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研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403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墨研磨检测系统,属于水墨研磨设备领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研磨箱,且研磨箱的内部开设有研磨腔,研磨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研磨辊,且研磨辊与研磨腔之间设有研磨组件,工作台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研磨箱与研磨辊一端固定连接;研磨腔的下方开设有检测腔,且检测腔内部设有检测组件,研磨箱一侧面底端开设有与检测腔连通的矩形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研磨组件,能够将水墨预混料中的空气打散的更彻底,使得研磨后的水墨颜料分散均匀,通过设置的检测组件,能够在导出研磨后的水墨颜料前对其进行检测,避免后期进行重复研磨费时费力。磨费时费力。磨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墨研磨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墨研磨设备,具体是水墨研磨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性油墨是由水、特定的水性高分子树脂、颜料和必要的助剂制备而成的油墨。其中,水性高分子树脂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水墨中主要起到连结料的作用,使颜料可以均匀分散,使油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提供与承印物材料的黏附力,使油墨能在印刷后形成均匀的墨层。
[0003]在水墨的制备中,需要先进行配料,即,按工艺要求称取一定比例的树脂原料和溶剂,将称好的原料倒入水墨生产预混料设备(搅拌机)内,在搅拌桶内进行搅拌混合,形成预混料,之后再将搅拌桶中的预混料泵送至研磨设备内进行研磨处理。
[0004]传统的研磨设备在对水墨预混料进行研磨时无法将其中的空气打散的更彻底,并在研磨完毕后未经检测直接导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水墨研磨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墨研磨检测系统,通过设置的研磨组件,能够将水墨预混料中的空气打散的更彻底,使得研磨后的水墨颜料分散均匀,通过设置的检测组件,能够在导出研磨后的水墨颜料前对其进行检测,避免后期进行重复研磨费时费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水墨研磨检测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研磨箱,且研磨箱的内部开设有研磨腔,所述研磨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研磨辊,且研磨辊与研磨腔之间设有研磨组件,所述工作台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研磨箱与研磨辊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研磨腔的下方开设有检测腔,且检测腔内部设有检测组件,所述研磨箱一侧面底端开设有与检测腔连通的矩形槽。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研磨组件,具体包括:相互错开的多组棒销与多组打散件,每组所述棒销的数量为多个并呈圆形均匀固定在研磨辊外侧面上,每组所述打散件的数量为多个并呈圆形均匀固定在研磨腔内壁上,且研磨腔内部填充有若干个研磨钢珠。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散件,具体包括:固定在研磨腔内壁上的杆体,所述杆体的外侧面套接有锥形弹簧,且锥形弹簧的横截面直径从中间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小,所述锥形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杆体外侧面靠近两端的位置,且杆体远离研磨腔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一端嵌有可活动的滚珠,所述研磨辊的外侧面对应多组打散件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轨槽,同一组所述打散件的锥形头卡入同一个轨槽中。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组件,具体包括:位于检测腔内部的底板,
所述底板的底端面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支撑件,且升降支撑件底端固定在检测腔底端面上,两个所述升降支撑件之间设有升降电机用以驱动升降支撑件运行并将底板进行升降,且底板两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并列的耳板,所述耳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柱,且支柱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导料件,且导料件底端贯穿顶板,所述底板顶端面设有检测板,且底板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件用以将检测板推向矩形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支撑件,具体包括:固定在检测腔底端面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升降槽,且升降槽顶端开口,所述升降槽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架,且升降架内部设有驱动轮,所述升降架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牙,且升降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顶端与底板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牙相啮合的第二齿牙,两个所述升降支撑件的驱动轮之间设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板并与相应的驱动轮侧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与升降电机之间设有传动件用以带动驱动杆转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件,具体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与升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驱动杆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料件,具体包括:固定在顶板顶端面的导料杆,所述检测腔的上方开设有与研磨腔连通的导杆槽,所述导料杆顶端贯穿导杆槽,且导料杆的外侧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嵌有密封圈,所述导料杆的内部开设有导料槽,且导料槽底端开口,所述密封圈下方的导料杆外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呈圆形分布的槽口,且槽口与导料槽连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件,具体包括:固定在底板顶端面一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气缸,且气缸输出端贯穿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面两侧边沿位置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气缸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直线轴承,且直线轴承内部贯穿设置有光轴,所述光轴一端贯穿固定板并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直线轴承与气缸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肋,且加强肋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研磨箱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且进料管与研磨腔连通。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研磨箱的一侧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与研磨腔连通。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设置的研磨组件,使用时,研磨辊转动带动棒销转动,转动的棒销打在研磨钢珠上,若干个研磨钢珠在棒销的打击下相互碰撞研磨,此时,检测腔内的水墨预混料被研磨钢珠的剪切力细化分散,即水墨预混料通过两个相互挤压的研磨钢珠之间时变得更细,而水墨预混料的表面空气也被彻底打散掉,使得研磨后的水墨颜料分散更均匀。
[0019]2、通过设置打散件,在研磨钢珠被棒销打击碰撞到锥形弹簧时,锥形弹簧形变对水墨预混料进一步打散,而形变的锥形弹簧在复位时也会将附近的研磨钢珠向外推,提高研磨钢珠的碰撞速度,此外,研磨辊转动时,杆体的锥形头卡入轨槽中能够提高杆体的稳定性,而滚珠的设置能够在减小摩擦阻力的同时,还能够对轨槽中的水墨预混料也进行研磨。
[0020]3、通过设置的检测组件,使用时,升降电机运行带动升降支撑件运行,升降支撑件
将底板顶起,过程中,支柱与顶板跟随上升,带动导料件顶端贯穿至研磨腔内采集一定量的水墨颜料,将其送到检测板上,随后,升降电机反向运行收回导料件,此时,推动件运行将检测板推向矩形槽,工作人员可通过矩形槽取出检测板,查看落在检测板上的水墨颜料的光泽度与流平性,若达到要求,则放出全部研磨后的水墨颜料,若未达到要求,则继续进行研磨直到达到要求,在导出研磨后的水墨颜料前对其进行检测,能够避免后期进行重复研磨费时费力。
[0021]4、通过设置的导料件,在导料件上升时,导料杆顶端贯穿导杆槽并延伸至研磨腔内部,此时的槽口与研磨腔连通,水墨颜料从槽口进入导料槽,随后从导料槽滴落在检测板上,当采集到一定量后,导料件下降一定距离,此时的导料杆顶端缩回导杆槽,而密封圈进一步堵住导杆槽与导料杆之间的间隙,防止水墨颜料继续流下,从而能够有效采集一定量的水墨颜料的同时避免水墨颜料泄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墨研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研磨箱(3),且研磨箱(3)的内部开设有研磨腔(6),所述研磨腔(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研磨辊(7),且研磨辊(7)与研磨腔(6)之间设有研磨组件,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且驱动电机(2)输出端贯穿研磨箱(3)与研磨辊(7)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研磨腔(6)的下方开设有检测腔(11),且检测腔(11)内部设有检测组件(12),所述研磨箱(3)一侧面底端开设有与检测腔(11)连通的矩形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墨研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组件,具体包括:相互错开的多组棒销(8)与多组打散件(9),每组所述棒销(8)的数量为多个并呈圆形均匀固定在研磨辊(7)外侧面上,每组所述打散件(9)的数量为多个并呈圆形均匀固定在研磨腔(6)内壁上,且研磨腔(6)内部填充有若干个研磨钢珠(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墨研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件(9),具体包括:固定在研磨腔(6)内壁上的杆体(901),所述杆体(901)的外侧面套接有锥形弹簧(902),且锥形弹簧(902)的横截面直径从中间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小,所述锥形弹簧(90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杆体(901)外侧面靠近两端的位置,且杆体(901)远离研磨腔(6)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903),所述锥形头(903)一端嵌有可活动的滚珠(904),所述研磨辊(7)的外侧面对应多组打散件(9)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轨槽(13),同一组所述打散件(9)的锥形头(903)卡入同一个轨槽(13)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墨研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12),具体包括:位于检测腔(11)内部的底板(1201),所述底板(1201)的底端面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支撑件(1207),且升降支撑件(1207)底端固定在检测腔(11)底端面上,两个所述升降支撑件(1207)之间设有升降电机(1208)用以驱动升降支撑件(1207)运行并将底板(1201)进行升降,且底板(1201)两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并列的耳板(1203),所述耳板(12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柱(1204),且支柱(1204)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板(1205),所述顶板(1205)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导料件(1206),且导料件(1206)底端贯穿顶板(1205),所述底板(1201)顶端面设有检测板(1202),且底板(1201)顶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件(1209)用以将检测板(1202)推向矩形槽(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墨研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件(1207),具体包括:固定在检测腔(11)底端面上的支撑板(12071),所述支撑板(12071)内部开设有升降槽(12072),且升降槽(12072)顶端开口,所述升降槽(12072)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架(12073),且升降架(12073)内部设有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广辉陈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饰家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