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772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具体涉及PU薄膜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电机间接带动两个螺纹杆进行旋转,从而使支撑板可以进行移动,而通过支撑板顶面的液压缸可以带动贴合板进行升降,而抽风机配合伸缩管以及两个吸附管,可以将薄膜盒内放置的PU薄膜进行吸附,随后通过贴合板下降配合贴合槽内的下合板,将PU薄膜进行贴合,以上步骤代替了人工对PU薄膜进行贴合,进而提高了薄膜贴合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薄膜贴合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薄膜贴合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PU薄膜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U薄膜其弹性佳,轻度高,在防水性上虽厚度极薄(0.012

0.035mm)却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之物性表现(可承受水压在10000mm水柱以上),利用高科技技术在材料中导入亲水剂使薄膜除了具有高防水性能外更具有极佳的透湿性(人体汗气可以在薄膜间自由穿透)。此一功能上的突破,配合纺织业的贴合加工技术,大大的提升纺织品的附加价值。现已广泛地应用于雪衣,风衣,防寒夹克,手套,帽子,床罩等用途。除此之外耐寒特性极佳,环保无毒可回收及分解,更使PU膜成为二十一世纪材料之主流。
[0003]现阶段对于生产完成的PU薄膜进行对齐贴合过程中,大都采用纯人工进行操作,不仅效率低下,且长时间工作也容易出现疲劳生产导致的贴合效果变差,因此,为了解决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人工贴合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所述车体的顶面四角均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远离车体顶面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移动的移动箱,两个所述移动箱外表面的一侧共同设有用于同步旋转的同步箱,所述同步箱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供电盒,两个所述移动箱的中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部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缸,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设有用于吸附的抽风机,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用于贴合的贴合板,所述车体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贴合台,所述贴合台的顶面设有贴合槽,且贴合槽位于贴合板正下方,所述抽风机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与贴合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贴合板包括上贴板和两个连接贴板,所述上贴板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吸附管,且伸缩管与其中一个吸附管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吸附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箱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套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分别与支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同步箱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旋转轮,且旋转轮与螺纹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旋转轮的外表面套有履带,所述供电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旋转轮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上贴板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板,两个所述连接贴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且两个升降板分别与两个第一弹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贴板的顶面设有与限位杆尺寸相同的开口。
[0010]优选的,所述贴合台的顶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车体顶面远离贴合台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薄膜的薄膜盒。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吸附管延伸至上贴板的外部,且两个吸附管的底面均设有多个圆形开孔。
[0012]优选的,所述贴合槽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四个所述第二弹簧远离贴合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合板。
[0013]优选的,四个所述万向轮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刹车片。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通过在车体的顶面设置支撑杆以及在支撑杆的顶面设置移动箱,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电机带动两个旋转轮进行旋转,进而间接带动两个螺纹杆进行旋转,从而使支撑板可以进行移动,而通过支撑板顶面的液压缸可以带动贴合板进行升降,而抽风机配合伸缩管以及贴合上贴板内部的两个吸附管,可以将薄膜盒内放置的PU薄膜进行吸附,随后通过贴合板下降配合贴合槽内的下合板,将PU薄膜进行贴合,以上步骤代替了人工对PU薄膜进行贴合,进而提高了薄膜贴合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贴合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上贴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贴合台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车体;2、连接杆;3、万向轮;4、支撑杆;5、移动箱;6、同步箱;7、供电盒;8、支撑板;9、液压缸;10、抽风机;11、贴合板;12、伸缩管;13、薄膜盒;14、贴合台;15、限位杆;16、贴合槽;501、螺纹杆;502、移动块;503、连接板;601、旋转轮;602、履带;701、电机;1101、上贴板;1102、升降板;1103、连接贴板;1104、第一弹簧;1105、吸附管;1106、连接管;1601、第二弹簧;1602、下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1,车体1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移动,车体1的底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两个连接杆2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3,万向轮3的设置使装置可以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装置的位置。
[0024]并且,四个万向轮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刹车片,刹车片可以在装置工作时,避免因为万向轮3产生移动,影响PU薄膜贴合的质量。
[0025]车体1的顶面四角均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4,四个支撑杆4远离车体1顶面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移动的移动箱5,两个移动箱5的中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板8,两个移动箱5
可以带动支撑板8进行移动,两个移动箱5外表面的一侧共同设有用于同步旋转的同步箱6,同步箱6可以使两个移动箱5同步带动支撑板8进行移动,同步箱6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供电盒7,供电盒7则为移动箱5提供动力。
[0026]以及,两个移动箱5的中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板8,支撑板8的顶面中部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缸9,支撑板8的顶面设有用于吸附的抽风机10,液压缸9的输出端设有用于贴合的贴合板11,液压缸9可以带到贴合板11进行升降,从而实现PU薄膜的贴合,抽风机1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伸缩管12,伸缩管12可以延伸,伸缩管12与贴合板11的顶面固定连接,可伸缩的伸缩管12可以随着液压缸9带动贴合板11进行同步的伸缩,而抽风机10可以将PU薄膜吸附在贴合板11的底面,贴合板11则可以将PU薄膜进行全面贴合,车体1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贴合台14,贴合台14可以用于放置需要贴合PU薄膜的物体,从而配合贴合板11,可以将PU薄膜全面贴合在物体上,贴合台14的顶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则可以确保贴合板11下降贴合时的精确位置,避免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两个所述连接杆(2)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3),所述车体(1)的顶面四角均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4),四个所述支撑杆(4)远离车体(1)顶面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移动的移动箱(5),两个所述移动箱(5)外表面的一侧共同设有用于同步旋转的同步箱(6),所述同步箱(6)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供电盒(7),两个所述移动箱(5)的中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顶面中部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缸(9),所述支撑板(8)的顶面设有用于吸附的抽风机(10),所述液压缸(9)的输出端设有用于贴合的贴合板(11),所述车体(1)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贴合台(14),所述贴合台(14)的顶面设有贴合槽(16),且贴合槽(16)位于贴合板(11)正下方,所述抽风机(1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伸缩管(12),所述伸缩管(12)与贴合板(1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贴合板(11)包括上贴板(1101)和两个连接贴板(1103),所述上贴板(110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吸附管(1105),且伸缩管(12)与其中一个吸附管(110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吸附管(1105)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箱(5)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501),两个所述螺纹杆(501)的外表面均套有移动块(502),两个所述移动块(502)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03),且两个连接板(503)分别与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红徐晓东胡桂华陈卫丰赵德中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宏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