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元体系金矿石载金矿物含金性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205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艺矿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元体系金矿石载金矿物含金性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磨矿、重选、重尾浮选、重精样品自动矿物学分析,品位转换,物质组成转换,剔除不合理数据,拟合曲线,得出载金矿物含金性数据等内容;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金矿物载金矿物含金性定量工作有益,操作合理,数据精准。数据精准。数据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元体系金矿石载金矿物含金性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艺矿物学
,尤其涉及一种二元体系金矿石载金矿物含金性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由于其无可比拟的理化性质,在各个领域广泛地被需求,对于金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与难点。对于工艺矿物学研究而言,金的赋存状态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尤其是对载金矿物含金性的分析,这直接关乎选矿产品的金品位与回收率。但传统的化学浸出试验只能给出硫化物整体包裹金或连生金的比例,不能直接反应哪种硫化物的含金性高低之别。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人工挑选单矿物进行金品位分析,但此方法费时费力,且人的主观影响较大,分析结果也不甚令人满意。
[0003]也有相关技术,介绍了以精矿为研究对象的载金矿物含金量测量方法,首先,以精矿为研究对象,本末倒置,合理的研究对象应为原矿,精矿已经有别于原矿,经过选别的精矿其代表性不佳。其次,前人专利所述步骤中对单体状态金矿物的处理,主要依靠浸金的方式,不仅排出单体金还一并舍弃了连生金,这样做是有问题的,比如粗粒级金能不能有效处理干净的问题,又比如浸金过程中硫化物连生金也一同被处理掉,而这部分连生状态的金恰恰也属于被载体矿物承载的金,是不能直接这样操作的,这样会使得结果不同程度的偏低。还有即使是精矿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脉石的含量,前人专利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脉石会“稀释”精矿的品位,直接得到的结果不能直接反映载金矿物的金品位,数据往往是有误差的。
[0004]一般来讲,金矿石资源载金矿物多为单一或二元金属硫化物,比如“黄铁矿+毒砂”类型矿石,又如“黄铁矿+黄铜矿”类型矿石,我们更多地关注金在不同载金矿物中的含金性,以求为后续选矿过程提供数据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元体系金矿石载金矿物含金性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准确,合理的特点;能有效测定二元体系金矿石内载金矿物的含金性,为合理利用该类型矿石资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0006]一种二元体系金矿石载金矿物含金性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取待测样品磨矿,磨矿至细度为200目含量70%,记为样品a;
[0008]步骤二,对样品a进行第一次重选,将重选后得到的精矿舍弃,取得到的尾矿进行第二次重选,重选精矿产率记为c1,得到的尾矿进行第三次重选,重选精矿产率记为c2,得到的尾矿进行第四次重选,重选精矿产率记为c3,得到的尾矿进行第五次重选,重选精矿产率记为c4,得到的尾矿进行第六次重选,重选精矿产率记为c5,得到的重选尾矿记为w1;第二次重选至第六次重选得到的重选精矿记为b
i
,i为2、3、4、5、6;
[0009]步骤三,对重选尾矿w1进行细磨,磨矿至细度为200目全通过,得到样品w2;
[0010]步骤四,对样品w2取样500g,调浆,分别加入硫酸铜、丁基黄药和MIBC进行开路浮选,浮选尾矿记为w3,浮选尾矿产率计为h;
[0011]步骤五,对重选精矿b
i
分别取样化验金品位,记为d
i

[0012]步骤六,对浮选尾矿w3取样分析金品位,记为d6;
[0013]步骤七,对重选精矿b
i
取样制作MLA样品,记为h
i

[0014]步骤八,对MLA样品h
i
进行自动矿物学分析,分析得到h
i
中黄铁矿、毒砂及脉石矿物含量,并分别记为e
i
1、e
i
2、e
i
3;
[0015]步骤九,对重选精矿b
i
的金品位进行数据转化,重选精矿b
i
转化后金品位记为f
i
,品位转换公式为:f
i
=(d
i

d
i
*e
i
3)/(1

e
i
3);
[0016]步骤十,对黄铁矿及毒砂矿物含量进行数据转化,其中黄铁矿、毒砂转换含量分别记为g
i
1、g
i
2,转换公式为:g
i
1=e
i
1/(e
i
1+e
i
2)、g
i
2=e
i
2/(e
i
1+e
i
2);
[0017]步骤十一,分别以毒砂或黄铁矿转换含量为横坐标,重选精矿b
i
转化后金品位f
i
为纵坐标,拟合线性趋势线,并去除不合理数据;
[0018]步骤十二,去除数据后,依新数据重新拟合曲线,得到线性公式y=kx+m,其中y=f
i
,x=g
i
1或g
i
2;
[0019]步骤十三,设定特殊参数,得到毒砂或黄铁矿含金性,以g/t计;其中另x=1,则y=k+mg/t,得到毒砂或黄铁矿含金性为k+m g/t;另x=0,则y=m g/t,得到或黄铁矿含金性为mg/t。
[0020]所述步骤一中对样品a进行重选,控制产率小于或者等于0.01%。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易于实现,合理,避免了人工挑选重砂的费时费力,排除主观因素影响,数据精准,能有效的测定载金矿物的含金性。
[0023]1.采用物理方法排除呈单体状态颗粒金的干扰,更合理,完整保留了连生金,数据直接反应载体矿物含金性,即包裹金及连生金两部分,贴近生产实际;
[0024]2.采用多步重选,得到多个重选精矿产品,可得到差异化明显的产品,区分度更明晰,数据更为可靠;
[0025]3.引入浮选尾矿为数据校准的方法,得到真实的精矿物质组成及品位,拟合曲线为真实线性曲线,可确定真实的相关数据;
[0026]4.对各精矿样品进行自动矿物学分析,比人工显微镜划分矿物含量更为准确;
[0027]5.多个拟合数据,数据更有代表性。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拟合线性趋势线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依新数据重新拟合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3]实施例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元体系金矿石载金矿物含金性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待测样品磨矿,磨矿至细度为200目含量70%,记为样品a;步骤二,对样品a进行第一次重选,将重选后得到的精矿舍弃,取得到的尾矿进行第二次重选,重选精矿产率记为c1,得到的尾矿进行第三次重选,重选精矿产率记为c2,得到的尾矿进行第四次重选,重选精矿产率记为c3,得到的尾矿进行第五次重选,重选精矿产率记为c4,得到的尾矿进行第六次重选,重选精矿产率记为c5,得到的重选尾矿记为w1;第二次重选至第六次重选得到的重选精矿记为b
i
,i为2、3、4、5、6;步骤三,对重选尾矿w1进行细磨,磨矿至细度为200目全通过,得到样品w2;步骤四,对样品w2取样500g,调浆,分别加入硫酸铜、丁基黄药和MIBC进行开路浮选,浮选尾矿记为w3,浮选尾矿产率计为h;步骤五,对重选精矿b
i
分别取样化验金品位,记为d
i
;步骤六,对浮选尾矿w3取样分析金品位,记为d6;步骤七,对重选精矿b
i
取样制作MLA样品,记为h
i
;步骤八,对MLA样品h
i
进行自动矿物学分析,分析得到h
i
中黄铁矿、毒砂及脉石矿物含量,并分别记为e
i
1、e
i
2、e
i
3;步骤九,对重选精矿b
i
的金品位进行数据转化,重选精矿b
i
转化后金品位记为f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铜于鸿宾郝福来逄文好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