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7052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涉及电路板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机箱和自动检测系统,所述机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探针机构,所述机箱上表面相对于探针机构下方的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导轨,所述机箱上表面相对于两个导轨之间的位置均匀传动连接有若干个滑轮,两个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有阻料结构,所述阻料结构包括两个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的下表面均与两个所述导轨上表面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对叠层的电路板进行阻料的效果,避免叠层电路板被传送至探针机构内而影响电路板正常检测,且利用电磁铁和电动伸缩杆的配合,有效避免传统阻料对电路板造成的磨损,从而一定程度提高电路板生产质量,降低产品报废率。降低产品报废率。降低产品报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路板生产完成后,一般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检测以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其中需要通过探针来检测电路板的触电,而为了提高检测设备的智能自动化程度,一般会用到自动检测设备,由机箱、探针机构、导轨、滑轮组成。
[0003]现有技术诸如公开号为CN101806856B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路板检测机,该专利采用机箱1、电路板输送装置、探针机构2和微机控制系统3,同时利用现有技术的电路板检测仪构成一整体进行工作,来解决治具式检测及治具配套电脑等设备检测,通过电路板检测仪检测拼板,人工搬动独一小片检测的问题。
[0004]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该装置是通过槽边上沿对叠层的电路板进行阻料,但是在阻止电路板叠层移动时,通过槽边上沿阻止电路板移动时,叠层电路板之间在彼此靠近一侧滑动,因此会使两个电路板之间互相摩擦滑动,从而容易导致电路板之间摩擦损毁而降低电路板生产质量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槽边上沿阻止电路板移动时,叠层电路板之间在彼此靠近一侧滑动,因此会使两个电路板之间互相摩擦滑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箱和自动检测系统,所述机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探针机构,所述机箱上表面相对于探针机构下方的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导轨,所述机箱上表面相对于两个导轨之间的位置均匀传动连接有若干个滑轮,两个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有阻料结构,所述阻料结构包括两个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的下表面均与两个所述导轨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框,所述滑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铁板,所述导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下表面与铁板相吸附,所述导轨上表面相对于电动伸缩杆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视觉检测器。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对叠层的电路板进行阻料的效果,避免叠层电路板被传送至探针机构内而影响电路板正常检测,且利用电磁铁和电动伸缩杆的配合,有效避免传统阻料对电路板造成的磨损,从而一定程度提高电路板生产质量,降低产品报废率。
[0008]优选的,所述导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断电器,所述断电器与机箱上表面最外侧的滑轮电性连接。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利用断电器将最外侧滑轮进行断电,使最外侧滑轮上
电路板无法继续移动,断电器起到进一步提高装置自动化的作用。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导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利用两个导向板可使人员快速准确地将电路板移动至两个导轨之间。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橡胶垫。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夹板利用防滑垫对电路板进行夹持,防滑垫不仅提高夹板摩擦力也避免夹板对电路板之间产生磨损的情况。
[0014]优选的,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导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机箱上表面相对于气缸一侧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机箱的一侧开设有侧槽,所述矩形槽与侧槽相连通,所述侧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废料盒。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可将不良品与良品进行提前分离的效果,从而节省后续人员在逐个挑分不良品的步骤,从而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0016]优选的,所述废料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废料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板。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拉动拉板借助拉杆带动废料盒移动,拉板起到方便将废料盒从机箱一侧侧槽内抽出的作用。
[0018]优选的,所述机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截面呈“U”形,所述挡板位于机箱上表面矩形槽的位置。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利用挡板可避免气缸推动力量过大而使不良品电路板从机箱上表面矩形槽上方滑出,且借助截面呈“U”形的挡板可使移动中的电路板掉落至废料盒内。
[0020]优选的,所述机箱的一侧设有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包括导流布,所述导流布的一侧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布远离机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机箱靠近导流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所述导流布位于收集盒内,所述收集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滑动贯穿有圆杆,所述长杆的圆弧面开设有圆孔,所述长杆圆弧面圆孔的内壁与圆杆滑动连接。
[002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对未及时移走的电路板进行临时收集的效果,从而避免电路板被滑轮传送过程中为及时移走而掉落至地面,以此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以及电路板良品的完整性。
[0022]优选的,所述圆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杆和固定板固定连接。
[002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拉动圆杆带动弹簧伸缩,借助弹簧与固定板的固定和起到辅助限位圆杆的作用。
[0024]优选的,所述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机箱启停模块,探针检测模块、滑轮模块、电动伸缩杆模块、电磁铁模块、视觉检测模块、断电模块,气缸模块,所述机箱启停模块的输出端与探针检测模块、滑轮模块、视觉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视觉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
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铁模块和断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断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最外侧滑轮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探针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气缸模块电性连接。
[002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利用各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使装置更具智能化。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阻料结构,当需要对电路板进行触电检测时,首先启动机箱,机箱启动驱动滑轮和探针机构启动,随后将电路板借助导向板移动至两个导轨之间的滑轮表面,利用两个导向板可使人员快速准确地将电路板移动至两个导轨之间,滑轮带动电路板向靠近探针机构的一侧移动,电路板出现叠层移动情况时,被视觉检测器检测,此时视觉检测器驱动电动伸缩杆移动,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带动滑框移动,固定架通过滑框带动夹板和铁板移动,防滑垫通过夹板与叠层的电路板挤压,防滑垫不仅提高夹板摩擦力也避免夹板对电路板之间产生磨损的情况,而电磁铁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输出后开启磁吸力,电磁铁的磁性使铁板与电磁铁相吸,夹板通过铁板带动固定架从滑框内滑动,防滑垫通过夹板带动叠层的电路板相互脱离,此时传动的滑轮上只有单层电路板,而视觉检测器驱动电动伸缩杆过程中驱动断电器,断电器驱动最外侧滑轮停止,使滑轮上的电路板无法继续移动,单层电路板通过前方滑轮传送至探针机构下方进行触电检测,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箱(1)和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探针机构(2),所述机箱(1)上表面相对于探针机构(2)下方的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导轨(3),所述机箱(1)上表面相对于两个导轨(3)之间的位置均匀传动连接有若干个滑轮(4),两个所述导轨(3)的上表面设有阻料结构(5),所述阻料结构(5)包括两个电动伸缩杆(501),两个电动伸缩杆(501)的下表面均与两个所述导轨(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框(502),所述滑框(5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架(503),所述固定架(503)远离电动伸缩杆(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504),所述夹板(5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铁板(505),所述导轨(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6),所述连接板(50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磁铁(507),所述电磁铁(507)的下表面与铁板(505)相吸附,所述导轨(3)上表面相对于电动伸缩杆(501)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视觉检测器(5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断电器(509),所述断电器(509)与机箱(1)上表面最外侧的滑轮(4)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轨(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10),两个所述连接杆(510)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5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504)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512),所述防滑垫(512)为橡胶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的上表面设有辅助结构(6),所述辅助结构(6)包括气缸(61),所述气缸(61)的下表面与导轨(3)固定连接,所述气缸(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62),所述机箱(1)上表面相对于气缸(61)一侧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毓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宗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