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茶生产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35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茶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摘:采摘临沂市莒南县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采摘鲜叶用竹匾在阴凉通风处及时摊放,保持厚度均匀,且后期不可翻动;步骤S2、萎凋:摊青后,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室温控制在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茶生产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白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白茶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临沂市莒南县作为最早“南茶北引”的重要县区,经过50多年的培育发展,茶业产业已成为全县重要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莒南茶叶品种不断丰富;从传统的绿茶为主,逐渐向“红茶”“白茶”“乌龙茶”延伸。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0003]白茶的制作过程全程人工参与生产加工,这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对其内在品质有着明确的要求,对白茶品质的控制,其外形与内质相互联系,但是现有的生产加工工艺在萎凋步骤过程中,对时间的控制不明确,容易导致萎凋时间不足或者过度,在温度高时,则由于多酚类物质氧化缩合反应过于剧型引起红变,在温度低时,则叶色变黑,甚至引起霉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白茶生产加工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茶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采摘:采摘临沂市莒南县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采摘鲜叶用竹匾在阴凉通风处及时摊放,保持厚度均匀,且后期不可翻动;
[0007]步骤S2、萎凋:摊青后,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室温控制在18

32℃,相对湿度60

80%,全程通风;
[0008]步骤S3、并筛:将萎凋后的茶叶平摊于干燥洁净的地板上,萎凋36h后进行第一次赤筛,萎凋48h后进行第二次赤筛,夏季室温控制在30

32℃,相对湿度20%,并筛厚度在25

35cm,温度控制22

25℃,时间2

4h;
[0009]步骤S4、理条:理条以短时轻压为主,高嫩度萎叶以不压轻揉3

5min,中档叶轻压5

10min,低档叶重压10

20min,至叶片卷缩呈指条形即可;
[0010]步骤S5、烘焙:采用烘笼烘培的方式进行烘焙,采用以下方式:
[0011]a、初烘:萎凋叶含水量为60

90%时,先用90

100℃明火初烘,至含水量10%时下笼,烘焙用时10

15min;
[0012]b、复烘:萎凋叶含水量为10%后,每笼摊叶0.75kg,摊凉后再用70

80℃暗火复烘,至含水量5%以内,烘培时间15

20min;
[0013]步骤S6、筛选:利用茶业的重量、体积、形状和挡风面大小的差别,对茶叶进行分级,同时除去茶叶中的茶梗,然后手选不合格的茶叶;
[0014]步骤S7、保存: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

5℃,冰库取出的
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0015]优选地,在步骤S1中,采摘大白、水仙茶树品种或群体种的芽、叶、嫩茎为原料,采单芽制作为白毫银针,采一芽一至二叶制作白牡丹,采一芽二至三叶制作贡眉,采一至三叶带驻芽嫩梢或叶片制作寿眉。
[0016]优选地,在步骤S5中,在烘焙的时候中间轻翻2

3次。
[0017]优选地,在步骤S2中白茶萎凋的总时间在36

72h之间。
[0018]优选地,在步骤S6中,筛选通过分筛、都筛、撩筛三个步骤进行,在一定风力作用下分离出茶叶,将茶叶分为轻茶叶和重茶叶。
[0019]优选地,在步骤S2中,春茶温度18

25℃,相对湿度67

80%;夏秋茶温度30

32℃,相对湿度60

75%;加温萎凋时,室内温度29

30℃,相对湿度65

70%。
[0020]优选地,萎凋时的萎凋叶含水量:在正常气候,萎调叶含水量掌握18

20%,进行并筛;在不正常气候,萎凋叶含水量掌握18

26%,进行烘焙。
[0021]优选地,在步骤S5中,焙笼焙茶的数量,萎凋至含水量为80

90%的,每焙萎凋叶2

2.5斤;萎凋至含水量为60

70%的,每焙萎凋叶1.5

2斤。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利用室内加温萎凋,完全可以克服春季雨天制茶困难,缩短萎凋时间,在采取较高温度萎凋时,还须考虑间歇加温方式,让嫩梢芽叶中各部位水分进行重新分配,以防芽尖和叶失水过急,梗脉中水分补充不上而干枯变红;
[0024]2、空气流通对萎凋可加速水分蒸发;防止二氧化碳、氨气的积聚引起毒害;供给叶内生化变化所需的氧气,在加温萎凋采取密闭场所时尤为突出,必须注意空气对流或定期换气,相反的,适当抑制空气的流通,可以增加叶间温度和湿度,调节空气流通也可以避免气候干燥、失水过快所引起的萎凋不均匀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茶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照图1,一种白茶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S1、采摘:采摘临沂市莒南县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采摘鲜叶用竹匾在阴凉通风处及时摊放,保持厚度均匀,且后期不可翻动;
[0030]采摘大白、水仙茶树品种或群体种的芽、叶、嫩茎为原料,采单芽制作为白毫银针,采一芽一至二叶制作白牡丹,采一芽二至三叶制作贡眉,采一至三叶带驻芽嫩梢或叶片制作寿眉;
[0031]步骤S2、萎凋:摊青后,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室温控制在18℃,相对湿度60%,全程通风,白茶萎凋的总时间在36

72h之间;
[0032]春茶温度18℃,相对湿度67%;夏秋茶温度30℃,相对湿度60%;加温萎凋时,室内温度29℃,相对湿度65%;
[0033]萎凋将点时的萎凋叶含水量:在正常气候,萎调叶含水量掌握18%,进行并筛;在不正常气候,萎凋叶含水量掌握18%,进行烘焙;
[0034]步骤S3、并筛:将萎凋后的茶叶平摊于干燥洁净的地板上,萎凋36h后进行第一次赤筛,萎凋48h后进行第二次赤筛,夏季室温控制在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茶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摘:采摘临沂市莒南县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采摘鲜叶用竹匾在阴凉通风处及时摊放,保持厚度均匀,且后期不可翻动;步骤S2、萎凋:摊青后,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室温控制在18

32℃,相对湿度60

80%,全程通风;步骤S3、并筛:将萎凋后的茶叶平摊于干燥洁净的地板上,萎凋36h后进行第一次赤筛,萎凋48h后进行第二次赤筛,夏季室温控制在30

32℃,相对湿度20%,并筛厚度在25

35cm,温度控制22

25℃,时间2

4h;步骤S4、理条:理条以短时轻压为主,高嫩度萎叶以不压轻揉3

5min,中档叶轻压5

10min,低档叶重压10

20min,至叶片卷缩呈指条形即可;步骤S5、烘焙:采用烘笼烘培的方式进行烘焙,采用以下方式:a、初烘:萎凋叶含水量为60

90%时,先用90

100℃明火初烘,至含水量10%时下笼,烘焙用时10

15min;b、复烘:萎凋叶含水量为10%后,每笼摊叶0.75kg,摊凉后再用70

80℃暗火复烘,至含水量5%以内,烘培时间15

20min;步骤S6、筛选:利用茶业的重量、体积、形状和挡风面大小的差别,对茶叶进行分级,同时除去茶叶中的茶梗,然后手选不合格的茶叶;步骤S7、保存: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

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翠霞孙杰周楷轩张洪李春玲吴汉花冷鹏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豌青茶业有限公司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