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561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包括:(1)选择100%新能源送端电网中的关键节点,包括关键节点的电压等级和位置;(2)在关键节点上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所有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定交流电压有效值控制,其交流电压有效值指令值可以根据运行方式而改变;(3)根据典型工况下的送端系统的交流电压的变化情况,校核所选关键节点能否满足要求,如果无法满足要求,则增选更多关键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方法实施简单、可靠性高,能为未来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通用性强,理论上适用于多种拓扑结构的100%新能源送端电网,通过钳位关键节点的电压提升送端电网电压稳定性,在实际工程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工程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工程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输配电
,具体涉及一种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21~2025年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重点建设新疆、河西走廊、黄河上游和几字湾、金沙江上游和下游、雅砻江流域、冀北、松辽等九个大型陆上清洁能源基地。此外,我国将大力推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加快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和北部湾五大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0003]统筹推进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对于推动我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升级转型。对于陆上大规模新能源基地而言,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三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而能源消费中心位于中东部地区,因此需要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对新能源进行远距离外送。对于海上风电而言,研究表明,近海小规模风电场,交流输电、低频输电更具经济优势;对于远海大规模风电集群直流输电方式技术经济性更强。因此,无论是陆上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基地还是大规模远海风电集群,均需要研究直流送出的技术。
[0004]100%新能源发电基地电力电子化特征明显,理论上存在两种直流送出技术:第一种是常规直流输电技术,但是常规直流对电网短路比要求较高、直流闭锁会引发严重工频过电压、孤岛条件下送端电网存在黑启动等问题;另一种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无需同步机电源支撑,能为100%新能源送端电网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基准,并能提供黑启动电源,更适用于运行工况复杂多变的100%新能源发电基地送出。截至目前,已投产的远海风电场基本采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

HVDC)送出。
[0005]随着100%新能源发电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能源基地呈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

100%新能源发电基地送端交流系统等级较多,可能包含35kV、110kV、 220kV或500kV等多个电压等级;

100%新能源发电基地占据面积越来越大,海上风电场可以达到数百平方公里,而陆上100%新能源送端电网更是可以达到数万平方公里。上述两点因素导致100%新能源发电基地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中送端换流站和新能源场站之间电气距离较远,送端整流站对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电压控制范围有限,新能源场站并网点较弱的电压支撑强度可能会导致送端电网稳定性问题。
[0006]到目前为止,已公开的绝大多数文献并未详细考虑送端电网的多电压等级和长距离线路;为了提升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运行稳定性,进一步发挥100%新能源基地的技术经济性优势,很有必要对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该方法实施简单,通用性强,能够提升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在实际工程中有巨
大的使用价值。
[0008]一种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从100%新能源送端电网中选取关键节点;
[0010](2)在各关键节点上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0011](3)根据典型工况下节点电压的变化情况,判断电网是否满足校核要求,若不满足则增选更多的关键节点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直至电网满足校核要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100%新能源送端电网包含有多个新能源场站,所述新能源场站可以是光伏电站、陆上风电场或海上风电场,新能源场站接入交流系统后经过多次升压后汇集至送端整流站。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对于电网中的所有节点(即交流母线),这些节点的电压等级总共有多组(如35kV、110kV、220kV或500kV等),从次高电压等级的节点中选取若干节点即作为所述的关键节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安装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定交流电压有效值控制,其交流电压有效值的指令值可根据运行方式进行调整,使其控制在 0.95~1.05p.u.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典型工况包括以下两种:
[0016]典型工况1:电网健全或发生N

1故障情况下新能源场站功率变化时;
[0017]典型工况2:电网中所有新能源场站功率阶跃至0时。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校核要求如下:
[0019]对应典型工况1下,校核要求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不越限且电网所有节点电压在0.95~1.05p.u.之间,所述容量不越限即要求在维持关键节点电压为指令值前提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向对应关键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不超过其自身容量;
[0020]对应典型工况2下,校核要求为:电网所有节点的暂态电压有效值不超过 1.3p.u.。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增选关键节点的方式为:当电网不能满足校核要求时,则按电压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电网中增选若干节点作为关键节点,并为增选的关键节点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直至电网满足校核要求。
[0022]进一步地,所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交流电压有效值的指令值可采用电压

无功下垂控制算法确定。
[002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基于不同电压等级交流母线上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本地控制,该方法实施简单、可靠性高,能为未来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0025]2.本专利技术通用性强,理论上适用于多种拓扑结构的100%新能源送端电网,通过不同电压等级交流母线电压钳位控制提升送端电网电压稳定性,在实际工程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经柔直送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100%新能源送端电网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能源厂站35kV母线交流电压有效值的仿真波形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220kV电压钳位母线交流电压有效值的仿真波形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500kV高压汇集母线交流电压有效值的仿真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2]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1)选择100%新能源送端电网中的关键节点,包括关键节点的电压等级和位置,所有关键节点依次编号为N1~N
m

[003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100%新能源送端电网包含有多个新能源场站,其中新能源场站可以是光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0%新能源送端电网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100%新能源送端电网中选取关键节点;(2)在各关键节点上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3)根据典型工况下节点电压的变化情况,判断电网是否满足校核要求,若不满足则增选更多的关键节点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直至电网满足校核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00%新能源送端电网包含有多个新能源场站,所述新能源场站可以是光伏电站、陆上风电场或海上风电场,新能源场站接入交流系统后经过多次升压后汇集至送端整流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对于电网中的所有节点,这些节点的电压等级总共有多组,从次高电压等级的节点中选取若干节点即作为所述的关键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安装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定交流电压有效值控制,其交流电压有效值的指令值可根据运行方式进行调整,使其控制在0.95~1.05p.u.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压钳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任刘文韬董怡滟徐政黄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