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70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其结构包括:穿戴槽、魔术贴、缠绕轴、限位层、固定主体,穿戴槽与魔术贴相通,缠绕轴内侧与魔术贴为一体化结构,限位层嵌入于缠绕轴的顶层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固定主体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固定壁的支架所定位的舒缓装置加持下,其能在固定壁与髋关节外层皮肉相互贴合接触的同时将舒缓装置的橡胶块与螺旋轴进行挤压,使得螺旋轴下压进入棘轮轴圆心后棘轮轴将带动两组衔接柱的推动组件进行在髋关节区域进行定点旋转,使得通过推动组件能对髋关节区域进行相应的推动按摩,进而减缓训练康复过程所产生的关节应激反应,减少关节区域所带来的酸痛感,进而提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有效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髋关节是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属多轴的球窝关节是人体中轴和下肢相连接的部位,以至于髋关节发生病变或脱臼等情况被修复后,其可通过特定的髋关节整复固定器将修复部位进行全方位固定与锁紧,使得通过固定器的固定加持下能帮助患者进行站立走动以及使髋关节所修复的区域能被固定防止训练过程产生的二次受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固定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固定器的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够将髋关节区域进行固定辅助,从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受固定器的区域强制限定下会形成髋关节区域受力幅度大于身体的其它区域,使得通过固定器限定的髋关节部位在训练中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同样会大于身体的其它部位,以至于会加重髋关节的劳累度,进而固定器无法将髋关节产生的应激反应进行处理,使之会降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有效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其结构包括:穿戴槽、魔术贴、缠绕轴、限位层、固定主体,所述穿戴槽与魔术贴相通,所述缠绕轴内侧与魔术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层嵌入于缠绕轴的顶层中心,所述固定主体与限位层相连接。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主体设有覆盖层、固定壁、拼装块、支架、舒缓装置,所述覆盖层与固定壁为一体,所述拼装块固定于固定壁的两侧,所述支架嵌入于固定壁当中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舒缓装置通过支架定位于固定壁的中心部位,所述舒缓装置与穿戴槽中心相通;所述覆盖层与固定壁均为精抛光形态,所述拼装块在固定壁两侧各设有一块,所述支架数量与拼装块为一致,所述舒缓装置两侧中点均与支架相衔接。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舒缓装置设有橡胶块、螺旋轴、棘轮轴、限定盘、衔接柱、推动组件,所述橡胶块安装于螺旋轴的上端,所述螺旋轴嵌入于棘轮轴的圆心部位并进行活动配合,所述棘轮轴与限定盘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衔接柱与棘轮轴外层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组件固定于衔接柱的终端区域,所述限定盘外层与支架进行定位连接并且与固定壁中心相贴合;所述橡胶块为圆盘形态,所述螺旋轴与棘轮轴圆心部位相匹配并且存在相应的间隙,并且棘轮轴底部圆心包含有相应的弹簧组件,所述限定盘在棘轮轴上下层均设有一块,所述衔接柱与推动组件在棘轮轴外层两侧各设有一组并且形成对称形态。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定盘内层设有实心层、推入辅助件、提升环、旋转腔、滚珠,所述实心层圆心被推入辅助件所贯穿,所述提升环与推入辅助件为同一圆心并且与推入辅助件外层相贴合,所述旋转腔与提升环相通,所述滚珠与旋转腔相通并嵌入于
实心层的内侧,所述推入辅助件与螺旋轴进行间隙配合;所述实心层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提升环上设有六颗滚珠,其与实心层内侧的滚珠均为一致,所述旋转腔环形精抛光形态。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入辅助件设有螺旋纹路、圆柱体、凸块,所述螺旋纹路贯穿于圆柱体的圆心部位,所述凸块焊接于圆柱体的外层,所述圆柱体通过凸块固定于实心层的圆心部位,所述螺旋纹路与螺旋轴相互匹配;所述螺旋纹路以竖直方位进行贯穿圆柱体的圆心部位,所述圆柱体外层一共设有四块方形凸块。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柱设有组装配件、强化体、磁吸块、定位组件、锁定槽,所述组装配件嵌入于强化体的左侧部位,所述磁吸块嵌入于强化体的左侧并与组装配件相通,所述定位组件安装于强化体的右侧边缘,所述锁定槽边缘与定位组件进行定位衔接,所述锁定槽贯穿于强化体的右侧中心,所述磁吸块通过组装配件与棘轮轴外层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装配组件与强化体相互垂直,所述强化体为碳钢材质所制成,所述定位组件在锁定槽外层一共设有三组,所述锁定槽为圆形形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块设有插块、基板、磁性主体、接触层,所述插块焊接于基板的下层部位,所述磁性主体与基板表层相贴合,所述接触层设置于磁性主体上层,所述基板通过插块固定于强化体的表层;所述插块在基板下端一共设有两块,所述基板、磁性主体、接触层的形状、面积均为一致。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固定主体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固定壁的支架所定位的舒缓装置加持下,其能在固定壁与髋关节外层皮肉相互贴合接触的同时将舒缓装置的橡胶块与螺旋轴进行挤压,使得螺旋轴下压进入棘轮轴圆心后棘轮轴将带动两组衔接柱的推动组件进行在髋关节区域进行定点旋转,使得通过推动组件能对髋关节区域进行相应的推动按摩,进而减缓训练康复过程所产生的关节应激反应,减少关节区域所带来的酸痛感,进而提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有效度。
[0011]2.本专利技术由限定盘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实心层圆心部位的推入辅助件的螺旋纹路以及圆柱体的凸块相互加持下能有效的提高螺旋轴与自身的垂直穿插稳定性,防止循环穿插过程产生的倾斜,进而利用旋转腔与提升环、滚珠的搭配下能与棘轮轴外层进行相互接触,使得棘轮轴旋转过程能推动滚珠与提升环进而提高棘轮轴带动衔接柱、推动组件的旋转平衡性。
[0012]3.本专利技术由衔接柱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强化体侧端的组装配件则能提高自身与棘轮轴外层的衔接牢固性,然后通过强化体表层的磁吸块能将自身与棘轮轴外层的间隙进行吸附消除,达成无间隙衔接效果,断绝了旋转过程形成的晃动与不稳定情况,并且通过定位组件与锁定槽可将推动组件的位置进行确定,提高推动组件在衔接柱上的位置性能,防止了持续与皮肉接触因阻力影响产生的锁定槽变形与自身位置的偏移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属于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属于一种固定主体内部改进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属于一种舒缓装置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属于一种限定盘改进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属于一种推入辅助件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属于一种衔接柱改进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属于一种磁吸块改进后分解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穿戴槽

1、魔术贴

2、缠绕轴

3、限位层

4、固定主体

5、覆盖层

51、固定壁

52、拼装块

53、支架

54、舒缓装置

55、橡胶块

551、螺旋轴

552、棘轮轴

553、限定盘

554、衔接柱

555、推动组件

556、实心层

a1、推入辅助件

a2、提升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其结构包括:穿戴槽(1)、魔术贴(2)、缠绕轴(3)、限位层(4)、固定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槽(1)与魔术贴(2)相通,所述缠绕轴(3)内侧与魔术贴(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层(4)嵌入于缠绕轴(3)的顶层中心,所述固定主体(5)与限位层(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5)设有覆盖层(51)、固定壁(52)、拼装块(53)、支架(54)、舒缓装置(55),所述覆盖层(51)与固定壁(52)为一体,所述拼装块(53)固定于固定壁(52)的两侧,所述支架(54)嵌入于固定壁(52)当中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舒缓装置(55)通过支架(54)定位于固定壁(52)的中心部位,所述舒缓装置(55)与穿戴槽(1)中心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舒缓装置(55)设有橡胶块(551)、螺旋轴(552)、棘轮轴(553)、限定盘(554)、衔接柱(555)、推动组件(556),所述橡胶块(551)安装于螺旋轴(552)的上端,所述螺旋轴(552)嵌入于棘轮轴(553)的圆心部位并进行活动配合,所述棘轮轴(553)与限定盘(554)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衔接柱(555)与棘轮轴(553)外层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组件(556)固定于衔接柱(555)的终端区域,所述限定盘(554)外层与支架(54)进行定位连接并且与固定壁(52)中心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盘(554)内层设有实心层(a1)、推入辅助件(a2)、提升环(a3)、旋转腔(a4)、滚珠(a5),所述实心层(a1)圆心被推入辅助件(a2)所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雨泽李继峰李卫华姜峰朱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