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方法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373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方法及车辆,属于车辆主动安全防护领域,包括汽车本体,所述汽车本体四周均内设有电磁线圈总成和影像传感器,所述汽车本体四周均设有与电磁线圈总成相对应的随形强磁板,四个所述电磁线圈总成和四个影像传感器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整车控制器当判断其他车辆与己方车辆的距离≤0.3m且其他车辆的速度≥30km/h时,向电磁线圈总成发送反向电流指令,此时所在的随形强磁板会因电磁场的改变迅速弹出,护板会撞向撞车车辆,抵消部分撞击力,延缓冲击力;等护板与撞车车辆相碰时,此时护板与电磁体之间还会有斥力,进一步抵消撞车的冲击力,可以减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前部碰撞造成车辆损伤。部碰撞造成车辆损伤。部碰撞造成车辆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方法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方法及车辆,属于车辆主动安全防护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出行的重要工具,大量汽车进入家庭生活,汽车数量的增加也造成交通事故数量的增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碰撞是较为常见的,但目前的车辆都无法主动防撞,且存在两大问题:1.碰撞时保护措施较弱;2.碰撞多为刚性碰撞,无法有效吸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没有防撞保护系统、刚性碰撞伤害较大、无法有效避免碰撞等行业难题,提出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方法及车辆。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包括汽车本体,所述汽车本体四周均内设有电磁线圈总成和影像传感器,所述汽车本体四周均设有与电磁线圈总成相对应的随形强磁板,四个所述电磁线圈总成和四个影像传感器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是,四个所述电磁线圈总成分别由结构相同的第一电磁线圈总成、第二电磁线圈总成、第三电磁线圈总成和第四电磁线圈总成组成,所述第一电磁线圈总成和第二电磁线圈总成分别预埋布置在汽车本体两侧的车门内侧,所述第三电磁线圈总成布置在汽车本体的前机舱内部前端,所述第四电磁线圈总成布置在汽车本体的后备箱内部后端。
[0007]优选的是,四个所述影像传感器包括分别由结构相同的第一影像传感器、第二影像传感器、第三影像传感器和第三影像传感器组成,所述第一影像传感器和第二影像传感器分别预埋布置在汽车本体两侧的车窗内侧,所述第三电磁线圈总成布置在汽车本体的前挡风玻璃内部顶端,所述第四电磁线圈总成布置在汽车本体的后挡风玻璃内部顶端。
[0008]优选的是,所述电磁线圈总成由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结构相同的电磁线圈组成,所述电磁线圈总成用于通电后与强磁护板吸合。
[0009]优选的是,所述影像传感器用于获取其他车辆的影像信号并将其传递至整车控制器。
[0010]优选的是,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获取其他车辆的影像信号,其还用于判断其他车辆与己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并与设定阈值相比较。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2]运行车辆管理程序,四个所述影像传感器获取汽车本体四周其他车辆的影像信号并将其传递至整车控制器;
[0013]所述整车控制器获取汽车本体四周其他车辆的影像信号,根据所述汽车本体四周其他车辆的影像信号分别确定汽车本体四周其他车辆与己方车辆的距离和汽车本体四周其他车辆的速度;
[0014]判断汽车本体四周其他车辆与己方车辆的距离是否≤0.3m且汽车本体四周其他车辆的速度≥30km/h:
[0015]是,向相应所述电磁线圈总成发送反向电流指令;
[0016]否,重复判断。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0018]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19]用于存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002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0021]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方法。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方法。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
[0024]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方法及车辆,整车控制器通过影像传感器获取其他车辆的影像信号,根据其他车辆的影像信号确定其他车辆与己方车辆的距离和其他车辆的速度,当判断其他车辆与己方车辆的距离≤0.3m且其他车辆的速度≥30km/h时,向电磁线圈总成发送反向电流指令,此时所在的随形强磁板会因电磁场的改变迅速弹出,护板会撞向撞车车辆,抵消部分撞击力,延缓冲击力;等护板与撞车车辆相碰时,此时护板与电磁体之间还会有斥力,进一步抵消撞车的冲击力,可以减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前部碰撞造成车辆损伤。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的电气连接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根据附图1

3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包括汽车本体,汽车本体四周均内设有电磁线圈总成和影像传感器,汽车本体四周均设有与电磁线圈总成相对应的随形强磁板,四个随形强磁板由结构相同的第一随形强磁板、第二随形强磁板、第三随形强磁板和第四随形强磁板组成,第一随形强磁板、第二随形强磁板、第三随形强磁板和第四随形强磁板分别与汽车本体两侧的车门、前机舱盖和后备箱盖随形设置,四个电磁线圈总成和四个影像传感器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电性连接,。
[0034]其中,四个电磁线圈总成分别由结构相同的第一电磁线圈总成、第二电磁线圈总成、第三电磁线圈总成和第四电磁线圈总成组成,第一电磁线圈总成和第二电磁线圈总成分别预埋布置在汽车本体两侧的车门内侧,第三电磁线圈总成布置在汽车本体的前机舱内部前端,第四电磁线圈总成布置在汽车本体的后备箱内部后端,电磁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本体,所述汽车本体四周均内设有电磁线圈总成和影像传感器,所述汽车本体四周均设有与电磁线圈总成相对应的随形强磁板,四个所述电磁线圈总成和四个影像传感器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电磁线圈总成分别由结构相同的第一电磁线圈总成、第二电磁线圈总成、第三电磁线圈总成和第四电磁线圈总成组成,所述第一电磁线圈总成和第二电磁线圈总成分别预埋布置在汽车本体两侧的车门内侧,所述第三电磁线圈总成布置在汽车本体的前机舱内部前端,所述第四电磁线圈总成布置在汽车本体的后备箱内部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影像传感器包括分别由结构相同的第一影像传感器、第二影像传感器、第三影像传感器和第三影像传感器组成,所述第一影像传感器和第二影像传感器分别预埋布置在汽车本体两侧的车窗内侧,所述第三电磁线圈总成布置在汽车本体的前挡风玻璃内部顶端,所述第四电磁线圈总成布置在汽车本体的后挡风玻璃内部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总成由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结构相同的电磁线圈组成,所述电磁线圈总成用于通电后与强磁护板吸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延缓防撞的车辆保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传感器用于获取其他车辆的影像信号并将其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军于长虹孙焕丽李黎黎南海陈蓓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