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表后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功能区和装饰区的一体式手表后盖,包括盖体和镀膜结构,盖体选用一体式的透明基材;镀膜结构设置在盖体上,镀膜结构至少分为一个功能区和一个装饰区,功能区设置有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所述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能够实现电信号、热信号及光信号的传输;装饰区设置有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所述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能够实现装饰质感效果。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盖体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加工然后组装工艺的,具有节约加工步骤和成本的优势,且后段工程师利用本申请的表盖可以在较高的自由度下设计手表的功能。表的功能。表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功能区和装饰区的一体式手表后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表后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功能区和装饰区的一体式手表后盖。
技术介绍
[0002]手表是一种常见的日用品,其主要零件包括表带、表壳、前盖以及后盖等,手表后盖是佩戴时与手腕皮肤接触的手表零件。
[0003]目前已经有较多品牌商的智能手表能够实现测量体温、测量心率、测量血氧、测量酒精含量等功能,甚至于可以实现房颤早搏筛查、睡眠呼吸暂停风险筛查、无线操作空调启闭、发动汽车等功能,对于手表后盖而言就有了传输热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等各类信号要求,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采用在手表后盖进行镀膜处理的技术手段是为实现上述技术要求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
[0004]华为公司拥有的ZL2019111848623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心电图ECG器件电极,其后盖表面嵌设有由导电陶瓷制作而成的导电零件用于传输人体心跳产生的电信号,随着技术进步,利用镀膜技术的替代方案得到更宽泛采用,无锡杰程光电有限公司拥有的ZL2021228804822号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双面导电镀膜的手表心率监测盖板,通过镀导电膜的方式实现电信号传输,可以用为代替盖板上安装导电零件的技术方案。
[0005]中国ZL202022760807号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测温的触摸屏技术,其盖板由IR孔、镜面银层以及抗UV层构成,IR孔的镀膜层使得其在可见光380nm
‑
780nm波段的透光率达到4%
‑
10%,如果将这样的盖板结构应用到手表后盖上,自然是能够实现人体温的测量的,而这样的镀膜的方式能够较好地实现红外光信号的传输。
[0006]上述的这些技术方案表明,合理将镀膜技术应用于手表后盖的设计及加工上,能够实现手表后盖对于热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等各类信号的传输,本申请将这样的镀膜过程称为功能性镀膜加工,涉及的镀膜结构称为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另外,手表本身用于穿戴,对于自身装饰性有一定要求,手表后盖作为手表的一部分,同样需要满足这样的装饰性需求,采用镀膜的方式来满足装饰性需要是可行的技术手段,本申请将这样的镀膜过程称为装饰性镀膜加工,涉及的镀膜结构称为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
[0007]ZL2015200932896号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黑色装饰膜的手表贝壳刻度盘和手表,采用了多层结构构成的黑色装饰膜镀在贝壳基材上,实现装饰效果。
[0008]申请号为201810036712.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饰膜,是一种柔性薄膜,主要应用于贴附手机、平板电脑、超极笔记本等电子产品的盖板、机壳等结构上,起到装饰作用。
[0009]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ZL2019105701405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玻璃基板、装饰膜片、过渡膜片以及镀膜层,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为了解决透明手表后盖(尤其是带有曲面的部分)增设装饰膜时容易出现的气泡以及裂纹等不良。
[0010]基于手表后盖对于功能性的要求和装饰性的要求,需要对手表后盖进行功能性镀膜加工及装饰性镀膜加工,由于实现信号传输的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及用于实现装饰性效果的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是完全不同的,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认知中,是不会在同一个基材上同时制作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和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的,故而现有技术中均是把需要实现信号传输的部分作为单独的一个配件进行功能性镀膜加工,把后盖主体部分作为另一个配件进行装饰性镀膜加工,在两个配件均镀膜加工完毕后,再组装成为一个完整的手表后盖,本申请把这种传统的加工方式称为“分开加工后组装工艺”。
[0011]前述的ZL2021228804822号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即是分开加工后组装工艺的一个典型,其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学镜片的盖板窗口,电学镜片上具有本申请所说的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而盖板本体虽未有记载进行了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但是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作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应用到盖板本体上是可以预见的。
[0012]再例如ZL2020225725631号专利说明书【0059】段记载:“壳体上设置有透光窗口”、“透光窗口设置有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即为本申请所说的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的其中一种,该专利需要进行装饰性镀膜加工的壳体与需要功能性镀膜加工的透视窗口很明显是两个配件,同样需要采用分开加工后组装工艺。
[0013]采用分开加工后组装工艺的技术方案不胜枚举,在此不做一一举例,由此应当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具有“同一个基材上无法同时制作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和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的思维定势,为验证这一想法,申请人进一步深入调查了对于手表后盖关于镀膜加工的技术文献,并没有发现有文献公开了同一块盖板同时具有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和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的技术方案,根据这一情况,可以更加确定前述的思维定势是存在的。
[0014]手表后盖的分开加工后组装工艺一般具有以下的技术问题:1、组装作为一个加工工序,本身是需要耗费人员、设备以及生产时间的,并且需要解决装配误差、装配过程中物料损耗等问题。
[0015]2、两个组装用配件的加工,都需要独立配备生产线或者选择单独的供应商,品控环节、物料运输环节会浪费较多的成本。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功能区和装饰区的一体式手表后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17]本申请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的透明后盖,该透明后盖不需要采用分开加工后组装工艺制作,即可以实现传输热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等各类信号要求。
[0018]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手表的透明后盖,包括盖体和镀膜结构,所述盖体选用一体式的透明基材;所述镀膜结构设置在盖体上,所述镀膜结构至少分为一个功能区和一个装饰区,所述功能区设置有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所述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能够实现电信号、热信号及光信号的传输;所述装饰区设置有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所述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能够实现装饰质感效果。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程师对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设计之后,利用可见光穿过透明基材制作的盖体及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时候产生的干涉、衍射以及反射现象,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色彩和图案,进而能够实现装饰质感效果;工程师对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
设计之后,能够实现电信号、热信号及光信号的传输,进而可以配合手表内信号处理系统实现测量体温、测量心率、测量血氧、测量酒精含量等功能。
[0020]由于本申请镀膜结构是在同一个盖体上进行设计的,使得工程师能够具有极高的设计自由度,尤其是在产品升级迭代的设计时,工程师的很多想法受限于不可更改的盖体样式,导致想要添加的很多功能在原有的盖体上无法实现,而制作新样式的手表用后盖的盖体来实现相关功能则会增加研发经费。即使后续量产制程需要更改盖体的样式,利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来进行初步验证也是可行的,这同样能够节约一定的研发费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功能区和装饰区的一体式手表后盖,包括盖体(4)和镀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选用一体式的透明基材;所述镀膜结构设置在盖体(4)上,所述镀膜结构至少分为一个功能区和一个装饰区,所述功能区设置有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所述功能性3D微结构纹理能够实现电信号、热信号及光信号的传输;所述装饰区设置有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所述装饰性3D微结构纹理能够实现装饰质感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功能区和装饰区的一体式手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为陶瓷、蓝宝石、玻璃、树脂材料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功能区和装饰区的一体式手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材料为有机玻璃PMMA、PC、CR39、PET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功能区和装饰区的一体式手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结构为金属、非金属单质、无机物、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功能区和装饰区的一体式手表后盖,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镀膜层的所述金属材料为金、银、铜、铝、钛、铬、铟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功能区和装饰区的一体式手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单质为碳、硅、磷、硫、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治明,徐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光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