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15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菌种驯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包括装置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提效搅拌轴,在实际使用中,可利用主搅拌轴与提效搅拌轴同时对生化器筒体的内部进行搅拌,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复合菌种驯化的效率,具体的在实际运行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主搅拌轴对生化器筒体内部进行搅拌,并且主搅拌轴转动时会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在第一锥齿轮转动后,第二锥齿轮即可被带动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提效搅拌轴对生化器筒体的内部进行搅拌,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生化器在对复合菌种进行驯化时,只能对其进行横向的搅拌,使得搅拌效果单一,造成复合菌种驯化效率较低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菌种驯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

技术介绍

[0002]污水生物处理是指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和转化,而目前在复合菌种驯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生化器,但是现有的生化器在对复合菌种进行驯化时,只能对其进行横向的搅拌,使得搅拌效果单一,造成复合菌种驯化效率较低。基于上述,需要设计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生化器筒体,所述生化器筒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入料通道和排料通道,所述生化器筒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生化器筒体的内部通过安装机架安装有主搅拌轴,所述生化器筒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可驱动主搅拌轴进行转动,所述主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两侧皆啮合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提效搅拌轴,在实际使用中,可利用主搅拌轴与提效搅拌轴同时对生化器筒体的内部进行搅拌,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复合菌种驯化的效率,具体的在实际运行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主搅拌轴对生化器筒体内部进行搅拌,并且主搅拌轴转动时会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在第一锥齿轮转动后,第二锥齿轮即可被带动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提效搅拌轴对生化器筒体的内部进行搅拌,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生化器在对复合菌种进行驯化时,只能对其进行横向的搅拌,使得搅拌效果单一,造成复合菌种驯化效率较低的问题,且本技术的结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强。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安装箱,且防护安装箱与主搅拌轴、提效搅拌轴的衔接处皆设置有轴承。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生化器筒体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搅拌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安装圆杆,所述安装圆杆的一端连接有筒壁刮边板,且筒壁刮边板与生化器筒体的内壁贴合,在实际使用中,在主搅拌轴转动的同时可带动筒壁刮边板对生化器筒体的内壁进行刮除,从而避免生化器筒体内壁附着有原材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圆杆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远离安装圆杆的一端与安装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型号为伺服电机。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提效搅拌轴,在实际使用中,可利用主搅拌轴与提效搅拌轴同时对生化器筒体的内部进行搅拌,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复合菌种驯化的效率,具体的在实际运行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主搅拌轴对生化器筒体内部进行搅拌,并且主搅拌轴转动时会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在第一锥齿轮转动后,第二锥齿轮即可被带动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提效搅拌轴对生化器筒体的内部进行搅拌,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生化器在对复合菌种进行驯化时,只能对其进行横向的搅拌,使得搅拌效果单一,造成复合菌种驯化效率较低的问题,且本技术的结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提效搅拌轴结构正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筒壁刮边板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为:100、生化器筒体;110、控制面板;111、入料通道;112、排料通道;113、主搅拌轴;114、驱动电机;115、第一锥齿轮;116、第二锥齿轮;117、提效搅拌轴;118、安装套筒;119、安装圆杆;120、筒壁刮边板;121、复位弹簧;122、观察窗;123、防护安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一: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生化器筒体100,生化器筒体10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入料通道111和排料通道112,生化器筒体10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10,生化器筒体100的内部通过安装机架安装有主搅拌轴113,生化器筒体10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4,且驱动电机114可驱动主搅拌轴113进行转动,主搅拌轴11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15,第一锥齿轮115的两侧皆啮合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16,第二锥齿轮116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提效搅拌轴117。
[0019]在实际使用中,通过驱动电机114驱动主搅拌轴113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主搅拌轴113对生化器筒体100内部进行搅拌,并且在主搅拌轴113转动的同时,还可通过主搅拌轴113驱动提效搅拌轴117进行转动,具体的在实际运行中,主搅拌轴113转动时会驱动第一锥齿轮115进行转动,从而在第一锥齿轮115转动后,第二锥齿轮116即可被带动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提效搅拌轴117被第二锥齿轮116带动进行旋转,从而对生化器筒体100的内部进行搅拌。
[0020]实施例二:
[0021]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锥齿轮115和第二锥齿轮11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安装箱123,且防护安装箱123与主搅拌轴113、提效搅拌轴117的衔接处皆设置有轴承,生化器筒体100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22,且观察窗122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主搅拌轴1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筒118,安装套筒118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安装圆杆119,安装圆杆119的一端连接有筒壁刮边板120,且筒壁刮边板120与生化器筒体100的内壁贴合,安装圆杆119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21,且复位弹簧121远离安装圆杆119的一端与安装套筒118的内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14的型号为伺服电机。在实际使用中,在主搅拌轴113转动的同时可带动筒壁刮边板120对生化器筒体100的内壁进行刮除,从而避免生化器筒体100内壁附着有原材料。
[002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生化器筒体(100),所述生化器筒体(10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入料通道(111)和排料通道(112),所述生化器筒体(10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10),所述生化器筒体(100)的内部通过安装机架安装有主搅拌轴(113),所述生化器筒体(10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4),且驱动电机(114)可驱动主搅拌轴(113)进行转动,所述主搅拌轴(11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15),所述第一锥齿轮(115)的两侧皆啮合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16),所述第二锥齿轮(116)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提效搅拌轴(1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驯化复合菌种的生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115)和第二锥齿轮(11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安装箱(123),且防护安装箱(123)与主搅拌轴(113)、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李晓燕樊璐璐兰树仁毋永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龙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