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70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包括多个定植复合体,定植复合体包括沉水植物成苗、人工基质、生长基质、配重块和固定柱,人工基质上周向开设有多个穿透孔,人工基质上还开设有多个种植孔,沉水植物成苗的底端穿过种植孔后与生长基质相接触,固定柱的底端穿过人工基质,人工基质具有多孔状粗糙表面和具有多孔镂空网状结构的人工草垫。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将人工基质放置在不同的生长基质之上,然后种植沉水植物幼苗,待沉水植物生长稳定之后,加装连接绳和配重块形成复合体,定植复合体可以应用于目标水体,大大简化了沉水植物移栽和定植的步骤,能推动沉水植物在湖泊及河道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复技术的应用。复技术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湖生态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化肥的持续过量使用,国内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加剧。富营养化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致使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溶解氧含量下降、生境急剧恶化,导致部分水生植物、浮游和底栖动物生长受到抑制,进而使水体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并面临严重威胁。
[0003]沉水植物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与浮游植物竞争光照和营养物质来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并为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附生真菌和细菌等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维持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因此,恢复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重建水生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措施。
[0004]沉水植物的常规定植方式主要有:插秧法和抛洒法,两种方法成功的关键是底泥中植物根系良好发育。大量工程实践发现插秧法只能在水位较低的情况下施工,且成景效果深受水体透明度等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抛洒法使许多植株容易发生迁移,定植率不高,达不到设计密度和成活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技术借鉴传统草皮的种植特点,在野外工程实施前形成规模化种群,降低对拟修复水体环境和底泥条件的依赖,适应于各类需进行沉水植被恢复的水体,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以解决上述沉水植物的常规定植方式受环境影响较大和定植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前期在温室的统一维护管理对沉水植物种苗进行种植使其根系与人工基质紧密结合形成整体,之后再添加附件形成复合体拼接之后在目标水域安装实施,环境影响较小,定植率较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包括多个定植复合体,所述定植复合体包括沉水植物成苗、人工基质、生长基质、配重块和固定柱,所述生长基质设置于所述人工基质底端,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人工基质顶端,所述人工基质上周向开设有多个穿透孔,所述人工基质上还开设有多个种植孔,所述沉水植物成苗的底端穿过所述种植孔后与生长基质相接触,所述固定柱的底端穿过所述人工基质,所述人工基质具有多孔状粗糙表面和具有多孔镂空网状结构的人工草垫。
[0007]人工草垫是通过将废坊、椰壳、木屑等材料经过杀菌等无害化处理,通过特殊工艺合成具有生态功能的基材,该基材具有适合植物生长的孔隙率、疏松度和通气性等条件,以及具有保湿和提供养分的生态功能,在土壤

水体的界面,能辅助植物体扎根固定,营造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启动生态系统的长期自我修复功能。人工草垫可以通过直接购买得到。
[0008]所述配重块附加在人工基质上,可以在每块人工基质正中心附加一块配重块,配重块为管状密闭结构,长为15cm,管径为4cm,能根据需求填充一定量的水、沙子或者石块从而控制复合体的下沉深度或者悬浮在水体表面。设置配重块,其目的是在该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在安装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填充物从而根据需要控制其浮于水中或者沉入水体底部。当定植规模较小时或者应用于比较浅比较平静的水域时,可考虑适当减少配重块或者不使用配重块。
[0009]连接绳和固定绳均可以采用可降解的尼龙绳。
[0010]优选的,沉水植物幼苗穿进所述种植孔,在沉水植物幼苗生长为所述沉水植物成苗后与所述人工基质形成一体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沉水植物幼苗株高为8

10cm,所述沉水植物成苗株高为20cm 以上。
[0012]优选的,人工基质为再生材料形成的类土壤结构,含有大量微生物和矿物质。
[0013]优选的,所述穿透孔中设置有用于将多个定植复合体拼接起来的连接绳,所述配重块通过固定绳绑在人工基质上。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柱中设置有丝杠、滑块、插接杆和限位环,所述丝杠的顶端穿出所述固定柱的顶端,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丝杠的中部,所述丝杠的底端与所述插接杆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插接杆的底端设置有锥形尖头,所述滑块顶端的外壁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固定柱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环的外壁滑动连接的凹槽,所述滑块底端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顶端与所述滑块的外壁铰接,所述加固杆的中部与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加固杆的底端穿出所述固定柱的底端。
[0015]所述固定柱为金属杆,所述固定柱为安装复合体时才使用的配件,用于固定复合体使其免受风浪干扰,在沉水植物定植完成之后可以进行回收。同样的当定植规模较小时或者应用于比较浅比较平静的水域时,可考虑适当减少配重块或者不使用固定柱,同样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竹竿或者芦苇杆。
[0016]优选的,所述加固杆的底端高于所述锥形尖端的底端。
[0017]优选的,所述加固杆的底端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倾斜尖端、第一倒刺段和第二倒刺段,所述第一倒刺段设置有多个第一倒刺,所述第二倒刺段设置有多个第二倒刺,所述第一倒刺与所述加固杆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倒刺与所述加固杆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倒刺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倒刺的长度。
[0018]优选的,所述生长基质为湖泊底泥、黄泥、沙子、目标水域基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所述生长基质的作用是在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生产的过程中为沉水植物提供营养来源促进根系生长固着,同时对目标水域的基质环境进行模拟,使沉水植物提前适应目标水域的基质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提前采目标水域的基质直接作为生长基质。
[0020]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1)准备沉水植物种苗:将沉水植物幼苗浸泡在水中挑选株高为8

10cm 的健壮苦草工程苗作为种苗,随机分组后放在储满清水的水池中备用;
[0022](2)准备生长基质:将各种生长基质按照设定的体积比混匀备用;
[0023](3)准备人工基质:将人工草垫进行裁剪,打孔,形成 50cm*50cm

100cm*100cm大小且具有种植孔和穿透孔的人工基质,种植孔供沉水植物幼苗种植使用,穿透孔用来穿连
接绳和固定柱;
[0024](4)将挑选好的沉水植物幼苗通过种植孔种植在准备好的生长基质之上,种植密度为100株/

,定期维护;
[0025](5)在沉水植物幼苗的根系通过生根以及生长与人工基质紧密结合之后,将人工基质和沉水植物成苗一起取出,用固定绳将配重块固定在人工基质上,在人工基质的正中心附加一块配重块,叠放起来进行运输;
[0026](6)在目标水域旁边,用连接绳交替穿过人工基质上的穿透孔将多个定植复合体拼装起来形成所需要的大小,然后根据目标水域的状况以及应用需要在配重块中加入合适的填充物同时准备合适数量的固定柱,将固定柱穿过穿透孔;
[0027](7)将拼接好的多个定植复合体移入目标水域,使用固定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定植复合体,所述定植复合体包括沉水植物成苗、人工基质、生长基质、配重块和固定柱,所述生长基质设置于所述人工基质底端,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人工基质顶端,所述人工基质上周向开设有多个穿透孔,所述人工基质上还开设有多个种植孔,所述沉水植物成苗的底端穿过所述种植孔后与生长基质相接触,所述固定柱的底端穿过所述人工基质,所述人工基质为具有多孔状粗糙表面和具有多孔镂空网状结构的人工草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沉水植物幼苗穿进所述种植孔,在沉水植物幼苗生长为所述沉水植物成苗后与所述人工基质形成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幼苗株高为8

10cm,所述沉水植物成苗株高为20c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人工基质为再生材料形成的类土壤结构,含有大量微生物和矿物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透孔中设置有用于将多个定植复合体拼接起来的连接绳,所述配重块通过固定绳绑在人工基质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柱中设置有丝杠、滑块、插接杆和限位环,所述丝杠的顶端穿出所述固定柱的顶端,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丝杠的中部,所述丝杠的底端与所述插接杆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插接杆的底端设置有锥形尖头,所述滑块顶端的外壁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固定柱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环的外壁滑动连接的凹槽,所述滑块底端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顶端与所述滑块的外壁铰接,所述加固杆的中部与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加固杆的底端穿出所述固定柱的底端,所述加固杆的底端高于所述锥形尖端的底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定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的底端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倾斜尖端、第一倒刺段和第二倒刺段,所述第一倒刺段设置有多个第一倒刺,所述第二倒刺段设置有多个第二倒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云陈俊格易春龙张润龙刘帅磊肖克炎刘瑛刘伟文冬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工武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沐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秀湖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