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出风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25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出风结构及空调器。所述出风结构包括风机、中框、出风口、导风组件和风道,导风组件位于出风口处。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转轴和安装板,所述导风板设置多个,且多个导风板由内到外依次设置,在每个导风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安装板,相邻导风板的安装板通过连接轴连接。位于内侧的每个导风板上均分布多个第一出风孔,位于最外侧的导风板上设置第二出风孔。出风口处的气流经由内侧导风板上的多个第一出风孔后能进行散流,并打散形成柔和的气流,然后经第二出风孔吹至室内,使用户感觉不到风吹过,实现空调器的零风感出风。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使多个导风板同步转动,并改变第二出风孔的方向,从而使出风方向也改变。风方向也改变。风方向也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通过向室内吹风来改变室内温度,从而达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空调器对气流进行换热后直接将冷风或热风吹向室内,用户能感觉到强烈的风感,并引起人体不适。且冷风或热风吹到用户身上,会使用户感觉过冷或过热,使用体验感较差。当用户长时间承受风感时,也容易出现不舒服感。尤其是老人、病人和小孩,长时间的风直吹会不利于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器能实现制冷或制热,还越来越关注空调器的舒适性能。
[0003]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仅能通过导风板转动切换出风方向,但是空调器的出风还会直吹用户,无法使出风气流变柔和,且出风方式比较单一,造成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空调器出风结构机空调器,在保证出风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出风气流更柔和,且出风方向可调,具有多种出风模式,在提高用户舒适感的同时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空调器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包括风机、中框、出风口、导风组件和风道,所述风道的末端为出风口,所述导风组件位于出风口处,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转轴和安装板,所述导风板设置多个,且所述多个导风板由内到外依次设置,在每个导风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安装板,相邻导风板的安装板通过连接轴连接,位于内侧的每个导风板上均分布多个第一出风孔,位于最外侧的导风板上设置第二出风孔。出风口处的气流经由内侧导风板上的多个第一出风孔后能进行散流,气流被多个第一出风孔打散形成柔和的气流,然后经第二出风孔吹至室内,使用户感觉不到风吹过,实现空调器的零风感出风。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最外侧导风板的左右两端的安装板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和电机驱动装置连接。利用电机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从而使最外侧的导风板转动。由于多个导风板连接在一起,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使多个导风板同步转动,并改变第二出风孔的方向。气流吹至室内的方向由第二出风孔的方向决定。在实现零风感出风的同时,对出风方向进行调整,使出风方式多样,能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为弧形。弧形的导风板能增加导风板的面积,有利于在导风板上设置数量较多的第一出风孔,更进一步提高第一出风孔对气流的散流效果。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组件通过所述转轴和中框连接,所述中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侧板。通过转轴将导风组件定位到中框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包括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一端贯穿侧板的下侧,另一端朝上延伸后弯曲向下形成第二开槽,且第二开槽的下端部未贯穿侧板的下侧。
通过侧板的结构,能快速实现导风组件的安装,且不影响导风组件的转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位于所述下端部内,转轴可以在下端部内转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端部呈弧形,且所述转轴为圆柱形,便于转轴在下端部内转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布料层,所述布料层设置在最外侧导风板的外侧。布料透气是因为在布料上密布多个网眼,空气能透过这些网眼。通过在最外侧导风板的外层设置布料层,不仅可以遮挡第二出风孔,有利于提高空调器的美观性,而且使出风口的气流经由第一出风孔进行一次散流后,再经过布料层进行二次散流,出风更加轻柔舒适,达到零风感出风。
[0014]进一步的,所述布料层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出风孔的孔径。可以使通孔和第一出风孔交错分布,进一步增加对气流的减弱和散流效果。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出风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0016](1)气流被第一出风孔打散形成更柔和的气流,实现零风感出风,使用户感觉不到风吹过,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0017](2)出风方向可以根据第二出风孔的方向可调,以实现不同的出风方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0018]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采用上述的出风结构,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出风结构的风机、中框、出风口和风道均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导风组件位于壳体的外部,内侧的导风板位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空调器与上述空调器出风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第二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第一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壳体;2、风机;3、出风口;4、导风组件;5、侧板;51、第一开槽;52、第二开槽;53、下端部;6、风道;7、第一导风板;71、第一出风孔;72、第一安装板;8、第二导风板;81、第二出风孔;82、第二安装板;9、第一连接轴;1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应用于空调器。如图1所示,所述出风结构包括风机2、中框、出风口3、导风组件4和风道6。风道6的末端为出风口3,导风组件4位于出风口3处。所述导风组件4能转动,用于打开或封闭出风口3。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上,定义空调器朝向出风口3的一端为下端,远离出风口3的一端为上端。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上,定义空调器朝向用户的一端为前端,远离用户的一端为后端。在空调器的长度方向上,定义空调器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左端,空调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右端。所述导风组件4设置于空调器的前端下侧。空调器在运行时,风机2将导出的气流通过风道6和出风口3,并经由导风组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包括风机(2)、中框、出风口(3)、导风组件(4)和风道(6),所述风道(6)的末端为出风口(3),所述导风组件(4)位于出风口(3)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4)包括导风板、转轴(10)和安装板,所述导风板设置多个,且所述多个导风板由内到外依次设置,在每个导风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安装板,相邻导风板的安装板通过连接轴连接,位于内侧的每个导风板上均分布多个第一出风孔(71),位于最外侧的导风板上设置第二出风孔(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侧导风板的左右两端的安装板上设置转轴(10),所述转轴(10)和电机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10)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4)通过所述转轴(10)和中框连接,所述中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侧板(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彬尚彬张引牛天威李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