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34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用于带动患者腿部进行弯曲往复运动;底座,所述引导构件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一移动杆移动,使第一移动杆推动背板或拉动背板,从而让背板相对于支撑座转动,通过支撑座对患者背部支撑,通过支撑座对患者臀部支撑,通过前挡板对患者前方阻挡,从而让患者维持稳定的训练姿态,让患者进行训练时,与现有康复器械使用时需要护理人员协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护理人员协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不仅节省了人力,也降低了患者训练时的心理负担。担。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康复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患者在康复后,身体机能相对于患病前有所下降,为了恢复患者身体机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现有康复器械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患者自身维持稳定姿态进行训练。
[0003]由于患者康复初期体能较差,患者自身无法维持稳定的姿态进行训练,因此现有康复器械使用时需要护理人员协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不仅浪费了人力,也增加了患者训练时的心理负担,并且现有的康复器械只是对患者腿部进行简单的训练,无法依据患者的训练情况和康复情况实时调节,降低了患者的训练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需要护理人员协同患者进行训练和无法依据患者调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用于带动患者腿部进行弯曲往复运动;底座,所述引导构件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顶部靠近引导构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引导构件的一侧,且支撑座用于支撑患者的臀部;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固定连接于支撑座靠近引导构件的一侧;背板,所述背板转动连接于支撑座相背于前挡板的一侧;伸缩构件,所述伸缩构件转动连接于背板相背于支撑座的一侧与底座之间,且伸缩构件用于推动背板或拉动背板。
[0006]优选地,所述引导构件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且基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延伸至基架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且连接轴靠近基架内部的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两个所述脚踏相对平行。
[0007]优选地,所述基架内部靠近主动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主动轮啮合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轴圆周面靠近主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与主动轮同步转动;所述基架内部靠近同步轮的一侧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伸缩端靠近主动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移动杆。
[0009]优选地,所述底座顶部靠近基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移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屏幕。
[0010]优选地,所述伸缩构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部转动连接于底座的顶部,且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的顶部与背板的一侧转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一移动杆移动,使第一移动杆推动背板或拉动背板,从而让背板相对于支撑座转动,通过支撑座对患者背部支撑,通过支撑座对患者臀部支撑,通过前挡板对患者前方阻挡,从而让患者维持稳定的训练姿态,让患者进行训练时,与现有康复器械使用时需要护理人员协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相比,本技术无需护理人员协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不仅节省了人力,也降低了患者训练时的心理负担。
[0013](2)本技术通过第三电动推杆带动第三移动杆移动,使第三移动杆接触同步轮,从而增加同步轮的转动难度,通过调节第三移动杆的移动距离,即可调节同步轮的转动难度,进而调节主动轮的转动难度,让装置可以依据患者的训练情况和康复情况实时调节,提高了患者的训练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卸下扶手的正视图;
[0016]图3为图2的后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基架的内部结构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主动轮和同步轮连接时的侧视图;
[0019]图中:1、底座;2、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移动杆;4、背板;5、扶手;6、支撑座;7、前挡板;8、基架;9、连接轴;10、脚踏;11、屏幕;12、同步轮;13、第二移动杆;14、第二电动推杆;15、主动轮;16、第三电动推杆;17、第三移动杆;18、电机;19、辅助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2]一种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包括:
[0023]引导构件,引导构件用于带动患者腿部进行弯曲往复运动;
[0024]底座1,引导构件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底座1顶部靠近引导构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扶手5;
[0025]支撑座6,支撑座6固定连接于引导构件的一侧,且支撑座6用于支撑患者的臀部;
[0026]前挡板7,前挡板7固定连接于支撑座6靠近引导构件的一侧;
[0027]背板4,背板4转动连接于支撑座6相背于前挡板7的一侧;
[0028]伸缩构件,伸缩构件转动连接于背板4相背于支撑座6的一侧与底座1之间,且伸缩构件用于推动背板4或拉动背板4。
[00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患者需要进行腿部康复训练时,通过支撑座6对患者臀部支撑,患者调节位置完毕后,患者将双脚放置于引导构件上,通过前挡板7对患者前方阻挡,通过伸缩构件工作,从而推动背板4或拉动背板4,使背板4相对于支撑座6转动,通过背板4对
患者背部支撑,通过扶手5对患者双手支撑,从而让患者自身维持稳定姿态,通过引导构件带动患者腿部进行弯曲往复运动,从而对患者腿部进行康复训练。
[0030]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关于上述引导构件:
[0031]如图1

图5所示,引导构件包括基架8;
[0032]基架8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且基架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9;
[0033]连接轴9延伸至基架8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10,且连接轴9靠近基架8内部的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5;
[0034]两个脚踏10相对平行。
[00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患者在支撑座6上维持稳定姿态后,患者需要进行腿部康复训练时,将患者的两个脚掌分别放置于两个脚踏10上,脚掌放置完毕后,患者往复弯曲腿部,从而带动连接轴9相对于基架8转动,通过连接轴9带动主动轮15转动,从而让患者进行腿部的康复训练。
[0036]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的,基架8内部靠近主动轮1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18;
[0037]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辅助轮19;
[0038]辅助轮19与主动轮15啮合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用于带动患者腿部进行弯曲往复运动;底座(1),所述引导构件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引导构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扶手(5);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固定连接于引导构件的一侧,且支撑座(6)用于支撑患者的臀部;前挡板(7),所述前挡板(7)固定连接于支撑座(6)靠近引导构件的一侧;背板(4),所述背板(4)转动连接于支撑座(6)相背于前挡板(7)的一侧;伸缩构件,所述伸缩构件转动连接于背板(4)相背于支撑座(6)的一侧与底座(1)之间,且伸缩构件用于推动背板(4)或拉动背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构件包括基架(8);所述基架(8)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且基架(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延伸至基架(8)外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10),且连接轴(9)靠近基架(8)内部的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5);两个所述脚踏(10)相对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8)内部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锋孙明举宋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英龙联合智造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