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的折展单元机构及平板折展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21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的折展单元机构及平板折展天线,其包括天线组件、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和支撑机构;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与支撑机构均设置在天线组件的同一侧面;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包括两组相同的四连杆机构,支撑机构在完全展开时呈稳定的梯形与三角形结构;两组及以上天线组件呈竖向排列时,组成一维平板折展天线机构;两组天线组件呈横向排列时,组成二维折展单元机构A,两组及以上折展单元机构A呈横向排列时,组成二维平板折展天线机构;多组天线组件呈横竖向排列时,组成二维折展单元机构B;本发明专利技术单元机构展开到位后面板间隙小、反射面平整、刚度高,展开稳定性好,收拢率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的折展单元机构及平板折展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的折展单元机构及平板折展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可展天线机构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在可展天线机构中平面可展天线作为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国内外多所科研机构和相关学者提出并研究了多种平面折展平板。
[0003]目前平面天线机构由于采用传统转动铰链,展开到位后板间间隙较大,且在平板天线反射面存在铰链凸出的问题。因此,提出具有展开到位后板间间隙小、反射面平整无凸出、刚度高、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的一维平板天线折展天线机构和二维平板天线折展天线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的折展单元机构,本折展单元机构通过设置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支撑机构、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实现天线平板的展开,而且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能够使得天线平板在展开的同时确保反射面平整、天线平板之间的间隙小,同时设置支撑机构、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能够实现多种形状的组合,满足不同需求的天线平板结构。
[0005]具体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含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的折展单元机构,其包括天线组件、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天线组件的同一侧面;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平板和第二天线平板,第一天线平板的第一侧部与第二天线平板的第一侧部的连接处的两个端部通过所述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平板的上方和所述第二天线平板的上方回转铰接;所述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包括第一等效连杆、第二等效连杆、第三等效连杆和第四等效连杆;所述第一等效连杆的第一侧部与第一天线平板通过第一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等效连杆的第二侧部与第二等效连杆的第一侧部转动连接,第二等效连杆的第二侧部与第二天线平板通过第二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三等效连杆的第一侧部与第二天线平板通过第三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三等效连杆的第二侧部与所述第四等效连杆的第一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等效连杆的第二侧部与第一天线平板通过第四回转铰链连接,第二等效连杆的中部与第四连等效杆的中部通过第十一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回转铰链、第二回转铰链、第三回转铰链、第四回转铰链和第十一回转铰链的转动中心轴线都是平行于第一天线平板与第二天线平板的相邻边;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补偿板、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第三折叠杆、第四折叠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折叠杆、第一支
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各自的第一端部分别与所述补偿板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的第二端部与第二折叠杆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天线平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五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各自的第二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平板的上表面通过第六、第七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折叠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各自的第一端部分别与所述补偿板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折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折叠杆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折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天线平板的上表面通过第八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四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分别与第二天线平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九回转铰链和第十回转铰链连接,第六回转铰链、第七回转铰链、第九回转铰链和第十回转铰链的转动中心轴线都是平行于第一天线平板与第二天线平板的相邻边。
[0007]可优选的,当设置有两组所述天线组件呈竖向排列时,两组天线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两组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天线组件上的补偿板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锁紧铰链,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锁紧铰链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锁紧铰链,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天线组件上的补偿板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天线平板和所述第二天线平板均展开时,所述第一限位锁紧铰链和所述第二限位锁紧铰链接触,并相互配合实现锁紧限位。
[0008]可优选的,当设置有两组所述天线组件呈横向排列时,组成二维折展单元机构A,所述两组天线组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两组天线组件包括第三天线组件和第四天线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天线组件的补偿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天线组件的补偿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在与所述第三天线组件对立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在与所述第四天线组件对立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当所述第三天线组件和所述第四天线组件闭合时其各自的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均能够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
[0009]可优选的,当设置有多组所述天线组件呈横竖向排列时,组成二维折展单元机构B,多组天线组件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多组天线组件包括第三天线组件、第四天线组件和第五组件,所述第五组件包括多个第五天线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第五杆,所述第五杆包括多个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三天线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五组件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五组件的第二侧与所述第四天线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天线组件的补偿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五组件的补偿板连接,所述第五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天线组件的补偿板连接;所述第五天线组件的补偿板与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中部连接;第五连杆的两端的与所述第五天线组件对立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天线组件对立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天线组件对立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当所述第三天线组件、第四天线组件和第五天线组件闭合时其各自的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能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内。
[0010]可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展开至极限后锁定,所述天线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有
天线平板呈一字型平面排列,所述支撑机构呈成梯形与三角形结构展开状态且为天线平板提供支撑作用;所述天线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补偿板位于两个所述天线平板折叠后的一侧,所有折叠杆和支撑杆贴合于相邻的所述天线平板的一侧面。
[0011]可优选的,相邻且相连接的天线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连接组件和连接键均设置在所述天线平板的同一侧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含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的平板天线折展单元机构,采用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后,天线完全展开状态时,保证反射面平整无铰链凸出,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的折展单元机构及平板折展天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天线组件、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天线组件的同一侧面;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平板和第二天线平板,第一天线平板的第一侧部与第二天线平板的第一侧部的连接处的两个端部通过所述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平板的上方和所述第二天线平板的上方回转铰接;所述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包括第一等效连杆、第二等效连杆、第三等效连杆和第四等效连杆;所述第一等效连杆的第一侧部与第一天线平板通过第一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等效连杆的第二侧部与第二等效连杆的第一侧部转动连接,第二等效连杆的第二侧部与第二天线平板通过第二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三等效连杆的第一侧部与第二天线平板通过第三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三等效连杆的第二侧部与所述第四等效连杆的第一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等效连杆的第二侧部与第一天线平板通过第四回转铰链连接,第二等效连杆的中部与第四连等效杆的中部通过第十一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回转铰链、第二回转铰链、第三回转铰链、第四回转铰链和第十一回转铰链的转动中心轴线都是平行于第一天线平板与第二天线平板的相邻边;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补偿板、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第三折叠杆、第四折叠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折叠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各自的第一端部分别与所述补偿板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的第二端部与第二折叠杆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天线平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五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各自的第二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平板的上表面通过第六回转铰链和第七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折叠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各自的第一端部分别与所述补偿板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折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折叠杆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折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天线平板的上表面通过第八回转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四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分别与第二天线平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九回转铰链和第十回转铰链连接,第六回转铰链、第七回转铰链、第九回转铰链和第十回转铰链的转动中心轴线都是平行于第一天线平板与第二天线平板的相邻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等效转动铰链连杆机构的折展单元机构及平板折展天线,其特征在于:当设置有两组所述天线组件呈竖向排列时,两组天线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两组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天线组件上的补偿板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锁紧铰链,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锁紧铰链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锁紧铰链,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天线组件上的补偿板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天线平板和所述第二天线平板均展开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允斗陈博梁宝柱魏欣陆刘天明郭路瑶邢则拯周鑫李明姚建涛赵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