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内重型卧式设备吊装方法,属于化工设备安装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设备穿入层上部的各框架层固定位置对应地预留两个预留孔,设备从框架外抬吊整体穿入框架,由前部、后部承载滑移系统和临时平台、卷扬系统配合实现设备在框架内部水平移位,然后将起重机钢丝绳通过两个预留孔下穿连接设备将设备吊装至安装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只需在框架层上开预留洞,设备在框架穿入层内水平移动,克服了预留结构量大的问题,不影响工期控制要求。工期控制要求。工期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内重型卧式设备吊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安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框架内重型卧式设备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实现框架内卧式设备吊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预留卧式设备上部框架结构,采用大型流动式起重机从上而下吊载至安装就位位置;采用该方案,影响框架整体封顶的进度,造成项目总工期延长。(2)预留卧式设备下部框架的结构形式,采用卷扬系统和流动式起重机从下而上吊载至安装就位位置,支撑平台需要在设备吊装至安装标高以上时,支撑平台合拢,设备落钩,找平、找正完成安装,采用该方案,由于下部框架预留较多,吊装时对整体框架稳定性要求较高,该方案只适用于钢结构框架,重型设备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框架,无法提前预留。
[000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需要对施工方法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结构预留量过大的难题,提供一种框架内重型卧式设备吊装方法。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框架内重型卧式设备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设备安装位置正上方的上层框架预留两个预留孔,在设备穿入口位置的支撑平台上提前布置前部承载滑移系统;在框架外采用起重机对设备进行抬吊作业,将设备抬吊至框架穿入层边缘,使设备向框架内穿入,使设备前端与前部承载滑移系统接触并卸力;步骤二,在框架穿入层中部水平布置临时平台,临时平台位于设备安装位置上方,作为设备安装就位的滑移平台,临时平台末端与支撑平台平齐;临时平台前端安装并固定卷扬系统,卷扬系统通过钢丝绳与前部承载滑移系统连接;卷扬系统对前部承载滑移系统进行水平拉拽,起重机配合水平溜尾,使设备进入框架内部;在支撑平台上布置后部承载滑移系统,使设备后端与后部承载滑移系统接触并卸力;步骤三,将前部承载滑移系统和后部承载滑移系统通过钢丝绳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卷扬系统将设备拖拽至安装位置正上方,拆除卷扬系统;步骤四,将起重机钢丝绳通过两个预留孔下穿连接设备,起重机起钩将设备吊离前部承载滑移系统和后部承载滑移系统,撤离前部承载滑移系统和后部承载滑移系统,拆除临时平台;步骤五,起重机落钩将设备置于安装位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前部承载滑移系统和后部承载滑移系统均包括搬运坦克车、钢拖排和道木,钢拖排设置于搬运坦克车上部,道木设置于钢拖排上部。
[0007]进一步地,预留孔的直径为400mm。
[0008]进一步地,步骤一中,采用前台起重机和后台起重机共同对设备进行抬吊作业,前台起重机起吊设备前端,后台起重机起吊设备后端。
[0009]进一步地,步骤一中,设备前端与前部承载滑移系统接触并卸力后,前台起重机摘钩并撤离现场。
[0010]进一步地,步骤二中,由后台起重机配合水平溜尾。
[0011]进一步地,步骤四中,采用单台起重机利用支撑梁将吊点分布为两点受力,支撑梁下部两股钢丝绳下穿预留孔连接设备。
[0012]本专利技术在设备穿入层上部的各框架层固定位置对应地预留两个预留孔,设备从框架外抬吊整体穿入框架,由前部、后部承载滑移系统和临时平台、卷扬系统配合实现设备在框架内部水平移位,然后将起重机钢丝绳通过两个预留孔下穿连接设备将设备吊装至安装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只需在框架层上开预留洞,设备在框架穿入层内水平移动,克服了预留结构量大的问题,不影响工期控制要求。
附图说明
[0013]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4]图1是预留孔、支撑平台及临时平台的设置位置图。
[0015]图2是前部、后部承载滑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和图4是设备前端进入框架时的施工示意图。
[0017]图5是设置临时平台后的施工示意图。
[0018]图6是设备后端进入框架时的施工示意图。
[0019]图7是设备在临时平台上移动的示意图。
[0020]图8是设备移动至安装位置上方的示意图。
[0021]图9是设备起吊及平台撤离后的示意图。
[0022]图10是设备安装就位后的示意图。
[0023]图中,1
‑
设备,2
‑
预留孔,3
‑
支撑平台,4
‑
前部承载滑移系统,5
‑
搬运坦克车,6
‑
钢拖排,7
‑
道木,8
‑
前台起重机,9
‑
后台起重机,10
‑
临时平台,11
‑
卷扬系统,12
‑
后部承载滑移系统,13
‑
起重机钢丝绳,14
‑
单台流动式起重机,15
‑
支撑梁,16
‑
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针对框架16内重型卧式设备安装时,需要先预留安装标高以上框架层,进而影响框架16整体封顶的进度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框架16内重型卧式设备吊装方法,该吊装方法通过设计框架16外抬吊方案、主吊索具系统、承载滑移平台系统、支撑平台、临时平台、框架层预留孔等,通过几种不同的吊装工艺协同配合,实现框架16内卧式重型设备的安装,能够在框架层施工完后进行卧式重型设备的安装,不需要先预留
安装标高以上框架层。
[0026](一)设置框架层预留孔在设备1安装位置正上方的各框架层固定位置对应地预留两个预留孔2,各框架层上的预留孔2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使得起重机的钢丝绳能够从顶部框架层开始向下穿越各框架层,最终到达设备1安装位置。预留孔2的直径优选设置为400mm。
[0027](二)设备前端进入框架16并布置前部承载滑移系统设备1穿入口位置设置有支撑平台3,在支撑平台3上提前布置前部承载滑移系统4。前部承载滑移系统4包括搬运坦克车5、钢拖排6和道木7,钢拖排6设置于搬运坦克车5上部,道木7设置于钢拖排6上部。
[0028]在框架16外采用起重机对设备进行抬吊作业,将设备1抬吊至框架穿入层边缘,使设备1向框架16内穿入,使设备1前端与前部承载滑移系统4接触并卸力,将设备1重量转移至前部承载滑移系统4。
[0029]选取两台满足吊装额定载荷要求的流动式起重机对重型卧式设备进行抬吊作业。两台流动式起重机分别作为前台起重机8和后台起重机9,共同对设备进行抬吊作业,前台起重机8抬吊设备1前端,后台起重机9抬吊设备1后端。设备1前端与前部承载滑移系统4接触并卸力后,前台起重机8摘钩并撤离现场。
[0030](三)布置临时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内重型卧式设备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设备安装位置正上方的上层框架预留两个预留孔,在设备穿入口位置的支撑平台上提前布置前部承载滑移系统;在框架外采用起重机对设备进行抬吊作业,将设备抬吊至框架穿入层边缘,使设备向框架内穿入,使设备前端与前部承载滑移系统接触并卸力;步骤二,在框架穿入层中部水平布置临时平台,临时平台位于设备安装位置上方,作为设备安装就位的滑移平台,临时平台末端与支撑平台平齐;临时平台前端安装并固定卷扬系统,卷扬系统通过钢丝绳与前部承载滑移系统连接;卷扬系统对前部承载滑移系统进行水平拉拽,起重机配合水平溜尾,使设备进入框架内部;在支撑平台上布置后部承载滑移系统,使设备后端与后部承载滑移系统接触并卸力;步骤三,将前部承载滑移系统和后部承载滑移系统通过钢丝绳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卷扬系统将设备拖拽至安装位置正上方,拆除卷扬系统;步骤四,将起重机钢丝绳通过两个预留孔下穿连接设备,起重机起钩将设备吊离前部承载滑移系统和后部承载滑移系统,撤离前部承载滑移系统和后部承载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晓军,贾文龙,胡国锋,高昆,薛娅,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