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揭露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包含外壳、触控显示模块以及至少一光学组件。外壳具有容置部以及卡合部。触控显示模块设置于容置部内并与卡合部卡合。触控显示模块包含薄膜晶体管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触控电极层。彩色滤光片基板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朝向外壳的一侧。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光学组件设置于彩色滤光片基板远离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一侧。借此,可减少电子装置的厚度。可减少电子装置的厚度。可减少电子装置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液晶显示器(LCD)为非自发光性的显示装置,因此必须借助于外部光源达到显示效果。背光模块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让液晶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
[0003]根据光源在背光模块内的摆设位置可分为直下式(direct backlight type)和侧光式(side backlight type)。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源设置于液晶面板下方。光线可直接进入或间接反射到上方光学膜上。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光源设置于背光模块侧边。光线从侧面进入导光板后,经由反射板反射至上方光学膜上。
[0004]然而,现有采用侧光式背光模块的触控显示模块有以下限制:(1)需使用多层光学胶贴合,导致成本及贴合作业难度增加;(2)因多层结构的限制,背光模块的厚度较厚;以及(3)背光模块需有较大的框边结构固定,无法实现窄边框结构。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00378541C使用框件卡扣显示屏,其框件设计不利于窄边框。
[0005]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电子装置,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揭露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解决上述问题的电子装置与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外壳、触控显示模块以及至少一光学组件。外壳具有容置部以及卡合部。触控显示模块设置于容置部内并与卡合部卡合。触控显示模块包含薄膜晶体管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触控电极层。彩色滤光片基板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朝向外壳的一侧。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基板中的一者的一表面上。光学组件设置于彩色滤光片基板远离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一侧。
[0008]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薄膜晶体管基板相对于彩色滤光片基板向外延伸至少一延伸部。延伸部与卡合部卡合。
[0009]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进一步包含压敏胶层。压敏胶层设置且接触于延伸部与卡合部之间。
[0010]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模块进一步包含偏光片。偏光片设置且接触于薄膜晶体管基板远离外壳的一侧。
[0011]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偏光片构成电子装置的外观面的一部分。
[0012]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模块进一步包含遮光层。遮光层设置于偏光片上。
[0013]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模块进一步包含偏光片。偏光片设置于彩色滤光片基板远离薄膜晶体管基板的该侧。光学组件是直接设置于偏光片远离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侧。
[0014]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光学组件包含增光膜、扩散膜以及反射片中的一者或其组合。
[0015]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光学组件直接接触容置部的内底面。
[0016]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进一步包含背光组件。背光组件设置于容置部内并与光学组件叠合。
[0017]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背光组件为侧光式背光组件或直下式背光组件。
[0018]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直下式背光组件包含次毫米发光二极管。
[0019]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卡合部为位于容置部内的台阶结构。
[002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外壳、触控显示模块、背光模块、第一压敏胶层以及第二压敏胶层。外壳具有容置部。触控显示模块设置于容置部内,并包含薄膜晶体管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触控电极层。彩色滤光片基板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朝向外壳的一侧。触控电极层设置于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或远离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一表面上。背光模块设置于容置部内,并位于外壳与触控显示模块之间。第一压敏胶层设置且接触于彩色滤光片基板与背光模块之间。第二压敏胶层设置且接触于背光模块与容置部的内底面之间。
[0021]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模块进一步包含偏光片。偏光片设置且接触于薄膜晶体管基板远离该外壳的一侧。
[0022]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偏光片构成电子装置的外观面的一部分。
[0023]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模块进一步包含遮光层。遮光层设置于偏光片上。
[002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叠合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基板;在彩色滤光片基板或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一表面上设置触控电极层;形成遮光层于偏光片上;将偏光片叠合于薄膜晶体管基板远离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侧;切割偏光片,使得经切割的偏光片的边缘与薄膜晶体管基板的边缘切齐,其中薄膜晶体管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偏光片与遮光层构成触控显示模块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将触控显示模块容置于外壳的容置部内,致使偏光片构成电子装置的外观面的一部分。
[0025]综上所述,于本揭露的电子装置中,触控显示模块是以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基板分别背对与面向外壳的方式组装至外壳的容置部内,并以薄膜晶体管基板边缘的延伸部固定至外壳的卡合部。换言之,本揭露的电子装置是以薄膜晶体管基板作为固定结构并取代已知的玻璃盖板,因此可减少电子装置的厚度。另外,背光模块的各元件是直接叠合在外壳的容置部内,省去已知背光模块使用的铁件和塑胶件,因此亦可减少电子装置的厚度。
[0026]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揭露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揭露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0027]为让本揭露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0028]图1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29]图2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30]图3为绘示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一制造阶段的示意图;
[0031]图4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
[0032]图5为绘示根据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模块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
[0033]图6为绘示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一制造阶段的示意图;
[0034]图7为绘示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一制造阶段的示意图;
[0035]图8为绘示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一制造阶段的示意图;
[0036]图9为绘示根据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37]图10为绘示根据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38]图11为绘示图10中的电子装置的一制造阶段的示意图。
[0039]【符号说明】
[0040]100,200,300:电子装置
[0041]110,310:外壳
[0042]111,311:容置部
[0043]112: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壳,具有一容置部以及一卡合部;一触控显示模块,设置于该容置部内并与该卡合部卡合,该触控显示模块包含: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一彩色滤光片基板,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朝向该外壳的一侧;以及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中的一者的一表面上;以及至少一光学组件,设置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远离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相对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向外延伸至少一延伸部,并且该至少一延伸部与该卡合部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压敏胶层,该压敏胶层设置且接触于该至少一延伸部与该卡合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偏光片,该偏光片设置且接触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远离该外壳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偏光片构成该电子装置的外观面的一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模块进一步包含一遮光层,该遮光层设置于该偏光片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偏光片,该偏光片设置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远离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的该侧,且该至少一光学组件是直接设置于该偏光片远离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学组件包含一增光膜、一扩散膜以及一反射片中的一者或其组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学组件直接接触该容置部的一内底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设置于该容置部内并与该至少一光学组件叠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傳,赖世荣,王国欣,陈宥绫,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