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预处理大豆蛋白制备含有槲皮素的乳液凝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635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9
挤压预处理大豆蛋白制备含有槲皮素的乳液凝胶的方法,属于大豆蛋白加工技术领域。为了运载槲皮素并提升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压预处理大豆蛋白制备含有槲皮素的乳液凝胶的方法,具体是以脱脂后的天然大豆蛋白为原料,利用挤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压预处理大豆蛋白制备含有槲皮素的乳液凝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豆蛋白加工
,具体涉及挤压预处理大豆蛋白制备含有槲皮素的乳液凝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运载槲皮素的载体较多,有乳液、颗粒、纤维、胶束、凝胶和脂质体等。这些载体运载槲皮素后,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槲皮素水溶性低、化学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但是,当这些载体运载槲皮素后,对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保护作用的效果并不相同。考虑到食品安全性的问题,这些载体都选用了食品基质的生物大分子作为原料进行制备。然而,天然的食品生物大分子自身性质有一些不足,为了制备的载体性能更优越,往往会对这些蛋白质进行改性。目前,制备蛋白质乳液凝胶时,多采用单一的改性方法,如只用物理改性(单独使用挤压、单独使用超声等),只用化学改性(单独使用碱法多酚共价结合法、单独使用磷酸化法、单独使用琥珀酰化法等)。并未发现利用多种改性方法结合的方式改性蛋白质并用于制备乳液凝胶进而提升槲皮素抗氧化活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运载槲皮素并提升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挤压预处理大豆蛋白制备含有槲皮素的乳液凝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4](1)碱法多酚共价结合改性大豆蛋白:将大豆蛋白冻干粉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并在室温下搅拌2h,制得浓度为2g/100mL的大豆蛋白溶液,于4℃水化过夜;将大豆蛋白溶液的pH调节至9.0,加入阿魏酸,使阿魏酸在大豆蛋白溶液中的浓度为150μmol/g蛋白,于室温下磁力搅拌12h;将混合液pH调节至7.0,然后装入透析袋中,用磷酸盐缓冲溶液透析24h,经冷冻干燥获得改性大豆蛋白;
[0005](2)挤压处理进一步改性大豆蛋白:向步骤(1)获得的改性大豆蛋白中加入蒸馏水,将改性大豆蛋白的含水量调节至30%

70%,静置24h平衡水分,进行挤压处理,挤压处理后的样品于干燥箱中45℃烘干至恒重,研磨成粉,制备得到挤压

碱法多酚共价结合复合改性大豆蛋白;
[0006](3)将步骤(2)获得的复合改性大豆蛋白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于室温下搅拌2h,置于4℃水化过夜,获得复合改性大豆蛋白溶液;将20mg槲皮素溶解于65℃的3mL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中,加入10mL大豆油,于65℃加热30min,除去乙醇,获得含有槲皮素的大豆油;取10mL复合改性大豆蛋白溶液,加入1.76mL含有槲皮素的大豆油,经避光搅拌和均质获得粗乳液;将粗乳液置于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中,于400W,25℃水浴的条件下处理15min,经低速离心去除气泡后加入葡糖糖酸内酯调节pH为4.5,磁力搅拌后置于4℃冷藏12h即得乳液凝胶。
[0007]进一步地限定,步骤(1)所述大豆蛋白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将脱脂大豆粉与超纯水按照1g:10mL的料液比混合,pH调节至8.5,水浴搅拌2h,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至4.5,静
置2h,离心取沉淀,利用超纯水溶解,调节pH至7.0得到大豆蛋白,经冻干获得大豆冻干粉。
[0008]进一步地限定,步骤(1)和步骤(3)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2mol/L,pH为7.0。
[0009]进一步地限定,步骤(1)中利用2mol/L的NaOH溶液和2mol/L的HCl溶液调节pH。
[0010]进一步地限定,步骤(1)所述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为8000

14000Da。
[0011]进一步地限定,步骤(1)所述透析每6h换一次磷酸盐缓冲溶液,以确保去除游离的酚类物质。
[0012]进一步地限定,步骤(2)是将改性大豆蛋白的含水量调节至40%。
[0013]进一步地限定,步骤(2)所述挤压处理的条件为主机螺杆转速300r/min,喂料区螺杆转速200r/min,挤压温度从第一区到第五区分别为175℃,140℃,120℃,100℃,60℃。
[0014]进一步地限定,步骤(3)所述复合改性大豆蛋白与磷酸缓冲溶液的料液比为1g:10mL。
[0015]进一步地限定,步骤(3)所述避光搅拌为避光磁力搅拌2h。
[0016]进一步地限定,步骤(3)所述均质的条件为10000rpm,2.5min。
[0017]进一步地限定,步骤(3)所述低速离心的条件为1000rpm,搅拌1min。
[0018]进一步地限定,步骤(3)所述葡萄糖酸内酯的终浓度15mg/mL。
[0019]进一步地限定,步骤(3)所述磁力搅拌时间为30s,磁力搅拌后于40℃反应2h。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保护槲皮素抗氧化活性的乳液凝胶。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以天然大豆蛋白、超声波改性大豆蛋白、挤压处理改性大豆蛋白、自由基法多酚共价结合改性大豆蛋白、碱法多酚共价结合改性大豆蛋白和挤压

碱法多酚共价结合复合改性大豆蛋白为凝胶基质制备运载槲皮素的大豆蛋白乳液凝胶。通过研究天然大豆蛋白和改性大豆蛋白槲皮素乳液和乳液凝胶的基本性质,考察不同改性方法对槲皮素乳液凝胶体外消化规律的影响,探讨大豆蛋白乳液凝胶运载体系对槲皮素抗氧化活性的保护作用,确定了最佳的大豆蛋白改性方法,进而得到了改性大豆蛋白制备含有槲皮素的乳液凝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具体是以脱脂后的天然大豆蛋白为原料,利用挤压

碱法多酚共价结合复合改性天然大豆蛋白,采用复合改性后的大豆蛋白制成含有槲皮素的乳液凝胶。
[0023]本专利技术为疏水性营养素物质槲皮素提供了优良的载体,同时也能为运载其他疏水性物质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选用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消除了使用传统合成型凝胶基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采用物理改性、多酚改性和物理

多酚复合改性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大豆蛋白乳化性能和凝胶性能,使其制备的乳液凝胶运载性能更加优良,并且成本较低,适合应用于工业生产。与天然大豆蛋白制备的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相比,采用改性后的大豆蛋白制备的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特别是复合改性后的大豆蛋白制备的大豆蛋白乳液凝胶),运载槲皮素的包封效果更好、生物利用率更高、对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保护作用的效果更强。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大豆蛋白冻干粉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及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材料、试剂、方法和仪器,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试剂、方法和仪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
[0026]天然大豆蛋白的制备:
[0027]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大豆蛋白冻干粉为天然大豆蛋白,其制备流程图见图1,大豆蛋白冻干粉以脱脂大豆粉(将脱脂豆粕磨粉后过50目筛)为原料进行制备,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挤压预处理大豆蛋白制备含有槲皮素的乳液凝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碱法多酚共价结合改性大豆蛋白:将大豆蛋白冻干粉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并在室温下搅拌2h,制得浓度为2g/100mL的大豆蛋白溶液,于4℃水化过夜;将大豆蛋白溶液的pH调节至9.0,加入阿魏酸,使阿魏酸在大豆蛋白溶液中的浓度为150μmol/g蛋白,于室温下磁力搅拌12h;将混合液pH调节至7.0,然后装入透析袋中,用磷酸盐缓冲溶液透析24h,经冷冻干燥获得改性大豆蛋白;(2)挤压处理进一步改性大豆蛋白:向步骤(1)获得的改性大豆蛋白中加入蒸馏水,将改性大豆蛋白的含水量调节至30%

70%,静置24h平衡水分,进行挤压处理,挤压处理后的样品于干燥箱中45℃烘干至恒重,研磨成粉,制备得到挤压

碱法多酚共价结合复合改性大豆蛋白;(3)将步骤(2)获得的复合改性大豆蛋白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于室温下搅拌2h,置于4℃水化过夜,获得复合改性大豆蛋白溶液;将20mg槲皮素溶解于65℃的3mL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中,加入10mL大豆油,于65℃加热30min,除去乙醇,获得含有槲皮素的大豆油;取10mL复合改性大豆蛋白溶液,加入1.76mL含有槲皮素的大豆油,经避光搅拌和均质获得粗乳液;将粗乳液置于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中,于400W,25℃水浴的条件下处理15min,经低速离心去除气泡后加入葡糖糖酸内酯调节pH为4.5,磁力搅拌后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晶赵青山付茂辉张晓松王菊兵阮鑫璇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