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193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一种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层,至少一个放置层为用于放置测试组件的测试组件放置层,至少一个放置层为用于放置待测氢泵的待测件放置层,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气罐,所述气罐与导出管的一端及回收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导出管的另一端与至少两个支管连通,所述支管和回收管均包括由测试组件放置层侧向待测件放置层侧延伸的延伸段及位于待测件放置层处并与延伸段连通的连接段,所述支管的连接段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回收管的连接段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数量与第二连接头数量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提高测试效率且占地空间较小的优点。提高测试效率且占地空间较小的优点。提高测试效率且占地空间较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氢气循环泵在进行耐力测试或其它测试时,一般每次进行一个氢气循环泵的测试,如申请号为202110253166.4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氢气循环泵耐久测试装置,包括进气管、流量检测器、稳压罐a、氢气循环泵、管路a,流量检测器的出口经过管路b与稳压罐a的入口连接,稳压罐a的出口经管道与氢气循环泵的入口连接,氢气循环泵的出口经管道连接到管路a的入口,管路a的出口与流量检测器的进口管连接;进口管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阀门a。如果需要进行多个氢气循环泵的测试,则需要逐个进行测试,效率较低。且常规的测试装置都是平铺设置在测试台台面上的,由于部件和管路较多,占地空间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进行至少两个氢泵测试,能大大提高测试效率且占地空间较小的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层,至少一个放置层为用于放置测试组件的测试组件放置层,至少一个放置层为用于放置待测氢泵的待测件放置层,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气罐,所述气罐与导出管的一端及回收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导出管的另一端与至少两个支管连通,所述回收管上设有冷却器,所述支管和回收管均包括由测试组件放置层侧向待测件放置层侧延伸的延伸段及位于待测件放置层处并与延伸段连通的连接段,所述支管的连接段端部设有用于与待测氢泵连接的第一连接头,所述回收管的连接段设有用于与待测氢泵连接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数量与第二连接头数量相同。
[0005]本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支管,每个支管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头,且回收管端部设有与第一连接头数量相同的第二连接头,可以在每个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采用软管与待测氢泵的进出口端连接,从而实现至少两个氢泵的测试,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其中,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端部可以拆卸固定堵头,以对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进行封闭,从而不需要每次待测氢泵的数量与支管的数量相同,以使本技术也能每次用于单个氢泵的键槽。其中,通过软管和接头进行测氢泵的进出口端与管路连接的方式为现有常规连接方式。
[0006]本技术装置设有至少两个放置层,放置层是上下层叠的,采用立体结构,相比现有平铺的测试装置而言,占地面积更小,能合理利用空间,更便于人员进行氢泵的测试。其中,测试组件放置层用于放置测试组件,测试组件包括气罐、冷却器,还可以包括现有的任意一种用于氢泵检测的部件。其中,延伸段由测试组件放置层侧向待测件放置层侧延伸,即延伸段竖向设置以由上至下延伸或由下至上延伸。其中,本装置设置至少两个支管,每个支管端部设置第一连接头,而不是在导出管末端设置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头,能通过设置支
管的方式减少对相邻两氢泵间的影响,以保证测试准确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回收管的连接段沿左右方向延伸,回收管上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头,至少两个支管的连接段前后平行设置,所述待测件放置层设有至少两个待测件放置位,至少两个待测件放置位左右间隔设置,相邻两第一连接头中的一个第一连接头相对位于另一个第一连接头的前侧或后侧;当待测件放置位上放置有待测氢泵时,相邻两待测氢泵中的一个待测氢泵向左侧的投影与另一个待测氢泵向左侧的投影部分重合。上述设置以使本技术装置结构更为紧凑,占用面积更小。
[0008]作为优选,所述待测件放置层位于测试组件放置层上方。测试组件放置层可以设置在较低的位置,以便于与其它测试用部件连接和维修;待测件放置层位置较高,以便于处于站立状态的人员进行待测氢泵的固定和拆卸更换。
[0009]作为优选,所述测试组件放置层和待测件放置层均设置在架体上,所述架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测试组件放置层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有一个所述待测件放置层位于顶板上侧。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支管的延伸段和回收管的延伸段均竖向设置并位于架体的同一侧。延伸段均位于架体同一侧,能使本装置布局更为紧凑,便于装配和后续维护;且还能便于对管路的保护,可以在架体具有延伸段的一侧设置保护壳体以对延伸段等进行保护。
[0011]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器包括螺旋向上或螺旋向下延伸的管体。通过设置螺旋式的冷却器,从而在使本装置布局紧凑的情况下,能提高自然风风冷的效果,并增加管道的管阻,以模拟氢泵工况状态。
[0012]作为优选,所述回收管下游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设有第一节流阀。通过排气管以对本装置和待测氢泵内的空气进行排出,设置第一节流阀以能对排气进行控制,从而能模拟出泄漏量不同时的情况。
[0013]作为优选,所述回收管上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位于冷却器上游,所述气罐位于流量计与冷却器前侧或后侧,所述气罐所在位置位于流量计与冷却器之间。流量计和冷却器能设置的相对较远,能利用气罐两侧空间,从而达到布局更为紧凑的目的。
[0014]作为优选,所述回收管下游靠近气罐处设有第二节流阀,所述气罐通过进气管与气压源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三节流阀,所述进气管与气压源间设有减压阀。可以通过连接不同的气压源,以能使待测氢泵能导入不同的气体。其中,设置第二节流阀以便于气体回流至气罐内,且不会影响气罐内气体的输出。
[0015]作为优选,所述顶板处设有所述待测件放置位,待测件放置位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待测氢泵的固定孔并配合有螺栓。其中,固定位可以是顶板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固定在顶板上的用于定位固定待测氢泵的定位座或定位块。本技术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实现待测氢泵的定位固定,相比夹具夹紧的方式而言,固定效果更好,通用性更强。
[0016]本技术具有能同时进行至少两个氢泵测试,能提高测试效率且占地空间较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放置层,位于下侧的一个放置层为用于放置测试组件的测试组件放置层100,位于上侧的一个放置层为用于放置待测氢泵的待测件放置层200,待测件放置层200位于测试组件放置层100正上方。本技术装置的测试组件放置层100和待测件放置层200均设置在架体300上,架体300包括顶板301、底板302及连接在顶板301和底板302之间的立柱303,测试组件放置层100位于顶板301和底板302之间,待测件放置层200位于顶板 301上侧。其中,本实施例的架体300周向侧未设有侧板,以便于通风散热和数值观察;同时,底板302四周边缘、顶板301前后侧边缘和立柱303上设有把手304,以便于整个架体300的搬运。
[0021]本实施例的测试组件包括气罐11,气罐11与导出管12的一端及回收管13的一端连通,导出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至少两个放置层,至少一个放置层为用于放置测试组件的测试组件放置层,至少一个放置层为用于放置待测氢泵的待测件放置层,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气罐,所述气罐与导出管的一端及回收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导出管的另一端与至少两个支管连通,所述回收管上设有冷却器,所述支管和回收管均包括由测试组件放置层侧向待测件放置层侧延伸的延伸段及位于待测件放置层处并与延伸段连通的连接段,所述支管的连接段端部设有用于与待测氢泵连接的第一连接头,所述回收管的连接段设有用于与待测氢泵连接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数量与第二连接头数量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管的连接段沿左右方向延伸,回收管上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头,至少两个支管的连接段前后平行设置,所述待测件放置层设有至少两个待测件放置位,至少两个待测件放置位左右间隔设置,相邻两第一连接头中的一个第一连接头相对位于另一个第一连接头的前侧或后侧;当待测件放置位上放置有待测氢泵时,相邻两待测氢泵中的一个待测氢泵向左侧的投影与另一个待测氢泵向左侧的投影部分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循环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件放置层位于测试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宝田张寅周广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氢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