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叉车承载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预设一叉车起重重量增加量ΔG;S200:根据叉车起重过程中的力矩平衡公式,计算ΔL=(Δ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叉车承载能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叉车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叉车承载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叉车属工业搬运车辆,主要用于货物的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等,主要包括前桥10、前轮胎110、传动装置20、发动机30、后桥40、后轮胎410、内燃机罩 50、护顶架60、起重系统70等组成,具体参见图3。叉车承载能力是叉车的一项重要的性能参数,决定叉车能否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增加平衡重的重量是提高叉车承载能力的有效方式,但增加平衡重重量对叉车承载能力提升有限,增加太多的话会对货叉、滑架损伤力度加大,甚至会造成货叉直接断掉,此外还会使得成本增加的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叉车承载能力的方法,基于一叉车起重重量增加量,计算出叉车车身增加的轴距,通过加长车身长度和前后桥距离,将平衡重安装位置向后平移,即平衡重重心后移,从而加大平衡重相对前桥中心处产生的正向力矩,以提高叉车的承载能力。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提高叉车承载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00:预设一叉车起重重量增加量ΔG;
[0007]S200:根据叉车起重过程中的力矩平衡公式,计算ΔL=(ΔG
·
L3)/G2,其中,ΔL为需增加车身轴距,L3为货物重心距离前轮中心点的距离,G2为平衡重重量;
[0008]S300:基于前述ΔL确定叉车车身增加的轴距。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S200包括:
[0010]S210:根据叉车起重过程中的力矩平衡,得公式
①
:G1
·
L1+G2
·
L2=G3
·
L3,其中,G1为除平衡重外整个车身系统的重量,L1为除平衡重外整个车身系统的重心距离前轮中心点的距离,L2为平衡重重心距离前轮中心点的距离,G3为货物重量;
[0011]S220:根据预设的叉车起重重量增加量ΔG,得公式
②
:G1
·
L1+G2
·
(L2+ΔL) =(G3+ΔG)L3;
[0012]S230:公式
②
与公式
①
相减,得ΔL=(ΔG
·
L3)/G2。
[0013]优选的,所述ΔL为叉车的车架和护顶架从脚踏板位置向后加长的距离。
[001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根据叉车实际需要增加的起重量,按照力矩平衡原理,车身系统、平衡重和承载货物相对前桥中心 O处产生的力矩平衡(即力矩和为零),保证平衡重重量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出平衡重重心需要后移的长度,将车身长度和前后桥的距离增加相应的长度,即轴距加长,即可达到增加起重量,提高叉车承载能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叉车车身未加长受力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叉车车身加长受力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叉车整车车身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中:10、前桥;110、前轮胎;20、传动装置;30、发动机;40、后桥;410、后轮胎;50、内燃机罩;60、护顶架;70、起重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一些参数如下:
[0022]G1:除平衡重外,整个车身系统(包括起重系统)的重量;
[0023]G2:平衡重重量;
[0024]G3:货物重量;
[0025]F1:前轮受地面的压力;
[0026]F2:后轮受地面的压力;
[0027]L:前后桥轴距;
[0028]L1:除平衡重外,整个车身系统(包括起重系统)的重心距离前轮中心点的距离;
[0029]L2:平衡重重心距离前轮中心点的距离;
[0030]L3:货物重心距离前轮中心点的距离。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0032]如图1、图2、图4,根据叉车起重过程中的力矩平衡,得出:
[0033]G1
·
L1+G2
·
L2
‑
G3
·
L3
‑
F2
·
L=0
[0034]计算叉车的承载能力,按极限状态(即后轮离地)计算,此时F2=0。
[0035]所以G1
·
L1+G2
·
L2=G3
·
L3
ꢀꢀꢀꢀꢀꢀꢀꢀꢀꢀꢀꢀꢀꢀꢀꢀꢀꢀꢀꢀꢀꢀꢀꢀꢀ①
[0036]此时,如果需要将叉车起重量增加ΔG,则相应地增加车身轴距L为L+ΔL,L2 为L2+ΔL,如图2,根据上式得出:
[0037]G1
·
L1+G2
·
(L2+ΔL)=(G3+ΔG)
·
L3
ꢀꢀꢀꢀꢀꢀꢀꢀꢀꢀꢀꢀ②
[0038]由公式
②
和公式
①
相减得出:
[0039]ΔL=(ΔG
·
L3)/G2。
[0040]因此,按照力矩平衡原理,即车身系统、平衡重和承载货物相对前桥中心O处产生的力矩平衡(即力矩和为零),保证平衡重重量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出平衡重重心需要后移的长度,将车身长度和前后桥的距离增加相应的长度,即轴距加长,从而加大平衡重相对前桥中心O处产生的正向力矩,以提高叉车的承载能力,即可达到增加起重量,提高叉车承载能力的效果。
[0041]以某吨位车为例:平衡重重量G2=2100kg,货物重心L3=850mm,此时若车身轴距加长ΔL=50mm,则起重量增加ΔG=123kg。
[0042]需要说明的是,车身轴距加长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将车架和护顶架从脚踏板位置往后加长ΔL,内燃机罩同步后移,机体内驱动桥、前轮、传动装置和发动机等零部件保持原
位置不动,后桥、后轮和平衡重后移ΔL,即可实现车身轴距加长的设计,提高叉车承载能力。
[0043]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叉车承载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预设一叉车起重重量增加量ΔG;S200:根据叉车起重过程中的力矩平衡公式,计算ΔL=(ΔG
·
L3)/G2,其中,ΔL为需增加车身轴距,L3为货物重心距离前轮中心点的距离,G2为平衡重重量;S300:基于前述ΔL确定叉车车身增加的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叉车承载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S210:根据叉车起重过程中的力矩平衡,得公式
①
:G1
·
L1+G2
·
L2=G3
·
L3,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梅,罗莉华,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好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