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810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1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以及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请求;若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交叉链路干扰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执行第一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上行传输资源。本方案实现根据终端设备当前受到的交叉链路干扰的强度准确的执行资源分配的策略,最大程度的降低交叉链路干扰对终端设备的影响。路干扰对终端设备的影响。路干扰对终端设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一种通信装置、一种存储介质、一种网络设备以及一种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5G作为下一代无线网络的主要技术,具有支持超宽带、大连接等技术特征。为了进一步提高5G的频谱效率,满足5G海量终端的业务需求,NR(New Radio,新空口)支持双工灵活性。具体来说,双工灵活性(即灵活的交叉链路频谱共享)可以通过提高频谱利用率而提高频谱效率。
[0003]在现有技术中,双工灵活性是一种可以根据DL(DownLink,下行链路)或UL(UpLink,上行俩路)业务需求动态(动态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或者半静态(半静态TDD)分配时间/频率资源的机制,因此,可以提高时间/频率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双工灵活性会带来强烈的交叉链路干扰(Cross

Link Interference,CLI),还有可能会在运营商内部和/或运营商之间的节点之间造成严重的共存问题。具体的,CLI发生于邻区之间时隙不同的场景。例如,一种是终端对终端的干扰,如图1所示,如果第一小区中的第一终端调度上行,第二小区中的第二终端调度下行,由于两个终端距离较近,第一终端的上行发射会干扰第二终端的下行接收;即终端之间(UE to UE)的干扰。另一种是基站对基站的干扰,如图2所示,如果第一基站调度上行,而第二基站调度下行,由于基站的发射功率远远高于终端的发射功率,则第二基站的下行会干扰第一终端的上行;即基站之间(gNB to gNB)的干扰。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一种通信装置、一种存储介质、一种网络设备以及一种通信系统,能够在发生交叉链路干扰的受扰侧和施扰侧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适当的协同调度网络资源,在保证业务需求的同时降低交叉链路干扰,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缺陷。
[0006]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0007]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0008]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请求;
[0009]若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交叉链路干扰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执行第一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上行传输资源。
[001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1]若当前的交叉链路干扰强度大于预设门限值,执行第二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
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其中,所述第二策略包括筛选未遭受交叉链路干扰的时隙。
[001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执行第二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包括:
[0013]选取与目标下行时隙相对应的上行时隙之外的时隙,和/或与目标特殊时隙相对应的上行时隙之外的时隙,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
[001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上行传输参数;
[0016]在所述上行传输参数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执行第三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或者
[0017]在根据第二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失败时,执行第三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
[0018]其中,所述第三策略包括向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二网络设备协商以停止或降低交叉链路干扰。
[001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执行第三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包括:
[0020]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干扰避让请求;
[0021]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反馈的避让确认信息,并基于所述避让确认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
[002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干扰避让请求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业务优先级信息、交叉链路干扰指示符、时隙受扰信息、波束协商信息、时间协商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
[002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包括:业务需求信息、流量比特率参数、最大丢包率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
[002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避让确认信息包括:第一避让确认信息,或第二避让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避让信息包括完全同意的协商确认信息;所述第二避让确认信息包括部分同意的协商确认信息。
[0025]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反馈的避让请求确认信息,并执行第二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其中所述避让请求确认信息包括终止已协商时隙的消息。
[002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避让请求确认信息包括:关闭指示符、波束标识以及时间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
[002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执行第三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包括:
[0028]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干扰避让请求;
[0029]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反馈的避让确认信息;其中,所述避让信息包括携带有拒绝避让信息的第三避让确认信息;
[0030]根据第四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其中,所述第四策略包括选取未遭受交叉链路干扰的时隙,和/或选取交叉链路干扰强度总值小于预设门限值的时隙组合。
[003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避让确认信息包括:确认关闭指示符、波束协商结果和时间协商结果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
[003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3]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按预设周期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资源配置信息,以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
[003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子载波间隔,以及基于TDD UL

DL模式的:DL

UL传输周期、下行时隙数量、下行符号数量、上行时隙数量、上行符号数量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
[0035]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6]获取预设周期内的网络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网络监测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各小区的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信息、数据传输信息构建的终端关联数据;
[0037]根据所述网络监测数据,结合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关联关系,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存在交叉链路干扰。
[003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测量标识;服务小区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请求;若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交叉链路干扰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执行第一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上行传输资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当前的交叉链路干扰强度大于预设门限值,执行第二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其中,所述第二策略包括筛选未遭受交叉链路干扰的时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二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包括:选取与目标下行时隙相对应的上行时隙之外的时隙,和/或与目标特殊时隙相对应的上行时隙之外的时隙,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上行传输资源的上行传输参数;在所述上行传输参数不满足预设业务需求时,执行第三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或者在根据第二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失败时,执行第三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其中,所述第三策略包括向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二网络设备协商以停止或降低交叉链路干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三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包括: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干扰避让请求;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反馈的避让确认信息,并基于所述避让确认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避让请求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业务优先级信息、交叉链路干扰指示符、时隙受扰信息、波束协商信息、时间协商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包括:业务需求信息、流量比特率参数、最大丢包率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确认信息包括:第一避让确认信息,或第二避让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避让信息包括完全同意的协商确认信息;所述第二避让确认信息包括部分同意的协商确认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反馈的避让请求确认信息,并执行第二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其中所述避让请求确认信息包括终止已协商时隙的消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请求确认信息包括:关闭指示符、波束标识以及时间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三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包括:
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干扰避让请求;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反馈的避让确认信息;其中,所述避让信息包括携带有拒绝避让信息的第三避让确认信息;根据第四策略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其中,所述第四策略包括选取未遭受交叉链路干扰的时隙,和/或选取交叉链路干扰强度总值小于预设门限值的时隙组合。12.根据权利要求5、8或11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确认信息包括:确认关闭指示符、波束协商结果和时间协商结果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按预设周期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资源配置信息,以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设备的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子载波间隔,以及基于TDD UL

DL模式的:DL

UL传输周期、下行时隙数量、下行符号数量、上行时隙数量、上行符号数量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预设周期内的网络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网络监测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各小区的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信息、数据传输信息构建的终端关联数据;根据所述网络监测数据,结合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关联关系,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存在交叉链路干扰。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测量标识;服务小区测量对象对应的:服务小区标识,服务小区测量结果以及波束测量结果;其中,服务小区测量结果包括:无线信号强度、无线信号接收功率、信干噪比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所述波束测量结果包括:基于SS/PBCH块的波束测量结果,和/或基于CSI

RS的波束测量结果。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关联数据至少包括:上行传输资源配置数据、测量配置信息、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信金灿许森张乐张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