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油藏裂缝集中发育区的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97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山油藏裂缝集中发育区的预测方法,其包括:根据钻井资料,确定属性提取时窗;应用所述属性提取时窗,计算三维地震数据的最大绝对振幅之和的均值属性,对所述均值属性进行解释,得到裂缝集中发育区预测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预测方法能够用于预测具有层状结构的块状裂缝性潜山油藏的裂缝集中发育区分布,对具有层状结构的块状裂缝油藏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山油藏裂缝集中发育区的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火山油藏裂缝集中发育区的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天然气是国家工业的命脉,由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发现更多的油气资源。20世纪70年代,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奥陶系石灰岩中获得高产油流,我国从此拉开了开发裂缝性潜山油藏的序幕,之后又在辽河坳陷、黄骅坳陷、冀中坳陷和渤海海域等区域发现了多个潜山油气藏。潜山油气藏逐渐扮演一个重要的油气资源潜力领域,其探明储量比例在逐渐增大。
[0003]在潜山油藏的研究过程中,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课题。针对潜山储集空间中的裂缝预测一直以来是个重点难点。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潜山油藏裂缝预测的方法主要采用P波、横波、波阻抗、数值模拟、非线性和相干数据体等方法进行裂缝预测。而对于具有层状结构块状裂缝性潜山油藏的裂缝集中发育段的预测方法,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深入研究,没有针对性的好办法。
[0004]综上所述,目前有必要提出一种针对具有层状结构块状裂缝性潜山油藏的裂缝集中发育段的预测方法,以准确预测裂缝集中发育段的分布,从而指导裂缝性油藏勘探与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山油藏裂缝集中发育区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能够用于预测具有层状结构的块状裂缝性潜山油藏的裂缝分布。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山油藏裂缝集中发育区的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区域的钻井资料,确定属性提取时窗;应用所述属性提取时窗,计算研究区域的均值属性,得到研究区域内均值属性的分布情况;对所述均值属性进行解释,得到研究区域的裂缝集中发育区预测结果;其中,所述均值属性为三维地震数据的最大振幅的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研究区域按照裂缝发育情况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裂缝发育区、裂缝一般发育区(又称:裂缝较为发育区)和裂缝不发育区。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属性提取时窗的方法一般包括:根据钻井资料中块状裂缝性油藏的裂缝发育深度上限和深度下限分别对应的地震剖面的时间,确定所述属性提取时窗。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均值属性的计算方法可以包括:根据三维地震数据,选择在属性提取时窗内的地震波形曲线,计算所述地震波形曲线中所有波峰、波谷(即曲线的最大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与波峰、波谷总数量(等于反射系数数量)的比值,得到所述均值属性。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所述均值属性进行解释的方法一般包括:统计研究区域中裂缝发育的典型井的均值属性值,将其中的最小值记为Amin、作为裂缝发育区的门槛值,将均值属性大于A
min
的区域划分为裂缝发育区;统计研究区域中裂缝不发育的典型井的均值属性,将其中的最大值记为A
max
、作为裂缝不发育区的门槛值,将均值属性小于A
max
的区域划分为裂缝不发育区域;将均值属性小于等于A
min
、且大于等于A
max
的区域划分为裂缝一般发育区。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预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确定属性提取时窗之前选择研究区域的操作,通过选择合适的研究区域,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所述选择研究区域的方法可以包括:根据研究区域的钻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该地质模型中可以区分裂缝发育区与裂缝不发育区的位置;分析研究区域的地震子波频谱特征,结合所述地质模型进行正演计算;根据正演结果,确定能够利用地震属性预测裂缝集中发育段的研究区域。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在上述选择研究区域的方法中,所述地质模型一般是基于地下地层实际的构造形态、接触关系、密度、纵波传播速度等资料建立的简化数学模型。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在上述选择研究区域的方法中,所述地质模型可以通过分析钻井资料中块状裂缝性油藏的层状特征、构造形态、接触关系建立。所述块状裂缝性油藏的层状特征一般包括裂缝发育层的单层厚度、地层速度和密度特征、以及裂缝不发育层的单层厚度、地层速度和密度特征。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地震勘探过程中爆炸产生的尖脉冲传播到一定距离后波形会趋于稳定,此时的尖脉冲为地震子波。所述地震子波频谱是指在地震子波(作为时间域信号)在频率域的表达方式。对地震子波频谱进行分析,一般是指根据地震子波的表达方式确定地震子波的频谱特征(又称:频率成分)。所述地震子波的频谱特征一般包括子波主频和频带宽度。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在上述选择研究区域的方法中,所述正演计算的方法包括:将子波与地质模型中各界面的反射系数进行褶积运算(一般包括“反褶、平移、相乘、积分”四个步骤),计算公式为:
[0016]S(t)=r(t)*W(t),
[0017]其中,S(t)为正演得到的地震记录,r(t)为反射系数,W(t)为子波,
[0018][0019]其中,ρ为单层密度,单位为g/cm3;υ为地层速度,单位为m/s;i为地层的层数。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在上述选择研究区域的方法中,根据正演计算结果数据,确定能够利用地震属性预测该研究区域的裂缝集中发育段的方法包括:将正演结果中具有地震响应特征(即地震反射特征)的位置与地质模型中裂缝发育位置一致的研究区域作为能够利用地震属性预测裂缝集中发育段的研究区域。进一步地,还可以将正演结果中具有地震响应特征的位置与地质模型中裂缝发育位置一致、且正演结果中不具有地震响应特征的位置与地质模型中裂缝不发育位置一致的区域作为能够利用地震属性预测裂缝集中发育段的研究区域。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上述选择研究区域的方法也适用于判断对已指定的研究区域利用地震属性进行裂缝集中发育段预测的可行性,具体方法可以是:将地质模型中的裂缝发育区域位置与正演结果中具有地震响应特征的区域位置进行位置比较,如果地质模型中裂缝发育区域的位置在正演结果中具有地震响应特征,则说明利用地震属性预测该研究区域的裂缝集中发育段可行。同时,也可以将正演结果中不具有地震响应特征、或地震响应特征微弱的区域与地质模型中的裂缝不发育区域进行位置比较,如果上述位置也一致,则可进一步确定利用地震属性对该研究区域进行裂缝发育的可行性。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完成对裂缝集中发育区的预测后,还可以利用实际完钻井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所述验证的方法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研究区域的完钻井资料,选择其中典型井,将典型井的裂缝发育情况与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具体是考察典型井的裂缝发育情况与预测结果中对该典型井所在位置的裂缝发育情况的划分结果是否一致,如果典型井的裂缝发育情况与预测结果的吻合率在85%以上,则根据预测结果可以确定研究区域中裂缝集中发育区的分布。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火山油藏裂缝集中发育区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山油藏裂缝集中发育区的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区域的钻井资料,确定属性提取时窗;应用所述属性提取时窗,计算研究区域的均值属性,得到研究区域内均值属性的分布情况;对所述均值属性进行解释,得到研究区域的裂缝集中发育区预测结果;其中,所述均值属性为三维地震数据的最大振幅的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中,确定属性提取时窗的方法包括:根据钻井资料中块状裂缝性油藏的裂缝发育深度上限和深度下限分别对应的地震剖面的时间,确定所述属性提取时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中,所述均值属性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三维地震数据,选择在属性提取时窗内的地震波形曲线,计算所述地震波形曲线中所有波峰、波谷的绝对值之和与波峰、波谷总数量的比值,得到所述均值属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中,对所述均值属性进行解释的方法包括:统计研究区域中裂缝发育的典型井的均值属性值,将其中的最小值记为A
min
,将均值属性大于A
min
的区域划分为裂缝发育区;统计研究区域中裂缝不发育的典型井的均值属性,将其中的最大值记为A
max
,将均值属性小于A
max
的区域划分为裂缝不发育区域;将均值属性小于等于A
min
、且大于等于A
max
的区域划分为裂缝一般发育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中,所述预测方法还包括在确定属性提取时窗之前选择研究区域的操作,所述选择研究区域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龙王天元谷团崔洁董文波蓝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