养护室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内胆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内胆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养护室;101、防护层;102、保温层;103、加热层;104、空腔层;105、气孔;106、内胆;2、门;3、把手;4、倾斜台;5、水管;6、雾化器;7、温湿度传感器;8、第一气泵;9、设备槽;10、下水管;11、水阀;12、气压传感器;13、出气管;14、电子阀门;15、第二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中保温加湿设备,如图1-图4所示,包括养护室1,养护室1左侧外壁设置有门2,养护室1包括防护层101,且防护层101内壁设置有保温层102,保温层102内壁设置有加热层103,且加热层103内壁设置有空腔层104,空腔层104内壁设置有内胆106,且内胆106内壁开设有气孔105,气孔105均匀分布在内胆106内壁,且气孔105与空腔层104相连通,养护室1右侧放置有第一气泵8,且第一气泵8右侧放置有雾化器6,第一气泵8出气端通过气管与空腔层104相连通,雾化器6出气端通过气管与第一气泵8进气端相连通,雾化器6右侧外壁连通有水管5,养护室1右侧外壁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7,养护室1上表面连通有出气管13,且出气管13内壁设置有电子阀门14,养护室1右侧外壁设置有气压传感器12,养护室1右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养护室1右侧放置有第二气泵15,且第二气泵15出气口通过气管与空腔层104相连通,控制器与气压传感器12和温湿
度传感器7之间为电性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型号为:RS

WS

ETH

Y2,气压传感器型号为:SIN

P300,控制器型号为:XB

808,第一气泵8、第二气泵15、雾化器6、加热层103和电子阀门14与控制器之间为电性连接;打开门2,将装有混凝土的模具放入养护室1中进行静置,使水泵工作,通过水管5向雾化器6供水,通过雾化器6工作,将水转化为雾气,通过第一气泵8工作,将雾化器6产生的雾气传送到空腔层104中,空腔层104中的雾气通过气孔105向养护室1内部释放,提高了养护室1内部的湿度,加热层103为电加热层,通过给加热层103供电,使加热层103发热,可对养护室1内部的温度进行提高,温湿度传感器7可对养护室1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观察,气压传感器12可对养护室1内部的气压进行检测,通过温湿度传感器7的数值,可对当养护室1内部温度、湿度和气压进行观测,控制器控制第一气泵8、雾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中保温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护室(1),所述养护室(1)左侧外壁设置有门(2),所述养护室(1)包括防护层(101),且防护层(101)内壁设置有保温层(102),所述保温层(102)内壁设置有加热层(103),且加热层(103)内壁设置有空腔层(104),所述空腔层(104)内壁设置有内胆(106),且内胆(106)内壁开设有气孔(105),所述气孔(105)均匀分布在所述内胆(106)内壁,且气孔(105)与所述空腔层(104)相连通,所述养护室(1)右侧放置有第一气泵(8),且第一气泵(8)右侧放置有雾化器(6),所述第一气泵(8)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所述空腔层(104)相连通,所述雾化器(6)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泵(8)进气端相连通,所述雾化器(6)右侧外壁连通有水管(5),所述养护室(1)右侧外壁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7),所述养护室(1)上表面连通有出气管(13),且出气管(13)内壁设置有电子阀门(14),所述养护室(1)右侧外壁设置有气压传感器(12),所述养护室(1)右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养护室(1)右侧放置有第二气泵(15),所述第二气泵(15)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空腔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来元
申请(专利权)人:高唐县国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