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43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5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加热器包括基体、结合在所述基体上的均热体;所述均热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基体的导热系数。本申请通过结合在基体上的均热体,由于均热体的导热系数大于基体的导热系数,可减小加热器表面温度差,使得加热器表面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提升了抽吸的烟雾量以及抽吸口感。感。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烟具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它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
[0003]在已知的装置中,为了解决加热器存在的升温速度慢、功耗高等问题,其基体材料通常选取热导率较低的材料;但同时也带来了加热器表面温度分布非常不均匀的情况,导致热量不能及时传导给被加热材料,前期的烟雾量较小,用户体验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加热器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0005]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热器,配置为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所述加热器包括基体、结合在所述基体上的均热体;所述均热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基体的导热系数。
[0006]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包括:
[0007]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
[0008]所述的加热器。
[0009]本申请提供的加热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结合在基体上的均热体,由于均热体的导热系数大于基体的导热系数,可减小加热器表面温度差,使得加热器表面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提升了抽吸的烟雾量以及抽吸口感。
附图说明
[0010]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定。
[0011]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示意图;
[0012]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加热器示意图;
[0013]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加热器另一示意图;
[0014]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加热器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二提供的加热器示意图;
[0016]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二提供的加热器中加热线圈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三提供的加热器示意图;
[0018]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气溶胶生成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0022]腔室11,用于接收气溶胶形成基质。
[0023]气溶胶形成基质是一种能够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基质。这种挥发性化合物可通过加热该气溶胶形成基质而被释放出来。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或包括固体和液体组分。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吸附、涂覆、浸渍或以其它方式装载到载体或支承件上。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便利地是气溶胶生成制品A的一部分。
[0024]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尼古丁。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烟草,例如可以包括含有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的含烟草材料,当加热时所述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从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至少一种气溶胶形成剂,气溶胶形成剂可为任何合适的已知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在使用中,所述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有利于致密和稳定气溶胶的形成,并且对在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操作温度下的热降解基本具有抗性。合适的气溶胶形成剂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并且包括但不限于:多元醇,例如三甘醇,1,3

丁二醇和甘油;多元醇的酯,例如甘油单、二或三乙酸酯;和一元、二元或多元羧酸的脂肪酸酯,例如二甲基十二烷二酸酯和二甲基十四烷二酸酯。
[0025]加热器12,被构造成可插入到接收于腔室11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中,以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器12可以构造成棒状或者片状,其一端呈针状或者刀刃状,进而对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内是有利的;同时,加热器30可以具有大约12~20毫米的长度,大约2~4毫米的外径尺寸。
[0026]电源13提供用于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电力。例如,电源13可以提供电力以对加热器12进行加热。此外,电源13可以提供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10中所提供的其它元件所需的电力。电源13可以是可反复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
[0027]电路14可以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10的整体操作。电路14不仅控制电源13和加热器12的操作,而且还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10中其它元件的操作。例如:电路14获取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加热器12的温度信息,根据该信息控制电源13提供给加热器12的电力。
[0028]图2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加热器12包括基体121、均热体、第一金属材料123和第二金属材料124。
[0029]图1示出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还包括电感线圈(未示出),用于在交变电流下产生变化磁场;基体121配置为与电感线圈感应耦合,在被变化磁场穿透下发热,进而对气溶胶生成制品A进行加热,使气溶胶生成制品A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挥发,形成供抽吸的气溶胶。
[0030]在本示例中,第一金属材料123和第二金属材料124,分别连接在基体121的不同位置上,并且第一金属材料123和第二金属材料124采用不同的电偶材质制备,进而在第一金属材料123和第二金属材料124之间形成可用于检测加热器12的温度的热电偶。具体地,在实施中第一金属材料123和第二金属材料124被构造成细长的丝状或引脚的形式,并可通过焊接等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基体121的凹槽中;当基体121在变化的磁场穿透下发热时,通过第一金属材料123和第二金属材料124的自由端耦合接入电路14,则可以检测由基体121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电动势的变化进而确定加热器12的温度。第一金属材料123可以采用镍、镍铬合金、镍硅合金、镍铬

考铜、康青铜、铁铬合金中的一种;第二金属材料124则可以采用以上材料中与第一金属材料123不同的另一种进行。在实施中第一金属材料123和第二金属材料124是与变化的磁场隔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器,配置为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基体、结合在所述基体上的均热体;所述均热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基体的导热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体构造为形成在所述基体上的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体的厚度小于0.5mm;或者,小于0.2mm;或者,小于0.1mm;或者,小于80μm;或者,小于50μm;或者,小于20μm;或者,小于10μm;或者,小于8μm;或者,小于5μm;或者,小于2μm;或者,小于1μ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表面包括沿着所述加热器长度方向分布的薄膜区域和非薄膜区域,所述均热体形成在所述薄膜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体构造为形成在所述基体上的连续薄膜。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均热体上的防氧化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体设置在所述基体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体的材料为非金属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均热体设置在所述基体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和所述均热体沿着所述加热器长度方向分布;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鹏宇武建徐中立李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