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566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涉及矫直辊润滑技术领域。该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包括输送辊道,通过矫直机本体开始工作使上矫直辊与下矫直辊对钢管一进行矫直工作并使钢管一带动左侧左转动轴与右侧右转动轴开始转动从而使左转动轴带动锥齿轮四使其转动且右转动轴带动锥齿轮二使其带动锥齿轮一开始转动由锥齿轮一通过链条带动小齿轮二开始转动带动顶部小齿轮一开始转动,使小齿轮一带动顶部竖块顺时针转动控制向左侧软管二内润滑液的数量与速度,当润滑液过多会挤压挡膜一与挡膜二使其张开并使润滑液堆积于底部过滤网顶部并通过过滤网向底部流出从而大大减缓了润滑液的流出避免浪费。从而大大减缓了润滑液的流出避免浪费。从而大大减缓了润滑液的流出避免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矫直辊润滑
,具体为一种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拉弯矫直机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设备,卷材从上下两排相互交错排列的辊子之间通过时因受到多次反复弯曲而得到的对形状缺陷的矫正。在拉弯矫直的过程中,需要对两个卷材的接头进行缝合,在缝合机缝合结束后,缝合接头通过随后的挤干辊时,若挤干辊处于压紧状态,缝合接头在通过挤干辊时会使得挤干辊表面产生划痕,磨损挤干辊,而磨损的挤干辊对产品表面也会产生影响,故需要经常换辊,严重影响生产时间。若将挤干辊抬起使缝合接头通过,缝合接头在通过清洗机后,接头中会存入大量的水,若将水带到张力辊上会使得张力辊产生腐蚀,影响产品质量。
[0003]公开号为CN 202741492 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矫直机,包括缩气缸与挤压槽,在利用挤压槽对于钢管进行矫直工作时常会由于钢管过多持续而对挤压槽造成损伤且挤压槽不能对大小不一的钢管进行很好的矫直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包括输送辊道、左传动轴、氧化铁皮和钢管二,所述左传动轴右侧转动连接上矫直辊,所述上矫直辊底部转动连接钢管一,所述钢管一底部转动连接下矫直辊,所述上矫直辊右侧转动连接右转动轴,所述钢管一固定连接于外框架内部,所述外框架顶部设置有洒液装置,所述洒液装置包括润滑剂仓、小齿轮二、锥齿轮一、锥齿轮二、锥齿轮三和锥齿轮四,所述润滑剂仓左侧底部固定连接软管一,所述软管一左侧固定连接单向水阀,所述单向水阀内部顶侧固定连接竖块,所述单向水阀内部底侧转动连接小齿轮一,所述小齿轮一顶部固定连接挡块,所述单向水阀左侧固定连接软管二,所述软管二左侧固定连接空心仓,所述空心仓内部左侧转动连接转轮一,所述空心仓内部右侧转动连接转轮二,所述转轮一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滑动板一,所述转轮二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滑动板二,所述空心仓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挡膜一,所述空心仓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挡膜二,所述空心仓内部底侧固定连接过滤网,所述空心仓顶部固定连接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左侧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正面转动连接齿轮,所述空心仓右侧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空气仓,所述空气仓顶部右侧固定连接竖杆,所述竖杆顶部转动连接风车,所述风车通过链条转动连接锥齿轮五,所述空气仓内部固定连接横杆,所述横杆内部转动连接旋杆,所述旋杆底部固定连接风扇,所述旋杆顶部固定连接锥齿轮六。
[0005]优选的,所述上矫直辊与下矫直辊分别有两个且均转动连接于钢管一的顶部与底部。
[0006]优选的,所述挡膜一与挡膜二共设置有两个且均固定连接于空心仓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输送辊道共设置有四个输送辊且固定连接于外框架左侧。
[0008]优选的,所述洒液装置共设置有两个。
[0009]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仓固定连接于氧化铁皮右侧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左传动轴左侧固定连接锥齿轮四且锥齿轮四左侧垂直啮合锥齿轮三。
[0011]优选的,所述右传动轴右侧固定连接锥齿轮二且锥齿轮二右侧垂直啮合锥齿轮一。
[0012]优选的,所述单向水阀正面底部转动连接有小齿轮一且小齿轮一底部啮合小齿轮二。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通过矫直机本体开始工作使上矫直辊与下矫直辊对钢管一进行矫直工作并使钢管一带动左侧左转动轴与右侧右转动轴开始转动从而使左转动轴带动锥齿轮四使其带动锥齿轮三转动且右转动轴带动锥齿轮二使其带动锥齿轮一开始转动由锥齿轮一通过链条带动小齿轮二开始转动使小齿轮二带动顶部小齿轮一开始转动,使小齿轮一带动顶部竖块顺时针转动控制向左侧软管二内润滑液的数量与速度,当锥齿轮三通过链条带动齿轮转动使齿轮带动底部滑动杆向右侧滑动从而使滑动杆带动底部空心仓左右滑动从而使润滑液均匀流到上矫直辊上,且当软管二内部的润滑液流入空心仓内部并存储于空心仓内部顶侧当润滑液过多则会挤压底部滑动板一与滑动板二使滑动板一带动转轮一且滑动板二带动转轮二转动使润滑液向空心仓内部底侧流动并存储于挡膜一与挡膜二的顶部,当润滑液过多会挤压挡膜一与挡膜二使其张开并使润滑液堆积于底部过滤网顶部并通过过滤网向底部流出从而大大减缓了润滑液的流出避免浪费。
[0015](2)该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当滑动杆带动底部空心仓左侧滑动使风车受风力影响开始转动并通过链条带动锥齿轮五转动使锥齿轮五带动底部锥齿轮六转动,使锥齿轮六通过底部旋杆带动底部风扇转动从而达到给上矫直辊与下矫直辊吹风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洒液装置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冷却装置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
[0020]图中1、输送辊道;2、左传动轴;3、上矫直辊;4、钢管一;5、氧化铁皮;6、钢管二;7、下矫直辊;8、右传动轴;9、外框架;10、洒液装置;101、润滑剂仓;102、软管一;103、单向水阀;104、竖块;105、小齿轮一; 106、挡块;107、小齿轮二;108、锥齿轮一;109、锥齿轮二;1010、软管二;1011、空心仓;1012、转轮一;1013、转轮二;1014、滑动板一;1015、滑动板二;1016、挡膜一;1017、挡膜二;1018、过滤网;1019、滑动杆; 1020、固定块;1021、齿轮;1022、锥齿轮三;1023、锥齿轮四;11、冷却装置;111、空气仓;112、竖杆;113、风车;114、锥齿轮五;115、横杆; 116、旋杆;117、风扇;118、锥齿轮六。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包括输送辊道1、左传动轴2、左传动轴2左侧固定连接锥齿轮四1023且锥齿轮四1023左侧垂直啮合锥齿轮三1022,氧化铁皮5和钢管二6,左传动轴2右侧转动连接上矫直辊3,上矫直辊3底部转动连接钢管一4,钢管一 4底部转动连接下矫直辊7,上矫直辊3与下矫直辊7分别有两个且均转动连接于钢管一4的顶部与底部,上矫直辊3右侧转动连接右转动轴8,钢管一4固定连接于外框架9内部,输送辊道1共设置有四个输送辊且固定连接于外框架9左侧,外框架9顶部设置有洒液装置10,洒液装置10包括润滑剂仓 101、小齿轮二107、单向水阀103正面底部转动连接有小齿轮一105且小齿轮一105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直机前弯管分选控制系统,包括输送辊道(1)、左传动轴(2)、氧化铁皮(5)和钢管二(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传动轴(2)右侧转动连接上矫直辊(3),所述上矫直辊(3)底部转动连接钢管一(4),所述钢管一(4)底部转动连接下矫直辊(7),所述上矫直辊(3)右侧转动连接右转动轴(8),所述钢管一(4)固定连接于外框架(9)内部,所述外框架(9)顶部设置有洒液装置(10),所述洒液装置(10)包括润滑剂仓(101)、小齿轮二(107)、锥齿轮一(108)、锥齿轮二(109)、锥齿轮三(1022)和锥齿轮四(1023),所述润滑剂仓(101)左侧底部固定连接软管一(102),所述软管一(102)左侧固定连接单向水阀(103),所述单向水阀(103)内部顶侧固定连接竖块(104),所述单向水阀(103)内部底侧转动连接小齿轮一(105),所述小齿轮一(105)顶部固定连接挡块(106),所述单向水阀(103)左侧固定连接软管二(1010),所述软管二(1010)左侧固定连接空心仓(1011),所述空心仓(1011)内部左侧转动连接转轮一(1012),所述空心仓(1011)内部右侧转动连接转轮二(1013),所述转轮一(1012)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滑动板一(1014),所述转轮二(1013)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滑动板二(1015),所述空心仓(1011)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挡膜一(1016),所述空心仓(1011)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挡膜二(1017),所述空心仓(1011)内部底侧固定连接过滤网(1018),所述空心仓(1011)顶部固定连接滑动杆(1019),所述滑动杆(1019)左侧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固定块(1020),所述固定块(1020)正面转动连接齿轮(1021),所述空心仓(1011)右侧设置有冷却装置(11),所述冷却装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明亮傅士刚侯俊坤于洪涛国伟军王文学郭宗城李栋王新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磐金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