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303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掘进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工艺及装置。该工艺包括:S1,排渣时,打开排渣机构,使泥浆从出渣管道排出。S2,泥浆太多时,泥浆进入到分流腔内,减缓螺旋机本体的压力。S3,泥浆沿着弹性螺旋管流动,并从弹性螺旋管的另一端喷出,喷出的泥浆带动配重环转动。S4,泥浆的冲击力使弹性螺旋管伸长。喷出的泥浆带动配重环转动,进而减小泥浆流动的速度,缓冲泥浆对分流箱的冲击力。泥浆进入到弹性螺旋管内时,泥浆克服弹性螺旋管的弹力,并克服自身的重力沿着弹性螺旋管向上移动,进一步的减缓了泥浆的冲击力。出渣管道排渣时,扇形板处于上下交错的状态,可以减缓泥浆的流速,起到防喷涌的作用。起到防喷涌的作用。起到防喷涌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工艺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掘进施工
,涉及一种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土压平衡盾构机。其中螺旋输送机是土压平衡盾构机关键部件之一,螺旋输送机是土压平衡盾构的排土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刀盘切下来的泥土从盾构土仓中排出,碴土在螺旋机内向外排出的过程中形成密封土塞,可保持密封土仓内压力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0003]在工作过程中,富水地层中岩层裂隙较多,在高水压力的作用下,螺旋机的出渣口频繁发生喷涌,目前主要是通过设置分流腔的方式使泥浆分流到分流箱内,以减少喷涌的发生,但是仅仅设置分流箱,没有缓冲机构,当泥浆高速进入到分流箱内时,对分流箱的内壁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分流箱发生损坏,而产生危险。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工艺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工艺及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工艺包括,S1,螺旋机本体工作,泥浆进入到螺旋机本体内,需要排渣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第一套筒向靠近电机的方向移动,第一套筒通过连接杆拉动扇形板转动,使扇形板与分流箱的内壁之间形成开口,泥浆从开口处流出;
[0007]S2,当螺旋机本体内的泥浆太多时,泥浆从螺旋机本体进入到弹性螺旋管内,沿着弹性螺旋管流动,并从弹性螺旋管另一端喷出,并且喷到配重环的内壁上,推动对应的配重环转动;
[0008]S3,当泥浆进入弹性螺旋管内时,泥浆的冲击力使弹性螺旋管伸长,弹性螺旋管的上端沿着固定柱向上移动,使弹性螺旋管的上端开口处对应不同的配重环,进而使不同的配重环转动,并且上端的配重环在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带动与之相邻的下端的配重环同方向转动;
[0009]S4,经过弹性螺旋管喷出的泥浆最终落到分隔板上,并打开封堵板,从卸料孔处落下,最终经排渣机构排出。
[0010]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装置包括螺旋机本体,所述螺旋机本体连通有分流箱和出渣管道;所述出渣管道内活动设置有排渣机构;分流箱内设置有缓冲机构;
[0011]所述分流箱和螺旋机本体之间固定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卸料孔,分流箱上活动设有遮挡卸料孔的封堵板;
[0012]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性螺旋管、配重环;
[0013]所述弹性螺旋管的一端固定穿过分隔板与螺旋机本体连通;所述弹性螺旋管的另一端纵向滑动设置在分流箱内,所述分流箱内转动设置有多个配重环,相邻两个所述配重环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排渣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连接杆、扇形板;
[0015]所述扇形板具有多块,且多个扇形板围合成圆形板,遮挡住出渣管道,所述扇形板转动设置在出渣管道内;
[0016]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驱动组件上,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扇形板铰接;所述连接杆具有多个,且与扇形板一一对应;相邻连接杆的长度不相等,且相邻连接杆与螺纹杆的夹角不相等。
[001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螺纹杆、第一套筒;
[0018]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出渣管道内,所述螺纹杆固定设置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套筒与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套筒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扇形板铰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出渣管道内固定有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
[0020]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杆上,所述螺纹杆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杆上固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圆周面上固定有连接环;扇形板与连接环转动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箱内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弹性螺旋管绕设在固定柱上。
[0023]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螺旋管的两端均固设有固定环,所述弹性螺旋管与螺旋机本体连通的一端通过固定环与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螺旋管在分流箱内的一端通过固定环与固定柱滑动配合。
[002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上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固定环上固定有与T形滑槽滑动配合的T形滑块。
[0025]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板与分流箱的内壁通过铰接轴铰接,且铰接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封堵板固连,扭簧的另一端与分流箱的内壁固连。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泥浆进入到分流腔内的过程中,泥浆进入到弹性螺旋管并经过弹性螺旋管的上端开口处喷出,喷出的泥浆带动配重环转动,进而减小泥浆流动的速度,缓冲泥浆对分流箱的冲击力。
[0027]泥浆进入到弹性螺旋管内时,泥浆的冲击力使弹性螺旋管伸长,并克服自身的重力沿着弹性螺旋管向上移动,进一步的减缓了泥浆的冲击力。
[0028]螺旋机本体内的泥浆压力过大时,泥浆进入到分流腔内,缓解螺旋机本体内的压力,减少喷涌现象的发生。
[0029]出渣管道排渣时,多个扇形板处于上下交错的状态,可以减缓泥浆的流速,起到防喷涌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弹性螺旋管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封堵板和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排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排渣机构排渣状态的示意图。
[0037]图中:1、螺旋机本体;2、分流箱;3、出渣管道;4、分流腔;5、固定柱;6、配重环;7、单向轴承;8、弹性螺旋管;9、封堵板;10、分隔板;11、第一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13、扇形板;14、连接杆;15、电机;16、螺纹杆;17、第一套筒;18、第二套筒;19、固定环;20、T形滑槽;21、连接环;61、第一配重环;62、第二配重环;63、第三配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如图1

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螺旋机本体1工作,泥浆进入到螺旋机本体1内,需要排渣时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螺纹杆16转动,使第一套筒17向靠近电机15的方向移动,第一套筒17通过连接杆14拉动扇形板13转动,使扇形板13与分流箱2的内壁之间形成开口,泥浆从开口处流出;
[0040]S2,当螺旋机本体1内的泥浆太多时,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螺旋机本体(1)工作,泥浆进入到螺旋机本体(1)内,需要排渣时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螺纹杆(16)转动,使第一套筒(17)向靠近电机(15)的方向移动,第一套筒(17)通过连接杆(14)拉动扇形板(13)转动,使扇形板(13)与分流箱(2)的内壁之间形成开口,泥浆从开口处流出;S2,当螺旋机本体(1)内的泥浆太多时,泥浆从螺旋机本体(1)进入到弹性螺旋管(8)内,沿着弹性螺旋管(8)流动,并从弹性螺旋管(8)另一端喷出,并且喷到配重环(6)的内壁上,推动对应的配重环(6)转动;S3,当泥浆进入弹性螺旋管(8)内时,泥浆的冲击力使弹性螺旋管(8)伸长,弹性螺旋管(8)的上端沿着固定柱(5)向上移动,使弹性螺旋管(8)的上端开口处对应不同的配重环(6),进而使不同的配重环(6)转动,并且上端的配重环(6)在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带动与之相邻的下端的配重环(6)同方向转动;S4,经过弹性螺旋管(8)喷出的泥浆最终落到分隔板(10)上,并打开封堵板(9),从卸料孔处落下,最终经排渣机构排出。2.根据权利1中的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装置包括螺旋机本体(1),所述螺旋机本体(1)连通有分流箱(2)和出渣管道(3);所述出渣管道(3)内活动设置有排渣机构;分流箱(2)内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分流箱(2)和螺旋机本体(1)之间固定设有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上开设有卸料孔,分流箱(2)上活动设有遮挡卸料孔的封堵板(9);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性螺旋管(8)、配重环(6);所述弹性螺旋管(8)的一端固定穿过分隔板(10)与螺旋机本体(1)连通;所述弹性螺旋管(8)的另一端纵向滑动设置在分流箱(2)内,所述分流箱(2)内转动设置有多个配重环(6),相邻两个所述配重环(6)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距离陡坡隧道上山掘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连接杆(14)、扇形板(13);所述扇形板(13)具有多块,且多个扇形板(13)围合成圆形板,遮挡住出渣管道(3),所述扇形板(13)转动设置在出渣管道(3)内;连接杆(14)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畏张树中张新敏郑政彬高锦跃管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