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水模块及龙头,所述出水模块用于安装于龙头本体的出水端,其包括:出水壳体,其设有能向上出水的第一出水口和能向下出水的第二出水口;转动芯子,其设有水流通道;所述转动芯子可绕其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出水壳体内,并设置转动操作部;所述转动芯子通过转动切换多种状态,所述多种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水流通道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龙头本体的内部构造更为简单,易于加工成型。易于加工成型。易于加工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水模块及龙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龙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出水模块及龙头。
技术介绍
[0002]普通龙头只具有单一的下出水功能,无法满足用户漱口、洗脸的需求。为此,现有技术出现了不少带漱口水功能的龙头,其不仅能向下出水,还能向上出水,当向下出水时,可以用于洗手、接水等的,当向上出水时,可直接用于漱口、洗脸等。然后,现有技术的带漱口水功能的龙头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在龙头本体内设置两个水流通道,并配合切换组件实现切换出水;第二种是在龙头本体的出水端设置出水模块,利用出水模块的转动实现切换出水。第一种龙头存在以下不足:龙头本体是大件零件,直接在内部加工水流通道会导致龙头本体的加工工艺更为复杂,增加加工成本,并且,一旦内部出现故障,不易换修;第二种龙头的出水模块本身设有两个水流通道,只需与龙头本体内设置的切换接头配合即可切换出水,因此,第二种龙头使得龙头本体的内部构造更为简单,更易于加工成型,并且水路出现故障时,直接拆下出水模块进行维修或更换即可。然而,第二种龙头也存在以下不足:切换出水时,其整个出水模块均需要转动,而出水模块往往不是简单的一个零件,整体进行转动易影响稳定性,造成部件之间容易发生松动,并且,由于整个出水模块均需要转动,因而不会特意设置醒目的转动操作部或把手等,导致整个出水模块在外观上容易被认为是龙头本体的一部分,从而导致用户初次使用时往往不懂得如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出水模块及龙头,其使龙头本体的内部构造更为简单,并使用户使用更容易上手。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水模块,用于安装于龙头本体的出水端,包括:
[0005]出水壳体,其设有能向上出水的第一出水口和能向下出水的第二出水口;
[0006]转动芯子,其设有水流通道;
[0007]所述转动芯子可绕其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出水壳体内,并设置位于所述出水壳体外的转动操作部;所述转动芯子通过转动切换多种状态,所述多种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第二状态为所述水流通道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多种状态还包括第三状态,所述第三状态为: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不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芯子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水流通道的过水口,所述水流通道通过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所述转动芯子的外侧面设置围绕所述过水口的密封垫,该密封垫与所述出水壳体的内壁面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水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过水口在所述转动芯子的轴向和周向
上分别相互错开,两个过水口周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转动连通,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其中一个过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另一个过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不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其中一个过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不连通,另一个过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芯子的水流通道内在所述其中一个过水口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网和/或省水片。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芯子轴向的一端伸出所述出水壳体外,所述水流通道的进水口位于转动芯子轴向的另一端处;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卡扣连接于所述转动操作部内,且该连接件沿所述转动芯子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有抱爪和横截面呈扁形的止转通道;所述转动芯子轴向的一端设有横截面呈扁形的连接柱,该连接柱的尾端设有一球头,所述连接柱适配穿设于所述止转通道内,且所述球头由所述抱爪抱住。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档位结构,该档位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转动操作部的弹簧碰珠和设于所述出水壳体的多个定位槽,所述多个定位槽沿所述出水壳体的周向分布,随着所述转动芯子转动,所述弹簧碰珠与所述多个定位槽切换配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芯子与所述出水壳体之间配合有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转动芯子的转动角度;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转动芯子外侧面沿其周向设置的限位沉槽和所述出水壳体内壁面设置的限位凸台,限位沉槽与限位凸台沿所述转动芯子的周向滑动配合。
[0015]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龙头,包括龙头本体,该龙头本体内具有出水通道,还包括如上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出水模块,所述出水壳体安装于所述龙头本体的出水端,所述转动芯子的水流通道连通所述出水通道。
[0016]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壳体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龙头本体内,所述龙头本体的出水端设有能向上出水的第三出水口和能向下出水的第四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上下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第四出水口上下相对应连通;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龙头本体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出水通道成型于一置入所述龙头本体内的连接杆。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的出水模块包括所述出水壳体和转动芯子,可直接安装于龙头本体使用,实现上出水功能和下出水功能,因而本专利技术的出水模块使得龙头本体的内部构造更为简单,更易于加工成型,并且水路出现故障时,直接拆下出水模块进行维修或更换即可。特别的,本专利技术的出水模块切换出水时,只需转动所述转动芯子即可,而无需转动整个出水模块,因而,本专利技术一方面使得整个出水模块的稳定性更好,另一方面转动芯子的转动操作部能够起到一定的提示使用功能,使用户初次使用时更容易上手。
[0019]2、所述多种状态还包括所述第三状态,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出水模块还具有暂停出水的功能。
[0020]3、所述过水口的数量为两个,使得本专利技术能通过控制各个过水口的流量来控制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流量,从而避免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流量一致而影响上出水或下出水的使用效果。
[0021]4、所述转动芯子与转动操作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进行连接,使得转动芯子与转动操作部连接时无需借助工具,徒手即可连接,装拆便捷。
[002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出水模块及龙头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出水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含连接杆)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动芯子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动芯子的剖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出水壳体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出水壳体的剖视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旋钮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出水模块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龙头的分解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龙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龙头在下出水状态的剖视图;
[0034]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龙头与图11的A
‑
A线对应的剖视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模块,用于安装于龙头本体的出水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壳体,其设有能向上出水的第一出水口和能向下出水的第二出水口;转动芯子,其设有水流通道;所述转动芯子可绕其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出水壳体内,并设置位于所述出水壳体外的转动操作部;所述转动芯子通过转动切换多种状态,所述多种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第二状态为所述水流通道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状态还包括第三状态,所述第三状态为: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不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芯子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水流通道的过水口,所述水流通道通过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所述转动芯子的外侧面设置围绕所述过水口的密封垫,该密封垫与所述出水壳体的内壁面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过水口在所述转动芯子的轴向和周向上分别相互错开,两个过水口周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转动连通,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其中一个过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另一个过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不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其中一个过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不连通,另一个过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芯子的水流通道内在所述其中一个过水口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网和/或省水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芯子轴向的一端伸出所述出水壳体外,所述水流通道的进水口位于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蔡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