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393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基坑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围护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多个连接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钢板桩和两个钢围檩。各连接组件均包括两个连接件和多个连接螺杆,各连接件均包括两个夹板、连系梁和多个连接螺栓,多个连接螺栓平行间隔布置,且多个连接螺栓均插装在两个夹板上,以夹装相对应的钢板桩和钢围檩,连系梁位于两个钢板桩之间,连系梁的两端具有同轴布置的法兰,且各连接螺杆的两端部分别套设有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各构件的拆装,从而实现各构件的重复使用,还能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实现对基坑变形的动态控制。控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工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围护结构在基坑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保证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0003]双排钢板桩与围檩结构的搭配是一种常见的围护结构,常规双排钢板桩是通过拉杆将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以及单侧围檩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对拉杆浇筑形成混凝土板,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适宜于较深的基坑工程中,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0004]然而,上述围护结构需要浇筑混凝土,各构件无法拆装,导致无法重复使用,增大了施工成本。并且,无法调节连接方向上的轴向力,导致无法对基坑变形进行动态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目的在于不仅可以实现各构件的拆装,从而在保证连接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各构件的重复使用,还能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实现对基坑变形的动态控制。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多个连接组件;
[0007]多个所述连接组件间隔布置,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两个钢板桩和两个钢围檩,两个所述钢板桩平行间隔布置,一个所述钢板桩用于插入在临近基坑侧,另一个所述钢板桩用于插入在远离所述基坑侧的土层中,两个所述钢板桩和两个所述钢围檩一一对应,各所述钢板桩位于相对应的所述钢围檩的顶部外侧上;
[0008]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件和多个连接螺杆,各所述连接件均包括两个夹板、连系梁和多个连接螺栓,对于任意一个所述连接件,两个所述夹板平行间隔布置,多个所述连接螺栓平行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连接螺栓均插装在两个所述夹板上,以夹装相对应的所述钢板桩和所述钢围檩,所述连系梁位于两个所述钢板桩之间,所述连系梁的两端具有同轴布置的法兰,一个所述法兰和一个所述夹板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个所述法兰,且多个所述连接螺杆平行间隔布置,且各所述连接螺杆的两端部分别套设有螺母,以调节两个所述连系梁之间的轴向力。
[0009]可选地,各所述夹板包括两个板体和多个加劲隔板,两个所述板体平行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加劲隔板间隔布置在两个所述板体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板体固定连接。
[0010]可选地,多个所述加劲隔板呈网格布置。
[0011]可选地,所述钢围檩为槽钢围檩或者工字钢围檩。
[0012]可选地,各所述钢板桩和相对应的钢围檩通过插销或者螺栓连接。
[0013]可选地,与所述钢围檩贴合的所述夹板底部具有托板,相对应的所述钢围檩位于
所述托板上。
[0014]可选地,与所述钢围檩贴合的所述夹板底部具有多个加强肋,多个所述加强肋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加强肋位于相对应的所述托板下方,以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夹板。
[0015]可选地,各所述连系梁的长度为0.5

2.0m。
[0016]可选地,各所述钢板桩均为拉森钢板桩。
[00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围护结构,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0018]在基坑开挖前,将两个所述钢板桩平行间隔插入在土层中,且两个所述钢板桩的顶部伸出土层;
[0019]布置多个所述夹板和两个所述钢围檩,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夹板通过多个所述连接螺栓分别连接,以夹装相对应的所述钢板桩和所述钢围檩;
[0020]根据两个所述钢板桩的间距,选择相对应的两个所述连系梁,通过各所述连系梁上的一个所述法兰分别连接相对应的一个夹板,并通过多个所述连接螺杆及相对应的所述螺母连接两个所述连系梁的另一个所述法兰;
[0021]通过旋拧所述螺母来动态调节两个所述连系梁之间的轴向力,从而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实现对基坑变形的动态控制。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3]对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一方面,本围护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多个连接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钢板桩和两个钢围檩,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件和多个连接螺杆,各连接件均包括两个夹板、连系梁和多个连接螺栓,使得各构件之间可以通过连接螺杆或者连接螺栓等实现拆装。另外,通过左侧两个夹板可以连接左侧的钢板桩,通过左侧两个夹板可以连接右侧的钢板桩,最后通过多个连接螺杆可以实现两个连系梁的稳定连接。此时,两个钢板桩共同受力,形成钢架结构,提高围护结构的侧向刚度,从而实现两个钢板桩的可靠连接。另外,基坑施工回筑完成之后,拆除连接螺杆,再拆除螺栓,实现各构件的回收后重复利用,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0024]另一方面,在后续基坑施工回筑过程中,根据左侧钢板桩的变形情况可以通过旋拧螺母来动态调节两个连系梁之间的轴向力,从而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实现对基坑变形的动态控制,进而实现基坑开挖的安全可控。
[0025]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各构件的拆装,从而在保证连接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各构件的重复使用,还能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实现对基坑变形的动态控制。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系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
流程图。
[0031]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32]1、支撑组件;11、钢板桩;12、钢围檩;2、连接组件;21、连接件;211、夹板;2111、板体;2112、加劲隔板;2113、托板;212、连系梁;213、连接螺栓;214、法兰;22、连接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围护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和多个连接组件2。
[0035]支撑组件1包括两个钢板桩11和两个钢围檩12,两个钢板桩11平行间隔布置,一个钢板桩11用于插入在临近基坑侧,另一个钢板桩11用于插入在远离所述基坑侧的土层中,两个钢板桩11和两个钢围檩12一一对应,各钢板桩11位于相对应的钢围檩12的顶部外侧上。
[0036]图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和多个连接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两个钢板桩(11)和两个钢围檩(12),两个所述钢板桩(11)平行间隔布置,一个所述钢板桩(11)用于插入在临近基坑侧,另一个所述钢板桩(11)用于插入在远离所述基坑侧的土层中,两个所述钢板桩(11)和两个所述钢围檩(12)一一对应,各所述钢板桩(11)位于相对应的所述钢围檩(12)的顶部外侧上;多个所述连接组件(2)间隔布置,各所述连接组件(2)均包括两个连接件(21)和多个连接螺杆(22),各所述连接件(21)均包括两个夹板(211)、连系梁(212)和多个连接螺栓(213),对于任意一个所述连接件(21),两个所述夹板(211)平行间隔布置,多个所述连接螺栓(213)平行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连接螺栓(213)均插装在两个所述夹板(211)上,以夹装相对应的所述钢板桩(11)和所述钢围檩(12),所述连系梁(212)位于两个所述钢板桩(11)之间,所述连系梁(212)的两端具有同轴布置的法兰(214),一个所述法兰(214)和一个所述夹板(211)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连接螺杆(22)的两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所述连接件(21)的另一个所述法兰(214),且多个所述连接螺杆(22)平行间隔布置,且各所述连接螺杆(22)的两端部分别套设有螺母,以调节两个所述连系梁(212)之间的轴向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板(211)包括两个板体(2111)和多个加劲隔板(2112),两个所述板体(2111)平行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加劲隔板(2112)间隔布置在两个所述板体(2111)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板体(211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劲隔板(2112)呈网格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排钢板桩和围檩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围檩(12)为槽钢围檩或者工字钢围檩。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文杰马文昊钱卫王效文杨晓宇江智鹏丁泽张同进杨玉坤刘相屏褚汉陈春华胡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