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接触片的端子、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572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1
一种即使在与对象端子接触的触点部的弹力被加强部强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对象端子的插入的端子、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是具有从近前朝向里面供对象端子插入的端子插入空间的端子。端子插入空间通过对第一以及第二侧壁的侧边缘侧彼此进行折叠而形成为大致筒状。在配置于接近端子插入空间一侧的、第一侧壁的侧边缘侧沿着对象端子的插入方向设置有被支承为悬臂梁状的接触片。在被配置于远离端子插入空间的一侧的、第二侧壁的侧边缘侧沿着对象端子的插入方向设置有在高度方向加强接触片的被支承为悬臂梁状的加强部。设置于接触片的与对象端子接触的触点部与接触片的支承部相比,在插入方向位于里侧。在插入方向位于里侧。在插入方向位于里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接触片的端子、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人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接触片的端子、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申请日为“2018年07月20日”、申请号为“201810803556.2”这一母案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通过折叠侧壁的侧边缘侧彼此而形成为大致筒状的端子插入空间的端子,特别是涉及在该端子插入空间具有与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片的端子。

技术介绍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端子的一个例子。该端子在前端侧具备具有插入对象侧的雄型端子的端子插入口的矩形筒状的端子插入空间,该端子插入空间还具备从构成端子插入空间的一方的面向前端侧突出并且朝向对置的筒壁弯曲、相互重叠的一对弹性接触片。
[0004]在相互重叠的一对弹性接触片中、配置于接近对置的筒壁的一侧的第一弹性接触片设置有触点部,触点部在对象侧的雄型端子被插入端子插入空间时与该雄型端子接触。另一方面,被配置于远离对置的筒壁的一侧的第二弹性接触片与第一弹性接触片重叠,由此能够作为对第一弹性接触片施加弹力等的加强部而发挥功能。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154944号
[0006]根据专利文献1的结构,能够利用第二弹性接触片来加强第一弹性接触片的弹力,但这里,由于与设置于第一弹性接触片的对象端子接触的触点部与支承第一弹性接触片的支承部相比,在雄型端子的插入方向被定位于近前侧,所以在对象端子插入的初始阶段中,对象端子将在受到比较大的力的状态下与触点部碰撞,因此存在由该碰撞妨碍对象端子的插入的担忧。特别是在设置了加强第一弹性接触片的第二弹性接触片的情况下,由于触点部的弹力被强化,所以该问题变得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与对象端子接触的触点部的弹力通过加强部而被强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对象端子的插入的端子、使用了该端子的电缆侧连接器以及使用了该电缆侧连接器的电缆连接器装置。
[000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是具有供对象端子从近前朝向里侧插入的端子插入空间的端子,上述端子插入空间通过将第一侧壁的侧边缘侧以及第二侧壁的侧边缘侧彼此折叠而形成为筒状,上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在宽度方向相互分离且在高度方向分别具有高度,在配置于接近上述端子插入空间一侧的、上述被折叠的上述第一侧壁的侧边缘侧,沿着上述对象端子的插入方向设置有接触片,该接触片以在上述高度方向能够弹性位移的状态被支承为悬臂梁状,在配置于远离上述端子插入空间一侧
的、上述被折叠的上述第二侧壁的侧边缘侧,沿着上述对象端子的插入方向设置有加强部,该加强部在上述高度方向加强上述接触片且被支承为悬臂梁状,设置于上述接触片的与上述对象端子接触的触点部与上述接触片的支承部相比,在上述插入方向位于里侧。
[0009]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端子,仅将对象端子某种程度地插入端子插入空间后便能够使该对象端子与接触片接触,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对象端子的插入。在本构成中,特别是接触片的弹力被加强部强化,为了插入对象端子所需的力比通常大,所以能够得到更大的效果。
[0010]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中,优选上述接触片的触点部与上述接触片的支承部相比,在上述高度方向更接近在上述高度方向与上述接触片对置的上述端子插入空间的内壁。根据该结构,对象端子逐渐地受到力,并且与接触片的触点部接触,能够顺利地进行对象端子的插入。
[001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中,优选上述接触片的自由端在上述高度方向与上述加强部对置。
[0012]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加强部加强接触片中强度最弱的自由端,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确保与对象端子的接触压,并且能够更可靠地提高接触片的耐久性。
[001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中,上述加强部的侧缘也可朝向与上述接触片相反的一侧的上述加强部的面折回,在折回的上述加强部的侧缘也可形成有被支承为悬臂梁状的矛形锁定用的片。
[0014]将加强部的侧边缘侧折回,由此能够提高加强部的强度。另外,将加强部的侧边缘侧支承为悬臂梁状,由此能够将加强部的侧边缘侧作为矛形锁定用的片来使用。
[0015]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中,优选上述矛形锁定用的片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与上述高度方向的双方的剖面中具有大致L字形状。
[0016]将剖面形状设为大致L字,由此能够强化矛的强度。
[0017]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中,上述接触片在该接触片的支承部的附近,也可具有使上述接触片的面在上述高度方向隆起的隆起部。
[0018]通过设置隆起部,能够根据隆起的方向以及程度来调整接触片的支承力,由此能够控制接触片的弹性。
[0019]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中,在沿上述高度方向与上述接触片的触点部对置的上述端子插入空间的内壁,也可设置有在上述高度方向向上述端子插入空间侧突出的凸部。
[0020]设置凸部,由此能够利用该凸部与接触片调整对象端子的高度方向的插入距离,能够更可靠地将对象端子定位在端子插入空间的规定位置。
[002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中,优选上述加强部被支承部支承为悬臂梁状,上述加强部的自由端侧与上述加强部的支承部相比,在上述插入方向位于里侧。
[0022]与接触片相同,将加强部作为加强片而形成,与支承部相比将其自由端侧在插入方向定位在里侧,由此能够在与接触片的动作同步的状态下使加强片动作,能够强化接触片的弹力并且能够顺利地进行对象端子的插入。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保持上述端子的外壳的连接器,提供一种具有该连接器以及与该连接器嵌合的对象连接器的连接器装置。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与对象端子接触的触点部的弹力被加强部强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对象端子的插入的端子、使用了该端子的电缆侧连接器以及使用
了该电缆侧连接器的电缆连接器装置。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端子的立体图。
[0026]图2是关于主体的图1的A

A线剖面立体图。
[0027]图3是主体的前面图。
[0028]图4是主体的侧视图。
[0029]图5是图3的B

B线剖视图。
[0030]图6是图4的C

C线剖视图。
[0031]图7是分段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端子的动作的剖视图。
[0032]图8是分段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端子的动作的剖视图。
[0033]图9是分段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端子的动作的剖视图。
[0034]图10是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0035]图11是仅连接器的中心线剖视图。
[0036]附图标记的说明
[0037]α

插入方向;β

宽度方向;γ

高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具有供对象端子从近前朝向里侧插入的端子插入空间,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插入空间通过将第一侧壁的侧边缘侧以及第二侧壁的侧边缘侧彼此折叠而形成为筒状,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在宽度方向相互分离且在高度方向分别具有高度,在配置于接近上述端子插入空间一侧的、上述被折叠的上述第一侧壁的侧边缘侧,沿着上述对象端子的插入方向设置有接触片,该接触片以在上述高度方向能够弹性位移的状态被支承为悬臂梁状,在配置于远离上述端子插入空间一侧的、上述被折叠的上述第二侧壁的侧边缘侧,沿着上述对象端子的插入方向设置有加强部,该加强部在上述高度方向加强上述接触片且被支承为悬臂梁状,设置于上述接触片的与上述对象端子接触的触点部与上述接触片的支承部相比,在上述插入方向位于里侧,在向上述端子插入空间插入上述对象端子之前,接触片处于在其曲部与上述加强部接触、而在相比上述曲部靠自由端侧在高度方向与上述加强部间形成了间隙的状态,并且形成于上述自由端侧的间隙设定为比形成于触点部侧的间隙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片的触点部与上述接触片的支承部相比,在上述高度方向更接近在上述高度方向与上述接触片对置的上述端子插入空间的内壁。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代勋野口贵充尽田保弘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