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传递冲击波的压力可调式平行流动腔及其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传递冲击波的压力可调式平行流动腔及其试验方法,属于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生物力药理学研究试验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癌症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肿瘤细胞比正常组织细胞分裂生长的更快速,因此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肿瘤组织是无法存活的。只有有了大量的氧气及营养成分的供给,肿瘤组织才能形成,存活,发育,生长繁殖,侵袭,转移等等。癌症在人体发生转移的过程主要经历两种微环境,其一是静脉血管内的血流环境,其二是细胞外基质环境。循环肿瘤细胞在血管内完成黏附和外渗后,进而侵入周边组织形成转移。了解肿瘤细胞转移的机制,对癌症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003]血管形成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转移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抗剪切黏附和迁移是癌症转移形成的重要步骤之一。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其具有操作简便、无需动物房及其饲养设备,用药量小,快速获得实验结果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的平板流动腔是体外对细胞施加流体剪切力刺激的主要装置,对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生物力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使用的实验装置功能单一,模拟体外细胞生理环境不全面,因此亟需一种既可以模拟体外细胞暴露在动态液体流作用下所受到的流体剪切力作用,又可单独向流体施加外部震动和冲击,以及流动腔内可在不同剪切率作用下流动下的内部调控压力的流动腔室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可传递冲击波的压力可调式平行流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传递冲击波的压力可调式平行流动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布置且通过若干螺栓(1)固接的顶盖板(2)、导流层板(3)、腔室上盖板(4)、流动腔室上板(5)、流动腔室底板(6)及底座(7),其中所述底座(7)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7
‑
1),所述流动腔室底板(6)位于所述凹槽(7
‑
1)内,所述流动腔室上板(5)盖设在所述凹槽(7
‑
1)上方,流动腔室上板(5)与流动腔室底板(6)之间的凹槽(7
‑
1)部分形成流动腔室,且流动腔室上板(5)的厚度小于流动腔室底板(6)的厚度设置,所述顶盖板(2)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
‑
1),所述导流层板(3)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
‑
1),所述腔室上盖板(4)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4
‑
1),第一至第三通孔上下连通设置且均位于凹槽(7
‑
1)的正上方,导流层板(3)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流体入口(3
‑
2)和流体出口(3
‑
3),腔室上盖板(4)上还开设有两个第一流道口(4
‑
2),流动腔室上板(5)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流道口(5
‑
1),流体入口(3
‑
2)通过位于其同侧的第一流道口(4
‑
2)及第二流道口(5
‑
1)与凹槽(7
‑
1)的一端连通,流体出口(3
‑
3)通过位于其同侧的第一流道口(4
‑
2)及第二流道口(5
‑
1)与凹槽(7
‑
1)的另一端连通,顶盖板(2)的两端部分别插装有流体进口阀门管(8)及流体出口阀门管(9),其中流体进口阀门管(8)的下端与流体入口(3
‑
2)连通,流体出口阀门管(9)的下端与流体出口(3
‑
3)连通,腔室上盖板(4)上插装有调压管(10),且所述调压管(10)的下端穿过流动腔室上板(5)与流动腔室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传递冲击波的压力可调式平行流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上位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定位销孔(7
‑
2),所述腔室上盖板(4)的下表面固设有两个定位销(4
‑
3),两个所述定位销(4
‑
3)一一对应与两个定位销孔(7
‑
2)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传递冲击波的压力可调式平行流动腔,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道口(4
‑
2)及第二流道口(5
‑
1)均呈长条形且分别沿流动腔室宽度方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可传递冲击波的压力可调式平行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瑶,王耀先,郭维康,雷飞,郑茹心,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